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出差”太空到消费者身边,太空种子经济价值有多大?

数智人2023-05-31产业资讯191
航天科技不仅是国之重器,也与普通消费者的生活越来越近。6月4日,中国空间站第四批空间科学实验样品当天随神舟十五号飞船返回舱返回地面,在东风着陆场交付由中国科学院牵头负责的空间应用系统。返回舱带回的还有15项科学项目的实验样品,其中也包括最为大众所熟知的太空种子。神舟十四号和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共搭载了112家单位1300余份作物种子、微生物菌种等航天育种材料。成功的太空育种产量大、耐性高,正给未来农业带来新的想象空间,除了知名度更大的太空水稻,太空椒、太空西瓜、太空咖啡其实已经已来到消费者的身边。我国太空育种的育成品种数量和推广应用范围处于世界第一位。太空育种的产业价值也在逐步释放,太空育种正在农业、林业、微生物制造业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太空育种年推广面积超过4000万亩,初步估算,目前我国太空育种产业规模已达到至少2000亿元。除了返回舱本身,神州十五号返回舱带回的有15项科学项目的实验样品,包括细胞、线虫、拟南芥、再生稻等生命实验样品,以及多种合金材料、新型红外探测器材料、非晶薄膜材料等材料实验样品。下行实验样品总重量20余公斤。后续科学家将对返回生命样品进行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在轨生长发育和代谢等相关分析,通过与地面比对分析研究,解析空间微重力、辐射对于实验样品作用的规律和分子机理,为进一步创制适应空间环境的作物和开发利用空间微重力、辐射等资源提供理论依据。在15项实验样品中,最为大众所熟知的莫过于太空种子。提到太空育种,水稻被公众所熟知。其实,这只是我国太空育种的一个缩影。在空间站建造阶段历次飞行任务中,均安排了航天育种实验项目,例如,神舟十四号和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共搭载了112家单位1300余份作物种子、微生物菌种等航天育种材料。太空育种通过高真空、强宇宙射线、微重力、弱磁场等特殊太空环境,诱变植物种子或菌种等,使这些搭载物基因产生变异。搭载物返回地面后还需进行筛选,最后种植培育获得优质高产的新品种。首都新鲜食材基地运营总经理吕志刚告诉北京商报记者,最终试验成功并上市的种子,需要经历从太空带回来、登记到成果转化以及田间试验等共计5-8年的时间。事实上,这并非首批返回地球的太空种子。“太空育种”起步于20世纪60年代,目前世界上只有美国、俄罗斯和中国三个国家成功地进行了卫星搭载太空育种。我国的太空育种已有36年的历史,先后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从1987年零星无源卫星搭载,到21世纪初发射育种专业卫星进行航天育种,搭载的生物材料范围和重量都有大幅增加。眼下,随着我国空间站的“上线”,我国太空育种也进入了空间站育种时代。截至目前,我国共开展了30余次的植物种子、菌种、试管苗搭载升空。最开始仅为蔬菜种子,随着太空育种技术的不断发展,培育出近千个航天育种新品系、新品种,包括粮食、蔬菜、水果、油料等农作物品种,花卉、中草药及制药、酿酒等微生物类都有涉及。在种子“上天”之后,我国还建立了多个太空育种基地,让“太空种子”实现规模化种植。在海南,我国已经建立了太空作物的种植基地,海南航天育种中心的科研成果也已走进消费者的生活。在新疆布尔津县,也建有太空育种蔬菜种植基地。据悉,该基地已引进了草莓番茄、樱桃番茄、黑宝石番茄等10种太空番茄种子进行培育。目前,蔬菜瓜果、咖啡、茶叶、菌种、中药材等食品品类都有了“太空后代”。超市常见的太空椒、太空西瓜便是太空育种的成功品种。我国太空育种的育成品种数量和推广应用范围处于世界第一位。从淘宝等一些知名电商平台,也可一窥太空育种的火热。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不久前,一家名为“新航天星空实验室”在淘宝悄然开店。该店铺目前仅有3个“产品”,其中一个为“太空育种产业园规划”。该店铺在“产品”介绍中表示,太空育种产业园规划包括:专家组实地考察、组织相关专家组进行专题研讨、太空种子试种、成分检测、全流程规范种植、大面积推广种植、功效成分提取、产品研发等一系列工作。就试验成功的太空种子的优点而言,北京工商大学教授洪涛表示,太空育种使基因变异频率高、变异周期短,可以创造出许多在地面上无法获得的新基因资源。同时,太空育种能够探索在失重的太空条件下,育种的环境条件改变后,对于植物种子的变化情况、是否能够适应性生长,从而探索在太空中人类如何利用植物生存。“经历过太空遨游的蔬菜等农作物种子,大多数都发生了遗传性基因突变,返回地面种植后,不仅植株明显增高增粗、果型增大,产量比原来普遍增长10%-20%,而且品质大为提高,作物肌体也更加强健,对病虫害的抗逆性特别强。”洪涛说。北京航天育种中心的专家曾作过一项对比试验,发现经过太空搭载的水稻蛋白质含量比原来提高了8%-12%,且“太空水稻”的颗粒饱满、滋味好,每亩产量高达650-700公斤;青椒通过太空搭载,变得果大色艳,又嫩又香,籽少肉厚,除了产量增长两成左右外,维生素C和可溶性固态物、铜铁等微量元素含量都比原来高出7%-20%。据相关媒体报道,截至2021年初,我国太空育种后的累计种植面积已达1.5亿亩。太空育种的产业价值也在逐步释放,太空育种正在农业、林业、微生物制造业等产业发挥着重要作用。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太空育种年推广面积超过4000万亩,初步估算,太空育种产业规模目前已达到至少2000亿元。以多次通过载人飞船搭载咖啡种子的云南为例,据报道,目前云南咖啡豆的精品率只有8%,“比很多国家都要低”,而在产量方面,云南咖啡豆的规模虽然占到全国99%,但在全球只占1.2%,精品率和产量结合在一起,云南咖啡豆没有多少价格话语权。而太空种子经过改良后的精品效果,恰好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当地咖啡产业的发展。而在更广阔的粮食安全层面,农文旅产业振兴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袁帅表示,由于世界人口的增长和进一步城镇化的发展,粮食等底层物质保障问题已经上升到国家层面,并受到各界关注。在高质量发展建设经济的“十四五”时期,太空育种的推广对促进农业现代化和高质量发展以及乡村振兴有重要意义。北京商报记者方彬楠陆珊珊/文 原文链接://shuzhiren.com/post/38221.html

