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附属小学闫彩丽:教育应当严格而非严厉
孩子是纯粹的,在十岁左右的年纪,心思相较成人更为敏感,教师应该在给予孩子们鼓励、尊重的同时,加强教育的严格性,用正确的价值观教育引导孩子。教育是一项严肃的事业,保持严谨的治学态度,以及面对是非的坚决态度,是教师的责任。一天早上,我班级里的一个男孩因为扰乱课堂秩序,被带到我的办公室,我轻轻地抚着他肩膀“怎么了?为什么不开心?”他瞬间情绪激动,流下了委屈的眼泪,哽咽着说“我今天生日,我爸爸狠狠地踢我,非得逼我上学!”经过询问后我了解到,他想在家过生日不上学,但是爸爸没有同意,在争执中孩子先动手打了爸爸。了解原委后,我坚决地告诉他,动手是错的,但是孩子却强硬的表达“谁让他骂我。”陶行知曾说“儿童不但有错误,而且常常有着许多错误,因此教育者的任务,正是要根据事实,肯定他们的错误,从而改正他们的错误。”如何让孩子明白,并且改正错误,是我当时思考的问题。“他是一开始就骂你了吗?是不是你的态度,让他着急了?你有好好听爸爸讲话了吗?”听了我的问题,他委屈地哭着强调“那他也不能踢我!”“踢你,的确是不应该,但是事情发展成这样你也有原因。”他狠狠地看着我,一把鼻涕一把泪,情绪还是难以疏解。“哼,他骂我,我就打他,他踢我就不应该。”委屈得不可抑制。为了避免他的情绪溢出范围,我适当提高了音量,严肃说道“你这就是不讲道理!”得不到我的认可,他生气恼火,故意把鼻涕擤到地上。看到他情绪激动,我决定暂停沟通,并表明态度“你先平静下来,想好了再谈。你迁怒同学、扰乱课堂秩序,地板也脏了,错就是错,你要讲道理,今天你也要把地板擦干净。”我开始安静批改作业,给他思考时间。突然,他推门出去。那一瞬间我想追上去,但基于平时的了解,我知道他用这种方式向我示威。我站在他身后,看他脚步稳健走向楼梯方向,我知道他不会做出过激行为,既然想要达到教育目的,那么严格就需要松弛有度。不一会儿,他返回办公室。“你干嘛去了?”他平静地说道“我上一趟厕所,思考一下。我今天早上不应该对爸爸态度不好;不应该因为过生日不想上学;不应该迁怒于人,扰乱课堂秩序;不该故意往地上擤鼻涕……”看着他委屈的小脸,我又想笑又生气。“你这不是挺明白的吗?做事就应该讲道理,你能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多好。”我的语气越发柔和。随后孩子找拖布把地板擦干净,这件事到此结束。老师遇到孩子失控的时候,更要控制好情绪并尽力培养孩子明辨是非的能力,传递正确价值观。有些时候孩子只是被情绪控制,从情感上不容易接受。严格的教育会让孩子内省,而大叫、大喊的指责批评,甚至言语过激,过度的严厉只会带给孩子情绪。教育应当严格而非严厉。 原文链接://shuzhiren.com/post/347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