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发表2023年高考十问十答 涉及出行、衣着等各方面

数智人2023-06-06产业资讯206
2023年高考在即,为了更好地帮助广大考生了解考试的注意事项,教育部发布2023年高考十问十答,将考生常见的问题和相关建议进行整理,供考生和家长参考。在规划赴考行程时,教育部提醒,要留足进入考点考场身份验证和安检的时间。出现紧急交通状况时,可就近向交通警察寻求帮助。在衣着方面,建议不佩戴含有金属成分的手镯、项链、发夹等佩饰物品。在个人健康防护方面,考前尽量减少聚集和流动,不去人员密集场所。对于发热或者突发急病等考生,也不必担心恐慌,各地考点都制定了相应的预案。在赴考前,要记得随身携带好《准考证》和省级招生考试机构规定的有效身份证件等必要入场证件。同时,还要注意检查是否带齐省级招生考试机构规定的考试用品。自行打印《准考证》的考生,还应检查是否有《准考证》内容以外的字迹。在进入考点时,要听从工作人员的安排,有序排队,保持一定间隔,不要将手机等违规物品带入考点。手机最好在赴考前提前存放好,也可在进入考点前交给带队老师及家长,或按照考点规定要求存放。在进入考场时,将再次进行考生身份验证和违规物品检查,除省级招生考试机构规定的考试用品外,其他物品不要带入考场。进入考场后,要对号入座,将《准考证》和省级招生考试机构规定的有效身份证件放在桌上以便核验。考生在考试过程中要遵守考场规则,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考生如携带手机等具有发送或者接收信息功能的设备进入考场,无论使用与否,均将认定为考试作弊。考试过程中使用手机等设备拍摄试题、答题卡等,通过QQ、微信及其他网络平台发布信息、传播试题及答案,均涉嫌犯罪,将移送司法机关追究法律责任。在作答时,要按照要求在指定位置正确填涂信息、在与题号相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题,写在草稿纸上或非题号对应的答题区域的答案将是无效的,不得用规定以外的笔和纸答题,不要在答卷(答题卡)上做任何标记。考试结束信号发出后,立即停笔并停止答题。网上关于高考的信息很多,请考生和家长认准官方网站、官方账号,涉高考信息以官方发布的为准,不要相信各类非官方宣传及承诺,以免上当受骗。考后,各省级招生考试机构均会公布高考成绩发布时间及官方查询的渠道,请考生和家长关注相关权威发布信息。教育部将组织各地各高校举办“202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网上咨询周”活动,为考生和家长提供报考咨询服务,解答相关问题。转自:央视网 原文链接://shuzhiren.com/post/38644.html

相关文章

拉长板 锻新板 补短板 工业经济开局平稳向好

4月20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信息通信管理局局长、新闻发言人赵志国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2023年一季度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情况”新闻发布会上说:“要稳住重点行业、支持龙头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发展...

仲量联行:商业地产市场活跃度有望逐步改善

近日,仲量联行发布报告称,2023年,中国将推动全球经济增长,商业地产市场活跃度有望逐步改善。报告指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测中国2023年GDP增速将反弹回升至5.4%,对全球增长贡献率将高...

“马扎笼斗”在意大利上演?

“马扎笼斗”地点定了?美国社交平台X(原推特)首席执行官马斯克11日表示,他与脸书母公司Meta首席执行官扎克伯格的“笼中格斗”将在一个以古罗马为主题的“史诗地点”举行。意大利方面称,已准备好上演这场...

今年十一怎么玩?与头条搜索一起“搜寻美丽中国”

自从跨省游开放以来,国内旅游业全面复苏,今年的十一黄金周必然将迎来旅游人气最高峰。想象每年十一在各大景点涌现的旅游大军,你如何才能避免旅行中的“走马观花、蜻蜓点水”?如何才能避免旅行后的“身心疲惫、一...

上半年国内出游27.25亿人次

文化和旅游部26日发布2024年上半年国内旅游数据情况。根据国内旅游抽样调查统计结果,今年上半年,国内出游人次27.25亿,同比增长14.3%;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2.73万亿元,同比增长19.0%。分...

百万亩级“生态种植”塑造南药高品质

南药是生长在长江以南、南岭以北地区的道地药材。地处广东西部的云浮市山陵起伏、自然生态良好,是“肉桂、益智”等南药传统种植之乡,但也长期受困“不规范种植方式及销售市场掺假”等因素影响。《经济参考报》记者...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