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前、开新局” 山东省济宁市“十强产业”及“十大扩需求”行动计划进展有关情况

数智人2023-05-31产业资讯184
8月15日,山东省济宁市召开“走在前、开新局”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4场)--“三个十大”创新实践情况。发布会由山东省济宁市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建设办公室副主任靳会东,济宁市委改革办专职副主任贾磊,济宁市委政研室(改革办)督促指导科副科长刘嘉,济宁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规划与技术改造办公室副主任张伟,济宁市发展改革委固定资产投资科四级主任科员张聪,共同介绍济宁市“三个十大”创新实践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2022年是山东全省新旧动能转换“五年取得突破”的决战之年。为应对百年变局、世纪疫情等各种不确定性外部因素以及国内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山东省政府印发了“十大创新”“十强产业”“十大扩需求”“三个十大”行动计划,着力推动山东强优势、补短板、增活力。今年以来,济宁市坚决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把“十强产业”作为新旧动能转换的主战场、主阵地,在全省率先编制实施了济宁市“十强产业”2022年行动计划,明确责任单位和完成时限,集聚资源、集中力量、集成政策,有力有序推进各项任务落地见效。上半年,全市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19.9%,医养健康产业、精品旅游产业增加值增速分别居全省第1、第2位。有关情况介绍如下。(一)推动产业链式集群发展。聚焦“十强产业”中的先进制造业集群,以19条关键产业链为主抓手,全面推行“群长+链长制”,“一链一策”推动产业发展。济宁市工程机械、精细化工、新能源、精品旅游等7个产业集群和13家企业入选省“十强”产业“雁阵形”集群库和领军企业库,集群所属行业覆盖70%的“十强”产业类别,领军企业中近50%属于新兴产业范畴,有效带动了产业园区化、集聚化、链条化、高端化发展。比如,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54个项目入选省数字经济重点项目库、居全省第4位;新能源产业,总投资140亿元的宁德时代新能源电池项目签约落地,推动产业规模质效双提升;医养健康产业,在全省率先启动总投资70多亿元的市公共卫生“五大中心”建设,检验检测中心已建成使用,其余项目2023年底前全部投入使用;现代高效农业,济宁市成为全国唯一一个拥有3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地市;文旅产业,微山湖旅游区入选国家5A级旅游景区,打造文旅融合发展新增长极;现代金融服务业,截至6月底,全市各项贷款余额6188.3亿元,比年初增加587.5亿元、居全省第4位,增长10.5%、居全省第3位。(二)提速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增强“十强”产业发展后劲的主抓手,对省市重点项目实施“半月调度、每月核查、按月通报”工作机制,推动项目建设提速提质提效。今年上半年,158个省级重点实施类项目开工153个,开工率96.8%、居全省第5位;完成投资285.8亿元,投资完成率71.9%、超出时间进度21.9个百分点,居全省第2位。240个市级重点产业项目完成投资319.03亿元,投资完成率62.6%、超出时间进度12.6个百分点。(三)创新要素配置方式。持续探索产业高质量发展与要素保障的良性互动,实施重点项目土地分级分类保障制度,市县两级拿出不低于总额度70%的土地、资金等要素,优先支持先进制造业发展,推进“十强产业”加速发展。出台帮助市场主体纾难解困26条、金融支持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9条,上半年全市累计减税、退税、缓税109.4亿元,惠及市场主体48.2万户次。(一)基础设施“七网”行动方面。大力推进冷链物流高质量发展,济宁市被列入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承载城市;金乡县鲁西南商贸物流园被评为国家示范物流园区。75项工程列入2022年省现代水网规划项目清单,项目个数位列全省第一。成功创建农村黑臭水体治理试点地区,为山东省唯一被评为国家级试点的地市。争取2022年度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87万亩、资金16.97亿元,在全省率先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质量管护保障保险试点;全市拥有省市级美丽乡村1050个,美丽乡村覆盖率34%,走在全省前列。(二)新型城镇化建设行动方面。省发改委印发《关于山东省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任务推进情况的通报》,肯定了济宁市试验区兖州、邹城、金乡相关创新做法;省城镇化暨城乡融合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文推广济宁市邹城市的试点经验。(三)绿色低碳转型行动方面。制定出台《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实施方案》,对新上“两高”项目实施省级窗口指导并严格执行“五个减量替代”。多次与国家发改委环资司、清华大学、中科院研究员对接,借势全方位、多领域打通了“双碳”信息搜集、对上争取和科学研判的渠道。(四)工业技改提级行动方面。全市810个项目纳入省“万企万项”项目库,100个项目纳入省企业技术改造重点项目导向目录,数量居全省第一。(五)数字赋能增效行动方面。济宁市入选全国25个营商环境便利度高的城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全流程“一网通办”被国务院简报刊发,并被省领导王书坚批示推广。全市9个创建主体入选山东省新型智慧城市试点,数量位居全省第1位。(六)传统消费升级行动方面。建设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成功创建2022年国家级试点城市。“一县一街”打造特色商业街区,打造出任城运河记忆、兖州牛楼小镇、邹城花千谷、高新区奥特莱斯枫叶小镇等样板项目,成为有历史记忆、文化脉络、济宁特色的消费聚集区和网红打卡地。(七)新兴消费扩容行动方面。打造泗水农特食品、曲阜文创、金乡大蒜、微山大闸蟹、鱼台小龙虾、兖州农机、邹城山货、嘉祥手套、汶上服饰等特色电商品牌,泗水、鱼台、曲阜的成为国家级电商示范县。制定《济宁市电商直播基地认定工作办法》,培育出济宁新媒体、济宁泡宝文创园等一批直播基地。(八)养老托育拓展行动方面。组建省内首家国有托育集团,协调解决市托育服务集团推进中的各项问题,加快养老、托育管理智慧云平台建设。出台《济宁市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能力提升三年工作方案》和系列标准等,推动济宁养老托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托育服务机构达到585家,其中完成国家托育机构备案信息管理系统备案196家,居全省第1位。(九)外贸固稳提质行动方面。完善外贸企业纾困机制,建设市级“双稳”平台对省级平台连线,省市县联动为外贸企业纾解海运物流、贸易融资、汇率风险等难题。(十)公共安全提升行动方面。创新建设“安全济宁”基层应急救援站536处,国家应急部批示表扬,今年入选全国应急预案体系建设试点。创新实施的基层应急救援力量建设“济宁模式”写入国家应急部《“十四五”应急救援力量建设规划》。(孙莎然申高贤) 原文链接://shuzhiren.com/post/37750.html

