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建国:河南省委书记虎年首场地市调研透露哪些信号
漯河定调!虎年首场地市调研,河南省委书记楼阳生选择了漯河。2月8日至9日,河南省委书记楼阳生深入漯河市企业车间、产业园区、职业院校,调研产业发展、科技创新、城市规划建设等情况。本次调研为漯河下一阶段发展定下总基调:创新驱动打造现代化食品名城,以及乘势而上融入郑州都市圈建设。漯河是河南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后,楼阳生离开郑州的第四站调研地,也是虎年首场地市调研地。第一站南阳,聚焦的是南阳副中心城市建设;第二站许昌,聚焦的是推进现代化都市圈建设;第三站周口,聚焦打造河南发展“第四级”;第四站为何选择漯河,聚焦的又是哪些关键词呢?首先,全面发力现代农业强省建设的河南,需要做强漯河标杆。年前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乡村振兴工作指明了方向。特别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把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这其中,作为农业大省、粮食大省,河南承载着极为关键的重要使命,推动河南乡村全面振兴、推动现代农业强省建设,既是河南的政治责任,也是发展的巨大潜力。2021年12月底,河南省委书记楼阳生在《农民日报》发表署名文章中表示,总书记强调,要抓住粮食这个核心竞争力,延伸粮食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实现粮食安全和现代高效农业相统一。河南认真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坚持以“粮头食尾”“农头工尾”为抓手,推进“三链同构”,不断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而在今年1月河南省政府工作报告同样旗帜鲜明地提出现代农业强省建设。报告也从多个层面和角度,谋划部署了如何推动现代农业强省建设,其中就包括“实施双汇(漯河)第三工业园等项目”,通过项目化、平台化,来推动现代农业产业提档升级。具体到漯河来说,近年来,漯河坚持“三链同构、农食融合”,持续实施“六个打通”,致力打造完善丰满的绿色食品产业生态,加快建设现代化食品名城,走出了一条农业结构调优、产品提质、农民增收、乡村秀美的良性循环之路。从总量上看,目前,漯河市食品产业规模已达2000亿元,占全省1/6、全国1/60,成为河南省万亿食品产业集群的重要支撑和全国主食产业化工程示范市;漯河市农产品加工业与农业总产值比达到4.5:1,是全省、全国的近一倍。从三链同构角度来看,漯河不断延伸产业链,三次产业深度融合、着力提升价值链,加快食品产业高端化步伐,以及积极打造供应链,搭建多维度产销对接平台等,成为全省乃至全国食品产业三链同构示范市。可以说,河南全面发力现代农业强省建设,全面发力食品产业“三链同构”、全面发力乡村全面振兴,均需要做强漯河这个标杆和样本。其次,现代化都市圈建设,需要做强漯河支撑。河南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上,河南省委书记楼阳生在报告中,对河南省委工作会议精神,进行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构,完整给出了河南发展“新方法论”。其中包括系统性重构了河南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实施“一主两副”(一主郑州,两副洛阳、南阳)+四个示范区的省域发展战略。而这其中,加大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力度、加快郑州都市圈一体化发展力度,成为重中之重。报告明确提出,加快郑州都市圈一体化发展,全面推进郑开同城化,并将兰考纳入郑开同城化进程,加快许昌、新乡、焦作、平顶山、漯河与郑州融合发展步伐。而河南省政府工作报告,则更加系统明确了这种新格局。报告提出,推进现代化都市圈建设和区域协同。高水平规划建设涵盖“1+8”省辖市、总面积5.88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670万的郑州都市圈,构建“一核一副一带多点”发展格局。至此,漯河一改过去豫中南地区区域中心城市的定位,从全省新的区域发展战略高度重新布局出发,成为郑州都市圈一体化发展的关键支撑。具体来说,就是想要抓住用好融入郑州都市圈战略机遇,与其他城市错位发展、优势互补,则需要依托并充分发挥漯河在交通、食品、物流、创新等方面的优势,扬长避短、精确定位。比如,通过充分发挥食品产业生态优势,把漯河打造成“郑州都市圈”食品生产基地;加强食品产业、物流产业、装备制造业等产业体系对接,打造郑州都市圈食品产业研发中试和生产基地、产业转移基地、高端制造业配套基地;充分发挥漯河职业教育优势,加强人才和教育对接,加强与郑州都市圈内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等。现代化都市圈建设,需要做强漯河支撑。最后,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需要做强漯河通道。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河南区位交通优越,如何做大做强航空经济、口岸经济、临港经济,推动交通区位优势向枢纽经济优势转变,成为了河南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关键命题。