加快建设教育强国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立足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大目标,研究、思考教育的定位和方位,坚持跳出教育看教育。”“我们要研究思考在经济社会发展大民生中看教育,同时还要从教育自身规律、人才成长规律、科技发展规律来研究思考教育强国的重要内容。”在国新办7月6日举办的“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部长怀进鹏及相关负责人围绕“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介绍有关情况。2023届高校毕业生达1158万人,比去年同期增长8个百分点。对于社会普遍关心的大学生就业问题,教育部全力组织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促进行动,通过着力拓展就业岗位、加快招录进程、优化指导服务等措施,努力跑出就业加速度,帮助更多毕业生就业。截至7月2日的数据,就业率比去年同期高出2~3个百分点。年轻人的就业观念和10年前、5年前相比有很大的变化。针对慢就业、灵活就业等新观念、新形态的不断出现,怀进鹏表示,我们更加提倡积极的就业观念,通过实践、通过就业来理解社会、奉献青春、创造价值。有知识、有理想的大学生走向社会、走向企业,会为社会发展带来极大的活力,为企业创新、研究带来极大的活力。“很多企业看到了人才对企业创新和市场发展的重要作用,培养人才、储备人才,与教育系统同题共答,推动社会更好发展,为人的全面能力提升作出贡献。”怀进鹏说,“教育教学和学科设置、结构也要不断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既要保证匹配度,又要适度超前。劳动力市场和大学生的人才供给,要实现有效匹配,又要有效超前,这对高等教育结构、区域教育调整和布局提出了新要求。不仅要学以成人,还要学以致用。”“近年来,教育部大力推进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多种方式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开展毕业生就业状况跟踪调查,强化就业状况对学科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的反馈联动,推动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更加契合。”教育部政策法规司司长邓传淮表示,教育系统将继续为离校未就业毕业生提供“不断线”的就业服务,即岗位推送不断线、就业服务不断线、重点帮扶不断线。与人社部门做好接续,确保未就业毕业生及时享受公共就业服务。“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是教育强国的核心功能。”怀进鹏表示,当前我国接受高等教育人口达2.4亿人,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14年,高等教育助力我国劳动力素质结构发生重大变化。高校这些年产出一批高水平科技成果,在原始创新、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等方面作出了不可或缺的重要贡献。“我们将全面提升教育服务高质量发展能力,更好地支撑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建设。”高等教育方面,教育部启动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战略工程,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造就拔尖创新人才上先行先试,在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优化教育布局和结构上先行先试。把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作为重中之重,大力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实施好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卓越工程师和卓越医师培养等重大项目,聚力攻克高层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能力不足这一难题。加强高校有组织科研,集聚力量开展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加快构建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教育部副部长吴岩介绍了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一体两翼”的主要任务。“所谓一体,就是教育部和有关省份共同探索省域现代职业教育建设新模式。鼓励地方围绕国家重大战略布局和本地区产业发展需求,一省一策,形成符合地方实际的省情和教情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营造一种有利于职业教育发展的制度、环境和生态。”吴岩说,“所谓两翼,一是聚焦区域,以产业园区为基础,整合优质资源要素,推动各类主体深度参与职业学校办学,打造兼具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创新创业、促进产业经济发展高质量的市域产教融合体,也就是职业教育改革下沉一级,下沉到市域层面进行改革。二是聚焦行业,链长企业牵头,整合上下游资源,联合学校、科研机构共同建设一批优势互补、资源共享、联合育人、协同创新、融合发展的跨区域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教育评价改革事关“双减”等公众关心的话题。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对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作出全面部署。教育部综合改革司司长刘自成介绍,总体方案印发以来,教育部会同相关方面,打出系列“组合拳”,坚决推进破“五唯”。总的来看,教育评价改革开局良好,取得了重要阶段性成效,形成了破“五唯”的广泛共识。国家层面配套政策制度体系逐步健全,各地各校涌现出一批好经验好做法,我国教育评价改革在国际上也产生了良好影响。刘自成表示,将继续加强宣传引导,引导全社会树立科学的人才观、成才观、教育观,加快扭转教育功利化倾向。完善配套政策,建立健全左右衔接、上下贯通的教育评价制度体系,切实打通改革“最后一公里”。突出典型引路,切实发挥基层改革创新的“源头活水”作用,抓好改革试点,加强典型经验的宣传推广。强化监督整改,加强对总体方案违规事项的监督监测,对违规单位及时督促整改,做到令行禁止。营造良好环境,积极营造平等的用人环境、良好的舆论环境、和谐的家庭环境、诚信的文化环境等,为改革顺利推进提供有利条件。(记者刘博超)转自:光明日报 原文链接://shuzhiren.com/post/447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