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好金融消费者合理诉求

数智人2023-07-05产业资讯207
日前,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三部门联合发布《关于金融消费者反映事项办理工作安排的公告》,这是今年金融监管部门保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的“1号文”。公告强调,金融机构应切实履行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主体责任。各金融机构应当严格按照投诉处理要求,积极妥善处理与金融消费者的矛盾纠纷;严格依法合规经营,杜绝侵害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违法违规行为。对于金融机构而言,解决好金融消费者合理诉求,既是金融机构安身立命之本,又是维护金融业稳定的基石。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关于2023年第一季度银行业消费投诉情况的通报》显示,今年第一季度,涉及个人贷款业务投诉59827件,占投诉总量的57.0%。其中,消费金融机构的业务具有小额、分期短、频次高的特点,面对的多数是传统商业银行难以覆盖的客群,近年来,投诉频发、高发。如何保护这类客群的合法权益,对消费金融机构而言至关重要。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杜阳表示,强调金融消费者保护,能够确保金融消费者的权益不受侵犯,提升消费者对金融产品和服务的信任,这不仅有助于消费金融机构的长期可持续发展,还能提升消费金融机构的活力和竞争力。从消费金融行业在消保领域的实践看,一些金融机构已主动设置完善投诉管理体系,通过建立常态化客户体验管理体系,从产品、制度等维度推动用户体验优化提升。中原消费金融公司总经理周文龙介绍,目前中原消费金融设立了消费者权益保护一级部门,将消费者权益保护正式纳入公司治理体系,在内部控制上不断完善消保工作体系,推动消保管理与公司业务深度融合。应当看到,目前“债闹维权”非法黑灰产业有抬头现象,客观上阻碍了金融消费者与金融机构之间的有效沟通。比如,一些非法代理维权组织在线上发布“征信洗白”“逾期铲单”等虚假信息,诱导消费者联系代理中介而非金融机构,并怂恿消费者通过伪造证据等方式向监管部门投诉。这种名为代理维权的组织,实则是非法黑灰产业,不仅侵占消费者正当的投诉维权渠道,还扰乱了金融秩序。业内人士认为,针对非法“债闹维权”的恶意投诉行为,建议联合公安、司法等相关部门出台政策,邀请行业经营主体共同参与,有针对性地打击有组织的非法“债闹维权”行为,引导金融消费者通过正当渠道依法维权。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表示,下一阶段,金融机构要以新一轮金融监管机构、消费者权益保护职能调整改革为契机,进一步完善和加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力度,提高消费者发现风险、规避风险的能力,并为其提供完善的维权渠道。同时,借助技术手段对消费者需求进行针对性分析,提高消费者需求匹配的精准度,提升信贷审批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提高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效能。(经济日报记者王宝会) 原文链接://shuzhiren.com/post/44043.html

相关文章

*ST泛海为规避面值退市抛出增持计划 深交所深夜发问是否为“忽悠式”增持

5月4日晚间,*ST泛海发布公告表示,公司控股股东的一致行动人及公司部分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计划增持公司股份。就在公告发布后不久,深交所向该公司发出关注函,要求相关方说明增持资金来源、增持计划是否...

全国肿瘤防治周(锦江站)活动启动,四川友谊医院推进预诊治康全周期服务

4月15日至21日是第29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4月15日,2023年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锦江站)启动仪式暨四川省“国家标准化癌症筛查推广与管理中心”试点单位AA级管理中心授牌仪式在四川友谊医院举行。...

我国秋粮陆续进入成熟期 良种夯实粮食稳产增产基础

眼下,我国秋粮正陆续进入成熟期。今年,农业农村部遴选发布了128个粮油生产主导品种,各地通过持续推广优良品种,夯实了粮食稳产增产基础。种子是农业的“芯片”,良种在促进粮食增产方面具有十分关键的作用。在...

不以考试、“打卡接龙”等方式检验读书数量和效果

为进一步推动青少年学生阅读深入开展,近日,教育部、中央宣传部、中央网信办、文化和旅游部、中华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中国科协八部门联合启动了全国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并印发了《全国青少年学生读...

京沪再出楼市新政 税费“红利”促进住房需求有效释放

11月18日,北京上海两地发布楼市新政,将取消普通住房和非普通住房标准,自2024年12月1日起施行。取消普宅和非普宅标准后,与普宅挂钩的各类税费将有所降低,这一政策的出台进一步降低了购房成本、释放了...

新能源汽车电池8年质保期后怎么办?专家支招

自2016年新能源汽车电池实施8年或12万公里质保期后,今年正是大批新能源汽车进入“脱保期”的时间节点。这些新能源车的动力电池还能用吗?过了质保期,该换电池还是换车?一起来了解。记者从中国汽车工业协会...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