相关文章

国际金价2023年涨超13% 2024年将再创新高?

本报记者韩昱2023年,在多国央行购金等多重因素影响下,黄金表现较好。从期货价格看,COMEX黄金在2023年全年累计涨幅达到13.45%,为2020年来最大年度涨幅。2023年12月4日,国际金价冲...

全国首个基于5G+源网荷协同控制的分布式光伏在宁波鄞州投运

“110千伏宝桥变10千伏I段母线电压越限,站内无可调资源。”“已遥调韵升一园光伏并网点无功功率。”“110千伏宝桥变10千伏I段母线电压已合格。”5月11日11时12分,国网宁波市鄞州区供电公司调控...

全球智能手机销量预计将达到15亿部 同比增长11.4%

近日,第三方市场研究机构Gartner预测,到2021年全球面向最终用户的智能手机销量将达到15亿部,同比增长11.4%。其中,全球5G智能手机的销量将达到5.39亿部,占该年智能手机总销量的35%。...

多个城市发布 新一轮集中供地计划

近期,上海、杭州等地相继发布集中供地计划。其中,上海对中小套型住宅设计建设标准进行了调整。从房企拿地情况看,近期上市房企拿地态度较为分化。部分房企积极参与招拍挂,斩获多宗地块。一些房企拿地态度谨慎,迟...

核心业务遇瓶颈,电商巨头迎难求变

互联网企业各求生门。3月9日晚,京东公布2022年全年业绩,净收入首次突破万亿,但同比增速仅约为去年的三分之一。根据此前阿里发布的2022年第四季度业绩数据,其核心业务收入也在同比收窄。眼下,随着消费...

巴陵石化环氧树脂、环氧氯丙烷扩产项目获批

中石化巴陵石油化工有限公司2万吨/年一步法固体树脂装置及环氧氯丙烷装置增产减排技术改造项目环评审批获同意。该项目总投资额达1563.92万元。该审批信息于2021年8月26日被岳阳市生态环境局披露。2...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