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富裕县:东方白鹳在人工巢里孵化“宝宝”
最近,笔者在黑龙江乌裕尔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了解到,有八对东方白鹳夫妇进入繁殖期,它们在人工搭建的鸟巢里开始孵化“宝宝”。4月28日,笔者通过无人机镜头观测到一对东方白鹳正在人工巢中孵蛋,它们分工负责孵卵和觅食,每次外出回来都会带些树枝对鸟巢进行加固。“从第一天产蛋开始,一天产一枚卵,它们总共产卵的个数是3到5个,孵卵的时候一般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站起来晾一会儿,晾3到5分钟再孵卵。它们逐渐加固完善鸟巢,不断往上增添树枝和稻草,另一只白东方白鹳去觅食,它们轮流孵化。”黑龙江乌裕尔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监测人员介绍到。东方白鹳被誉为“鸟中国宝”,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龙江乌裕尔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管护中心认真践行“人与自然”的发展理念,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通过实地调研和论证,今年春季在保护区搭建了16个东方白鹳人工巢,吸引了50只东方白鹳到此安家,目前有8对东方白鹳入住“新房”繁育后代。“现在正处于候鸟的迁移期,我们保护区针对过镜候鸟的停歇地和留在本地鸟类的繁殖栖息地,加大了监测保护力度,因为东方白鹳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而且在本地区繁殖较多,我们采取措施,尽量避免周边人为环境的干扰,为它们创造更加安全舒适的繁育环境。”黑龙江乌裕尔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中心科研监测科科长张明义介绍到。目前,黑龙江乌裕尔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鸟类265种,落户的东方白鹳种群数量已发展到150余只。“这两年,我们在保护区不同的地点设置了26个人工招引巢,目前已有部分鸟巢有东方白鹳入住并产卵,这说明人工招引巢的方式起到了作用。同时,在不妨碍东方白鹳正常生活的情况下,我们又安装了远程监控设备,详细记录观察东方白鹳的生活习性,为逐步完善人工鸟巢搭建方案提供参考,以招引更多的东方白鹳入住新家,从而进一步提升了保护区的科研监测工作。”黑龙江乌裕尔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中心主任李会武说到。(申震王敬东孙博杨) 原文链接://shuzhiren.com/post/367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