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补能体系助力车企在同质竞争中突围

数智人2023-06-07产业资讯196
当充电体验成为决定用户是否购买,以及选购哪款新能源汽车的重要指标时,车企间的补能体系竞争注定将成为下半场战事的新竞争点。事实上,在新能源汽车充电焦虑仍普遍存在的今天,保证不在充电方面掉队,并将补能便捷性打造成竞争壁垒和差异化优势,进而筑牢消费者口碑,拉升整体销量,几乎成为每一家新能源车企的营销“明牌”。然而,同样是打补能牌,不同车企选择的路线不一样,面对的问题也截然不同。首先,尽管蔚来、小鹏、极氪等品牌不惜重金投建快充和超充桩充电网络,试图建立以补能为核心的竞争壁垒。但对于钱包不宽裕的它们来说,资金压力冷暖自知。其次,个别新能源车企只卖车不建桩,以至于被自家车主吐槽:年销量200万辆,都不配有自家的充电站。更多的车企鉴于两者之间,选择走与第三方充电服务平台合纵连横的开放合作路线。优点是可以避免巨额的一次性投入;缺点是电桩维护保养效率低,功率配置设定自主性弱,品牌忠诚度差。补能体系发展涉及政府、车企、电力公司、运营企业乃至于物业、居委会等多方利益,必须在“共担风险、共享利益”的原则下探索不同场景下,诸如统建统营、私桩共享等商业模式的可行性。据此,针对行业协调发展,笔者有三点建议:一是探索“多条腿走路”模式。车企可引入第三方充电服务平台,在提升充电桩“面”上覆盖率的同时,积极布局高频充电区域与高速公路重点补能网络,追求“点”上的精准落子。如此,不仅通过自建电桩增强用户体验,还与V2G、虚拟电厂等典型的规模经济效应接轨,最大化地优化车企与充电网络的匹配,提升用户充电体验。二是提前布局标准化制定。传统充电桩向充电网的转换是必然趋势,而后者是跨行业、跨专业的生态体系,对企业在电力电子、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方面的复合技术要求较高。建议相关部门尽快搭建起充电网的顶层设计规划与准入门槛。同时对各地建设情况进行考核、评估,从源头上杜绝不建、乱建的情况发生,避免社会资源浪费。三是打造自主充电体系品牌强企。国内高压快充市场目前以自主品牌为主导,其中电机电控、连接器及线束方向上市公司较多,未来国产替代有望加速;OBC+DC/DC行业上市公司较少,未来或有新进入者参与竞争。总之当前竞争格局并未定型,超充桩领域有望孵化多家百亿元级细分龙头,通过构建有品牌价值和影响力的自主品牌,支撑补能行业高质量发展。龚梦泽 原文链接://shuzhiren.com/post/38696.html

相关文章

鼓励生三孩的政策来了!涉及住房、休假、就业、子女教育

8月16日,国家卫健委网站消息,国家卫健委等17部门日前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积极生育支持措施的指导意见》。《意见》要求,深入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完善和落实财政、税...

全球半导体产业投资为何降温?

据《日本经济新闻》近日报道,半导体相关产品投资正踩下“急刹车”。全球10家大型半导体企业2023财年投资额预计比上一年度下降16%,至1220亿美元,时隔4年由增转降,且降幅创10年来最大。近来,全球...

造船业高端化发展须直面三大挑战

矫月曾经的造船业备受资本青睐,只要不断投资建厂扩产就能获得巨大回报。但是,大肆扩产带来的是行业产能过剩。工信部2013年5月9日发布的《高技术船舶科研项目指南(2013年版)》,提出超级节能环保示范工...

政策乐观预期增强 外资机构频频“唱多中国”

“维持对中国A股和H股的‘超配’评级,预计未来12个月这两个市场的潜在回报率在20%左右”“中国的货币刺激计划正对经济产生积极影响,预计还会有财政政策提供更多支持,现在是上调中国股票评级的好时机”……...

公路运输业绿色养护助力减排 龙头企业“加码”环保投资

“要想富,先修路”。这句诞生于上个世纪80年代的俗语,其核心内涵一直延续至今。历经40年发展,我国交通运输体系在公路的基础上不断拓展,现已形成公路、铁路、航空、海运等先进的现代综合交通网络。但不管其他...

商场大屏变身粉丝应援新阵地

□本报见习记者李顾珵不知你最近是否留意到,热门商场的大屏已不再是品牌广告的专属,各种明星偶像、二次元角色的宣传海报成为“常客”;内屏、外屏、天幕屏、螺旋扶梯屏,各类花式屏幕成为粉丝应援的“新宠”。应援...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