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碳市场成交量突破2亿吨大关 专家预计我国碳价将逐步走高

数智人2023-05-31产业资讯170
上海环交所公告显示,11月24日下午,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以下简称“全国碳市场”)在第330个交易日成交量突破2亿吨大关。截至当日交易结束,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2亿吨,成交额88.36亿元,超过半数的重点排放单位参与了交易。自2021年7月16日正式启动上线交易以来,全国碳市场发展较快,总体运行平稳。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的业内专家表示,我国碳市场虽仍处于发展前期,但对实现“双碳”目标、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作用正在逐步显现,未来发展值得期待。2022年以来,全国碳市场月均成交量约194.44万吨,每日收盘价在56元/吨至62元/吨之间,价格稳中有升,整体运行平稳有序。“碳市场运行一年多时间,制度规则、基础设施等方面不断完善,作用正逐步显现。”无锡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吴琦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作为一种实现碳减排目标的市场化手段,碳市场可以促进碳排放的“隐性成本”显性化和“外部成本”内部化。与碳税、经济补贴等手段相比,碳市场是成本更低、更可持续的碳减排工具。深圳碳碳未来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包执平对《证券日报》记者介绍,中国碳市场已成为全球覆盖温室气体排放量规模最大的碳市场,首批纳入的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年覆盖二氧化碳排放量约45亿吨。全国碳市场的发展,可有效地利用市场机制激励高碳排放的企业进行节能减排和有序的绿色转型。在农文旅产业振兴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袁帅看来,推进全国碳市场建设有助于推动企业节能减排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技术和资金转向低碳发展领域。从企业层面看,碳市场将碳排放成本内部化为企业生产成本,高能效企业能够获得更多竞争优势,这将鼓励企业通过技术改造升级实现节能减排,推动产业结构向低能耗、高附加值方向优化升级。“同时,作为资本市场的组成部分,碳市场可将技术和资本引入绿色低碳领域,促进先进节能低碳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并与围绕碳排放权交易、碳减排项目交易以及各种衍生品交易开展的碳金融相结合。”吴琦补充道。“全国碳市场的良好发展态势一方面有助于企业落实碳减排责任,促进企业减排温室气体,另一方面有助于强化企业的绿色发展理念,从而促进我国发展绿色经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川财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所所长陈雳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生态环境部多次就全国碳市场运行情况及下一步工作安排进行介绍,明确政策方向,提振市场信心。例如今年7月21日,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将坚持全国碳市场作为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政策工具的工作定位。持续强化市场功能建设,逐步扩大全国碳市场行业覆盖范围,丰富交易主体、交易品种和交易方式。近期,全国碳市场交易量也得到较大幅度提升。11月初至11月25日,全国碳市场成交量约达638.34万吨,已超过10月份的总成交量(96.97万吨),价格在58元/吨上下小幅波动,11月25日收盘价为57.80元/吨,较2021年7月16日开盘价48.00元/吨上涨约20.42%。陈雳表示,11月份以来,碳排放配额成交量大幅提升,说明全国碳市场受到了越来越多企业和投资者的重视,市场活跃度进一步提升,未来发展值得期待。同时,我国投资者对碳市场的了解程度较低,相较于欧盟等比较成熟的碳市场,我国碳市场在一些方面仍存在差距。包执平认为,我国碳市场的覆盖排放量规模大,但目前交易额及换手率与欧盟碳市场相比仍有距离,全国碳市场的交易周期性较为明显,交易量及成交额在临近履约期时会有较大增幅。为提升碳市场活跃度,一方面可以有序纳入其他重点排放行业,并探索纳入非控排企业交易主体的可行性,让更多的主体参与到碳市场中来,进一步盘活碳交易;另一方面也需要进一步丰富碳金融产品,如碳远期、碳期权等,以扩大交易规模,改善市场流动性。吴琦认为,促进碳市场发展,需要加快完善相关制度规则,推动能耗“双控”向碳“双控”转变。除交易活跃度与金融化程度有待提升外,我国碳排放和交易的法律体系也需进一步完善,同时要推动碳排放和交易数据统一以及碳排放核算标准逐步清晰化。“当前我国碳价仍处于相对低位,未来随着市场覆盖主体进一步扩大,免费碳排放配额逐步缩减,预计我国碳价将逐步走高。”袁帅认为,在未来全国碳市场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到其他行业排放主体的进程中,高载能行业的碳排放成本将显著增加,依赖低端产业规模扩张的粗放增长模式难以为继,将助推经济产业结构向低碳化转型发展。(侯捷宁)转自:证券日报 原文链接://shuzhiren.com/post/30254.html

相关文章

我国移动网络IPv6流量首次突破50% 迎来IPv6主导的互联网时代

据国家IPv6发展监测平台统计,2023年2月,我国移动网络IPv6占比达到50.08%,首次实现移动网络IPv6流量超过IPv4流量的历史性突破,标志着我国推进IPv6规模部署及应用工作迎来了新的里...

兰州铁路局开多趟“环西部火车游”专列 引客启丝路之旅

18日21时19分,来自全国各地的777名游客乘坐兰州铁路局“环西部火车游”西环线专列,前往文化圣殿---敦煌,开启探访丝路文化的烂漫之旅。“环西部火车游”前期在长三角、珠三角、川渝陕等丝路客源地市场...

江苏发布深化体旅融合发展行动计划

近日,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江苏省体育局签署深化体旅融合发展战略合作协议,并联合发布《江苏省深化体旅融合发展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及一批重点工作任务清单。江苏将以推动体旅融合高质量发展为主题...

“行云二号”卫星成功验证星间激光链路技术

记者从中国航天三江集团有限公司获悉,“行云二号”01星、02星之间近日实现了建立链路流程完整、遥测状态稳定的双向通信,这意味着“行云二号”双星搭载的激光通信载荷技术得到验证,我国卫星物联网星座实现星间...

新能源供暖进入寻常百姓家

这个供暖季,核能、太阳能、地热能甚至大数据机房余热,在一些地方成为供暖能源“新角色”。新能源供暖,暖气热不热?环保效果好不好?推广起来难不难?记者进行了走访调研。记者走访发现,一些地方不再烧煤取暖,取...

“义乌-莫斯科”公铁联运助逾百万件邮件便捷出口

据新华社电随着海关办结验放手续完结,近日,20万件邮件搭载“义乌-莫斯科”公铁联运运邮班列顺利出境,驶往俄罗斯喀山口岸。杭州海关数据显示,自2021年9月底“义乌-莫斯科”公铁联运运邮模式运行以来,截...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