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F报告:农业资源配置机制应充分体现大资源观、大农业观和大市场观
4月27日,中国宏观经济论坛(CMF)宏观经济热点问题研讨会(第45期)在线举办。本次研讨会围绕“从粮食安全到食物安全:战略考量与政策逻辑”主题,张红宇、金文成、叶兴庆、周应恒等多位知名专家共同研讨。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程国强代表中国宏观经济论坛发布主报告。报告指出,从改革开放初期至今,我国的食物阶段变化呈现了较为明显的班尼特效应特征。与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相比,我国的食品消费所处阶段与这些国家90年代初的水平大致相当,正面临从中等收入向高收入迈进的临界点,即窗口期。报告预测,到2035年甚至更长时间,这种消费结构升级的趋势和所谓的班尼特效应会更加显著。报告强调,在我国从中等收入向高收入迈进的过程中,班尼特法则或将决定今后食物结构升级的趋向,因此在确保粮食供给的同时,应保证肉类蔬菜水果水产品等各类食物的有效供给。报告认为,从粮食安全到食物安全的战略考量主要有三个方面。这一战略的制定是党和国家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具体实践,国家应对世界变局加速演化的复杂局势和各种风险挑战、保持平稳健康的经济环境社会环境的基础支撑,优化配置农业资源、统筹利用国土资源、保障食物有效供给的战略需求。因此要从保障目标、保障范围、保障资源、保障方式、保障路径五个方面对其进行深化拓展。报告指出,在目前我国的农业供给体系中,存在一些结构性短板。尽管三大主粮和畜产品仍然保持自给甚至是高自给,但其背后是以畜产品蛋白饲料主要来源的大规模进口、国内自给率大幅度下降为支撑的。在整个供给体系里,“粮经饲”种植结构中蛋白饲料的短板最为突出。报告认为,要建立高质高效协同可持续的农业资源配置机制,必须充分体现大资源观、大农业观和大市场观。从传统的农业耕地资源看问题,全方位、多途径的开发食物资源,推动“种养加”一体,农林牧渔相结合;从食物链、供应链的角度保障食物安全的供给稳定和水平,践行以粮食安全为底线,食物安全为目标的大食物观;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畅通国内国际农业食品循环,提高农业食品国际供应链的安全性和可控性,落实“两个拓展、一个改革”的政策路径。报告指出,要补齐全球农产品供应链短板,需抓好三个供给。一是,建立健全全球的农业贸易投资与市场监测体系。二是,加快培育全球性的农业食品企业,使其能够深度融入到全球农业生产加工、物流、营销以及贸易,参与全球的产业链、价值链与供应链的建设之中。三是,深度参与全球农业与粮食安全治理,充分发挥“一带一路”拓展农业国际合作,促进投资贸易建设的平台作用。本次论坛由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和中诚信国际信用评级有限责任公司联合主办。转自:中国网 原文链接://shuzhiren.com/post/368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