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冲击导致供需两端失衡,防护、健康、绿色转型等将进入高成本时期

数智人2023-05-31产业资讯194
3月26日,中国宏观经济论坛(CMF)(2022年第一季度)在线举行,聚焦“供需双冲击下的全球结构性通货膨胀”话题,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范志勇代表课题组发表主题报告。该论坛由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和中诚信国际信用评级有限责任公司联合主办,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研究所承办。该报告提出,随着发达国家的财政货币政策转向,未来的通货膨胀不是一个持久的现象,但未来通货膨胀在多长时间能够恢复到疫情暴发前的正常水平,或者是政策制定者认为的比较合适的水平,取决于发达国家的政策制定者对“牺牲率”的考量。报告谈到,这次全球通胀特别是欧美通胀、发达国家通胀基本具有超预期性,超越了美联储和欧洲中央银行、英格兰银行前期所有的宏观模型所做的价格预测。专家预测出现群体性偏误,导致对传统理论要进行思考。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刘元春表示,从表象来看,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导致社会大停摆是这次通胀发生的核心诱因,这是表象特征。其来源于疫情冲击产生的供需两端不平衡,与常态状况下完全不一样。具体体现在几个因素:一是不能小看新冠肺炎疫情给人类带来的防护成本、健康成本的增加。二是逆全球化让全球分工的重构,全球供应链变窄变短,让全球资源配置效率下降,成本上升。三是绿色转型让绿色成本大幅上升。四是地缘政治冲突导致防务成本增加。五是高债务时期的债务化解,要么是危机,通过破产来解决债务关系;要么是通胀,国家通过大规模发钞票,通过征收通货膨胀税来解决政府的债务。另外,再加上全球老龄化导致的劳动力短缺,这都表明全球进入一个高成本时期。通胀只是一个表象,未来面临着高成本所带来的通胀的压力。人类在未来一段时期将在这种大变局中步入到高成本时期。这种高成本,一方面会转换成增长速度的下降,另一方面会转换成通货膨胀。刘元春认为,我国作为全球制造业中心,世界创新中心,在整个供应链上具有独特的地位,在未来高成本和高通胀的时代,其战略定位又会发生很大的变化,而这种变化对于我国来讲,或是一个新的战略机遇期。我国超大市场经济体将进一步发挥作用,要考虑在这种通胀过程中,如何加强对弱势群体的保护。转自:科技日报 原文链接://shuzhiren.com/post/36179.html

相关文章

国家能源集团2023年疆煤外运1475万吨实现跨越式增长

自2022年7月全面启动“疆煤外运”工作以来,国家能源集团充分发挥一体化运营优势,先后开辟东接甘青宁、南连云贵川、远达渤海湾的多条疆煤外运新通道,覆盖全国16个省市自治区,2023年疆煤外运量完成14...

钢材供应收缩会继续影响价格

受唐山地区环保限产的影响,过去一周钢价整体波动幅度较大。此次的环保限产,从公布的相关消息来看,执行力度超出市场预期。但是由于原料价格持续打压,钢价持续推涨动能明显不足。宏观方面,美联储隔夜决议宣布维持...

11月份CPI同比下降0.5% 环比下降0.5%

国家统计局9日发布的数据显示,11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下降0.5%,降幅比上月扩大0.3个百分点;环比下降0.5%。“11月份,受食品、能源价格波动下行等因素影响,CPI有所下降;...

电力负荷创新高 南方电网全力保障电力安全可靠供应

连日来,南方区域用电负荷持续走高。7月11日,南方电网最高电力负荷达2.272亿千瓦,创历史新高。预计今年迎峰度夏期间,南方电网最高负荷需求将达2.45亿千瓦,同比增长10%。数据显示,南方电网统调负...

合成氨市场弱势格局难改

进入4月,国内合成氨市场因供需弱势格局难改,行情跌幅加剧,日跌达200~300元(吨价,下同)。截至4月19日,山西地区合成氨出厂报价在2600~2800元,较3月31日下跌850~900元。“随着合...

“东数”实现“西算”要迈几道坎

ChatGPT大热,对于算力的讨论和布局也随之多了起来。因为不管人工智能走向何方,其背后都需要庞大算力的支撑。“东数西算”工程已满一周年,“东数”想要真正实现“西算”仍需迈过几道坎。我国实施“东数西算...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