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能产业顶层设计落地 万亿新赛道呼之欲出

数智人2023-05-31产业资讯228
为促进氢能产业规范有序高质量发展,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日前联合印发《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提出了我国氢能产业发展各阶段目标:到2025年,我国氢能产业基本掌握核心技术和制造工艺,燃料电池车辆保有量约5万辆,部署建设一批加氢站,可再生能源制氢量达到10万-20万吨/年,实现二氧化碳减排100万-200万吨/年。到2030年,我国氢能产业形成较为完备的氢能产业技术创新体系、清洁能源制氢及供应体系,有力支撑碳达峰目标实现。到2035年,我国氢能产业形成氢能多元应用生态,可再生能源制氢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例明显提升。3月23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高技术司副司长王翔介绍,氢能是一种来源丰富、绿色低碳、应用广泛的二次能源,对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围绕氢能制、储、输、用各关键环节以及氢安全和公共服务等,《规划》提出了四方面任务:一是构建氢能产业创新体系。二是推动氢能基础设施建设。三是稳步推进氢能示范应用。四是完善政策和制度保障体系。”王翔表示。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欧阳明高认为,期盼已久的《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终于发布,为我国氢能产业中长期发展描绘了宏伟蓝图,这对我国氢能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将发挥重要指导作用。《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是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N”之一,全面对标对表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紧扣“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首先,氢能是未来国家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氢能与电能类似,是常见的二次能源,需要通过一次能源转化获得;不同之处在于,氢能的能量密度高、储存方式简单,是大规模、长周期储能的理想选择,为可再生能源规模化消纳提供了解决方案。随着燃料电池等氢能利用技术逐渐成熟,氢能-热能-电能将实现灵活转化、耦合发展。其次,氢能是用能终端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载体。氢能具有清洁低碳属性和跨界应用潜力,可广泛应用于交通、工业等领域,同时也是高耗能、高排放行业的优质替代能源,通过广泛推广氢能在用能终端应用,将有效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国家能源局科技司副司长刘亚芳认为,发展氢能对于实现“双碳”目标具有积极作用,目前虽然我国现有氢气供应体系以化石能源制氢为主,但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规模全球第一,在清洁低碳的氢能供给上具有巨大潜力。《规划》明确,要紧扣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贯彻“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坚持“创新引领、自立自强,安全为先、清洁低碳,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稳慎应用、示范先行”基本原则,推动氢能产业健康、有序、可持续发展。《规划》提出,我国氢能产业发展基本原则:创新引领,自立自强。积极推动技术、产品、应用和商业模式创新,集中突破氢能产业技术瓶颈,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安全为先,清洁的多元制氢体系,重点发展可再生能源制氢,严格控制化石能源制氢;市场主导,政府引导。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探索氢能利用的商业化路径;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引导产业规范发展;稳慎应用,示范先行。统筹考虑氢能供应能力、产业基础、市场空间和技术创新水平,积极有序开展氢能技术创新与产业应用示范,避免一些地方盲目布局、一拥而上。王翔分析,我国氢能产业要形成高效完备的产业链,关键是要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坚持《规划》提出的“创新引领、自立自强”原则,围绕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重大需求,准确把握产业创新发展方向,聚焦短板弱项,适度超前部署一批关键核心技术突破项目,持续加强基础研究、关键技术和颠覆性技术创新,建立健全更加协同高效的创新体系,不断提升氢能产业竞争力和创新力。但是,统筹谋划、整体布局氢能全产业链发展,既是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抓手,也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提供了有力支撑,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能源供给端。氢能与电能类似,长远看将成为未来清洁能源体系中重要的二次能源。一方面氢能能量密度高、储存方式简单,是大规模、长周期储能的理想选择,通过“风光氢储”一体化融合发展,为可再生能源规模化消纳提供解决方案。一方面随着燃料电池等氢能利用技术开发成熟,氢能-热能-电能将实现灵活转化、耦合发展。二是能源消费端。氢能是用能终端实现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的重要载体。从生产源头上加强管控,严格限制化石能源制氢、鼓励发展可再生能源制氢,赋予了氢能清洁低碳这一关键属性。扩大清洁低碳氢能在用能终端应用范围,有序开展化石能源替代,能够显著降低用能终端二氧化碳排放。三是工业生产过程。氢气是重要的清洁低碳工业原料,应用场景丰富。例如,作为还原剂,在冶金行业替代焦炭;作为富氢原料,在合成氨、合成甲醇、炼化、煤制油气等工艺流程替代化石能源等。“通过逐步扩大工业领域氢能应用,能够有效引导高碳工艺向低碳工艺转变,促进高耗能行业绿色低碳发展。”王翔表示。(孟凡君)转自:中国工业报 原文链接://shuzhiren.com/post/36231.html

相关文章

2023年水路货运量首超90亿吨大关

核心阅读水路运输运载能力大、运输成本低、单位能耗少,是我国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力支撑。2023年,我国水路货运量首超90亿吨大关,规模达到2012年的两倍。当前,我...

2022年1-8月中国十种有色金属产量同比增长1.9%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8月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加值同比增加3.6%,1-8月累计增加值同比增长3.8%;8月份十种有色金属产量为574万吨,同比增长6.7%;1-8月累计产量为4400万吨,累计同...

北京印发行动方案推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近日,北京市发展改革委联合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共同制定并印发《北京市“十四五”时期推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行动方案》提出,到2025年,北京市文旅深度融合的现代化旅游产...

首个电力现货市场基本规则出台 推动电力现货市场稳妥有序实现全覆盖

本报北京9月18日电(记者廖睿灵)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近日联合印发中国首个电力现货市场基本规则——《电力现货市场基本规则(试行)》(以下简称“《基本规则》”),对规范电力现货市场建设和运营作出部...

逾5万老旧小区有望年内开工改造

老旧小区改造是提升老百姓获得感的重要工作,也是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的重要内容。2020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全面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指导意见》,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驶入快车道。其中提出,到“十...

5月份4家!航天企业密集登陆A股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北京时间2023年5月30日9时31分,搭载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六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约10分钟后,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