这方面,立足于漯河在郑州都市圈关键支撑的新定位,漯河一方面,可以发挥公铁水多式联运的交通优势,完善提升航道及港口、普铁、高铁、高速、城市外环线等交通通道功能,推动保税中心、肉类口岸等开放平台与郑州都市圈对接,以水陆联运中心和开放平台建设为重点,打造都市圈开放枢纽节点。另一方面,漯河可以以冷链物流、快递物流、大宗商品尤其是农产品物流为重点,打造都市圈综合物流副中心,通过发挥物流产业、农产品主产区、食品工业集聚地等优势,进一步做强物流支撑,积极服务都市圈,主动对接长三角、大湾区、京津冀大市场,为河南农业强省建设做出漯河贡献。可以说,河南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需要做强漯河通道。除了以上这三点之外,漯河好的发展态势,也是原因之一。2021年,漯河全市生产总值增长9.1%、首次居全省第1位;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均居全省第1位;工业投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税占比均居全省第2位,税收收入增速居全省第3位,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位次连续前移、居全省第9位。多项关键发展数据位列全省第一方阵,这些过硬的成绩,充分呈现出了漯河当下的面貌,过去一年,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和疫情汛情叠加影响,漯河全市经济发展稳中有进、持续向好,高质量发展树立了新标杆,跑出了高质量发展“加速度”。首先,漯河肩负引领全省食品产业高质量“三链同构”,乃至全省现代农业强省建设的重要使命。食品产业是河南省委书记楼阳生本次漯河调研的关键,而这种调研指向的则是更高水平的“三链同构”,甚至是“五链同构”。新打通的两个链条,就是创新链和人才链。这种导向中,最关键的一环是,加入了创新链,强调创新引领食品产业、现代化食品名城发展。特别是,本次调研强调,漯河要加快动能转换,把强化科技创新与深化体制机制创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头部企业引领带动作用,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着力建设省食品实验室、中试基地,加快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全覆盖,在创新发展综合配套改革上提前谋划、先行先试。这就要求漯河,要以更大力度推进创新、以创新赋能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特别是在食品实验室方面,漯河需要聚焦省食品实验室创建,按照省委、省政府战略要求,拉高标杆、完善方案、健全机制,明确创建主体,凝聚各方力量,加快成立未来食品研究院,积极引进专职院士等高端人才,加快补齐短板,确保成功创建。而漯河在打造创新链方面,还有一项特色,就是通过创新型示范园区建设,统一规划布局、集约集聚发展,激励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通过完善创新平台建设、高层次人才汇聚、形象展示、线上线下交易、生产性服务业配套等功能,吸引更多创新型企业、平台链式入驻园区,通过打造一批以科技创新为主要特色的“精品园”“示范园”,来承载创新链的“落地”、成长。人才链方面,则需要充分利用好漯河的职业教育优势。近几年,漯河在打造豫中南地区性职业教育中心建设方面成效显著,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全市职业院校在校生规模达到10万人,培育全省职业教育知名品牌漯河食品,创建中国护士、河南口腔、豫中南装备制造等优势特色品牌。这就需要漯河在下一步发展中,结合现代化食品名城建设,更加充分发挥职业教育优势,为都市圈,为全省食品产业培养更多技能型人才。其次,漯河肩负着尽快找准、做实现代化都市圈支撑的重要使命。本次调研中强调,要以前瞻30年的眼光想问题、作决策、抓发展,认真落实省第十一次党代会部署,紧抓郑州都市圈一体化发展机遇,主动对接,积极融入,以更宽视野、更高标准,高质量编制国土空间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市域一体化规划,深入研究自身在郑州都市圈中的定位功能、协调联动发展的路径举措等,努力在郑州都市圈建设中乘势而上,实现新的更大发展。围绕融入郑州都市圈,漯河如何才能找准定位促融通,建好载体强优势,更好地服务全省发展大局?笔者认为,要充分发挥出漯河的三大优势。第一,是通道的优势,围绕畅循环、扩开放、促发展,构建公、铁、水、空多式联运综合交通体系,建设自贸试验区、中欧班列集结中心、肉类口岸、保税物流中心(B型)等开放平台,着力打造郑州都市圈开放枢纽节点城市。第二,是食品产业的优势,谋划建设食品产业带,加快创新示范园区建设,围绕“产、城、链、园、人、文”一体的现代化食品名城建设,培育一批三链同构示范园区和领军企业,进而打造郑州都市圈食品产业创新基地,以及河南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第三,是要发挥职业教育优势,通过高水平推动“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着力打造郑州都市圈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等。(中国产业集聚研究专家、老杨会客厅创始人杨建国) 原文链接://shuzhiren.com/post/354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