相关文章

2022年我国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达到4655万人

教育部23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2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基本情况。我国推进建设全球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2022年,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达到4655万人,毛入学率达到59.6%,比上年提高1.8个百...

中交上航局勘察设研公司:以“城镇水系水环境智慧化系统建设与运维”推进美丽中国建设

4月28日,2024美丽中国数字化治理大会在中新天津生态城举行,大会由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天津市生态环境局、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清华大学主办,天津市环境科学学会、先进计算与关键软件(信创)海河实验室承...

会员自动续费被指陷阱多 律师:平台方责任难以推卸

日前,不断有消费者投诉App付费会员在购买时以隐蔽小字告知自动续费,或以站内信、应用内通知、邮件等十分隐蔽告知的情况下自动续费,连续扣费数月甚至几年之久,在不经意查看第三方支付平台后才发现。据北京青年...

药品网络销售新规施行 促进医药电商高质量发展

《药品网络销售监督管理办法》(简称《办法》)于12月1日正式施行。《办法》对药品网络销售管理、第三方平台管理以及各方责任义务等作出了明确规定。国家药监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徐景和日前在国家药监局指导举行的...

上海市沛县商会战疫情 共“沪”平安

从3月中旬起,根据上海疫情防控工作的要求,全市从居家办公转换到全域静止。上海市沛县商会全体会员,以身作则,积极参与和协助抗疫工作,服从防疫工作人员指挥,帮助邻里,也有会员积极报名志愿者工作,服务社区。...

全国地下水年度变化量首次查明

记者从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获悉:2019年至2020年,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完成全国地下水位统一测量和全国地下水资源年度评价工作,首次查明了全国地下水年度变化量,为地下水超采治理、地面沉降防治与水资...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