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望6G星空,更需脚踏5.5G实地
“6G预计从社会生产、人类生活、数据安全,以及终端智能化等多层面给我们带来多元立体的新体验。”日前,紫金山实验室许威教授在2023全球6G技术大会上表示。“6G何时到来还不清楚,按照技术规律而言,应该在2030年以后。不过,如果需求和应用没有大的提升,也许就没有6G。”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在2022年年报发布会上表示。一段时间以来,业界关于6G的讨论逐渐增多。暂时将争论搁置一旁,记者突然想到绿茵场上的一幕——“1∶0”,“2∶0”,2022卡塔尔世界杯决赛上,迪马利亚作为首发左前锋剑出奇招,阿根廷队一开局就获得极大优势。然而这一战术没有贯穿全场,结果被法国队的姆巴佩连追两元,以致阿根廷队最终依靠点球大战险胜,着实让阿根廷球迷捏了把冷汗。“找到优势战略,坚持贯彻战略,继续扩大优势,最终实现目标”,这一道理不仅适用于足球,也同样适用于通信产业。我国移动通信发展历经1G空白、2G跟随、3G突破、4G同步,到今天的5G引领。作为我国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5G充分激活深层产业升级动能,形成了宝贵的产业发展经验。正式商用近四年来,5G全球用户渗透率和4G发展五年的水平相当,运营商普遍取得了显著的移动业务收入增长。同时,作为国家信息化建设的基础,5G具有极强的产业溢出效应。因此我们更需要积极发挥5G作为新基建的“头雁效应”,继续发挥政策体系优势,同时做深做实产业优化。2021年年底以来,《“十四五”国家信息化规划》《“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等一系列顶层设计相继展开,强调抢抓信息革命机遇,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同时,工信部联合多部委持续推进“5G﹢”应用试点,加快5G融合应用创新发展,形成了积极的政策环境。在科学系统的政策引导下,以基础运营商、华为、中兴为代表的中国信息通信业攻坚克难、持续发力,以举世瞩目的建设速度赢得了移动通信产业的发展主动。截至2023年3月,5G基站建成数量超过264万个,我国已经建成了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5G网络,覆盖全国所有地级市、县城城区,5G移动电话用户数达6.2亿。5GToC方面,三大运营商5G套餐用户渗透率均超过60%,用户数量稳定增长。5GToB方面,成绩更加突出,中国电信累计发展近15000个ToB项目,其中2022年新增项目超过8000个;中国移动政企收入快速增长,达到1682亿元,同比增长22.6%;中国联通打造1.6万个5G规模化应用项目,规模复制到国民经济52个大类,打造1600多个5G全连接工厂。回顾5G商用第一阶段的发展经验,主动前瞻、科学系统的政策体系是我国能够赢得发展主动的“稳定器”;产业发展成果丰硕,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是我们持续推动产业发展与各领域转型升级的“加速器”。“5G﹢”大幕才刚刚拉开,我们要细化产业需求,挖掘产业特点,为5G与各行业的深度融合添薪续力,这就要求我们深凿5G发展,率先开始5.5G建设,从而将5G比赛领先优势转化为胜势。进入5.5G建设时期,我们要更加积极主动地发挥好独特政策优势,一方面是扩大“5G﹢”应用领域范围,加大政策覆盖广度;另一方面是引导5G与覆盖领域的更紧密结合,为深入推进信息化建设挖深“政策地基”。千亿联接、超大带宽、上下行速率均进入Gbps时代,5.5G的产业带动能力将给众多行业带来更多数字化机遇。伴随AI与云计算的发展,ToC方向的“5G﹢XR”和新的人机交互模式变革,都将大大推动内容生态突破性创新;ToB方向,从矿产、医疗、港口、电力等先行行业,到金融、农林、养殖、教育、文旅等潜力行业,5.5G将助力产业数字化再提速。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发力建设5.5G,不仅是完善丰富5G体验的着力点,也是继续扩大产业领先身位的关键点,更是把握6G更优演进的立足点。5G发展之战刚刚踢过半场,让我们在下半场继续坚定战略、发挥优势,从而取得产业突破升级的最大主动权。(记者徐勇实习生李晓东)转自:人民邮电报 原文链接://shuzhiren.com/post/341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