炼化行业热议低碳转型路径
3月22日,由中国石油化工信息学会、中国石油学会石油炼制分会主办的2023中国石油炼制科技大会在京举行。会上,业内专家表示,要依靠科技创新推动炼油行业低碳转型,实现产业从产能过剩等结构性问题中的“突围”和再增长,助力企业驶入高质量发展轨道。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石化科技委顾问李大东将炼化行业的低碳转型发展分为3个阶段,即“2025年碳减排、2030年碳达峰、2060碳中和”。近中期来看,炼化工业肩负着为交通运输提供清洁油品的重任;中远期来看,炼厂将由油化结合型向化工型转变,以生产基本有机原料和高价值特种产品为主,实现低成本、高能效转型。同时,行业还要通过提高能效、低碳排放、低碳氢源和碳捕获、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等途径,实现行业“双碳”目标。“应针对长期存在的内燃机动力问题,有度有序实施‘油转化’‘油转特’,生产高效清洁汽、柴油产品。同时,行业还要通过生物质资源利用等方式,抓紧开展高效清洁汽、柴油生产技术和标准研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石化科技委资深委员曹湘洪说。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石化总工程师谢在库则针对未来炼油化工行业碳中和路径进行了分析和探讨。他表示,现代炼油化工体系减排降碳主要有化石能源优化利用、可再生能源及氢能规模化利用、二氧化碳处理与负碳技术三条基本路径,需要行业重视发展前沿平台技术,交叉融合、协同创新,实现能源与化学品系统变革。“想要通过上述三条路径,实现碳中和的目标,我们需要将多种技术组合起来。”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院长杨为民认为,炼化行业首先应发展节能提效技术,例如炼厂稀乙烯制乙苯技术,充分利用副产品资源;其次,行业应调整能源、资源结构,重点发展三大合成材料的循环利用、生物质资源的开发应用和可再生能源制备绿氢相关技术;最后,要发展二氧化碳的大规模捕集和化工高效转化技术,实现行业“双碳”目标。在工艺技术升级的同时,信息技术的发展也能为炼油行业低碳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新机遇。据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碳中和未来技术学院院长徐春明介绍,他所带领的研究团队正在构建石油分子数据库,以期实现对原油催化裂解过程的高精度调控,从而实现原料的清洁化、多元化、高效化利用。会上,来自中国石化、中国石油、中国海油、宁波中一石化科技有限公司、盘锦迪宝催化剂技术有限公司以及清华大学等企校单位的代表还就各自的实践案例进行了分享。(靳雅洁)转自:中国化工报 原文链接://shuzhiren.com/post/326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