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加速建设 助“潜在粮仓”焕绿生金

数智人2023-05-31产业资讯180
山东省科技厅副厅长梁恺龙8日通报,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落户山东后,将设立东北苏打盐碱地、西北干旱半干旱盐碱地、华北插花盐碱地3个分中心,并在大庆、银川、巴彦淖尔、石河子、东营、喀什等地布局16个技术集成应用综合试验站,以中国典型盐碱区为主要监测对象,重点开展盐碱地土壤、植被、地下水和气候等长期定位观测与区域特色农业技术创新研发,为盐碱地治理提供基础数据支撑。中国是全球第三大盐碱地分布国家,拥有各类可利用盐碱地资源约5.5亿亩,盐碱地分布广、面积大、类型多样,开发潜力巨大。梁恺龙介绍说,作为中国盐碱地重要的国家级科研创新平台,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2023年—2025年将突破一批盐碱地生物育种关键核心问题,培育耐盐3‰~6‰的粮油、饲草、特种经济作物新品种(系)80个以上,构建耐盐碱生物种业“育繁推”一体化产业体系,耐盐碱作物新品种推广面积达到3000万亩,实现中国盐碱地主要农作物的品种更新换代。此外,该中心还将突破盐碱地土壤改良与快速培肥、多水源高效利用等关键核心技术,带动1300万亩盐碱耕地质量普遍提升1~2个等级,单位面积综合产能提高25%以上。构建“生物育种—绿色投入品—标准化智慧化种养—生态化利用”的盐碱地生态化高值化全产业链条,培育盐碱地高效生态智慧农业新模式,建设盐碱地特色功能性产品等产业孵化基地。针对适生作物品种少、盐碱耕地质量低、生产效率不高、产业化水平低等问题,梁恺龙介绍,该中心将聚焦盐碱地生物育种、盐碱地产能提升和盐碱地生态化利用三大关键领域,设立耐盐碱作物种质资源收集与鉴定评价、盐碱地适生作物种质资源创制与高效育种、盐碱地土壤改良与快速培肥、盐碱地水肥盐协同调控、盐碱地绿色低碳与生态强化、标准化高效智慧种养、盐碱地特色农产品功能化开发等七大重点研究方向。(吕妍)转自:中国新闻网 原文链接://shuzhiren.com/post/34002.html

相关文章

从世界工厂到品牌出海 中国企业“走出去”彰显品牌新力量

在海外市场稳订单、拓市场的同时,中国企业全球化布局的步伐也不断加快。近日发布的《中国品牌全球传播力研究报告(2023)》从品牌全球传播的整体趋势、行业特征、排名层次特征等角度展开分析。报告显示,中国品...

中国国内首批碳中和债券发行

2月9日,中国银行作为主承销商及簿记管理人,支持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成功完成国内首批碳中和债券发行。其中,三峡集团发行3年期20亿元(人民币,下...

“全国网上年货节”收官倒计时 看看哪些年货这个春节最走红?

商务部会同有关部门指导的为期近一个月的“2022全国网上年货节”将于2月7日(正月初七)结束。今年年货节有哪些新特点?哪些年货受欢迎?我们一起从电商平台大数据里找答案吧。年货节期间,消费升级类产品备受...

工作超16小时、一天派送超400单 物流迎来年度大考

一年一度双11购物节落下帷幕,但尾款人的等待才刚刚开启。过去12年里,天猫双11物流订单量从2009年的26万起步,到今年达到23.21亿单,增长近9000倍,约等于2010年国内全年的快递量总和。京...

七部门发文:力争到2025年突破50种以上智能检测装备、核心零部件和专用软件

新华社北京2月23日电记者23日从工业和信息化部获悉,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中国工程院、国家国防科工局等七部门近日联合印发《智能检测装备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

首破3万亿美元!2021机电产品进出口额创新高

尽管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反复,但是中国机电产品受益于全球机电产品的需求增长和国内疫情防控红利下的供应保障,2021年主要产品对重点市场的进出口额普遍实现了大幅增长,在“十四五”开局之年实现了开门红。海...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