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这十年”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8场) 山东济宁文化和旅游发展情况

数智人2023-05-31产业资讯166
10月15日,山东省济宁市召开“济宁这十年”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8场)--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济宁文化和旅游发展情况。发布会由济宁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李艳华,济宁市文化和旅游局一级调研员张康,济宁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徐伟,济宁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陈鹏,共同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济宁文化和旅游发展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文旅系统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视察济宁重要讲话精神,创新实干、奋勇争先,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标志性、开创性成果,整体工作走在全省前列,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贡献度不断提升。坚持抓项目育载体,文旅产业实力显著提升。十年来,济宁市文旅产业规模持续扩大、结构不断优化,总体实力大幅提升。旅游总收入从2012年的342.18亿元,增长到正常年份2019年的825.3亿元,年均增长13.4%。2021年,实现文旅产业增加值444.1亿元,同比增速15.6%,占GDP的比重8.75%。产业发展质量持续提升。高标准承办2022山东省旅游发展大会,策划了全省首个世界文化旅游名城论坛,央视《晚间新闻》予以重点报道。微山湖旅游区成功创建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济宁市5A级景区达2家,并列全省第1位,培育了19家国家、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基地)、99家A级景区、3家省级旅游度假区、5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16个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打好文旅融合牌绘就美丽乡村新画卷》经验入选国家发改委社会领域公共服务助力脱贫攻坚典型案例。产业发展动力持续增强。大手笔引进无锡灵山集团、方特华强集团、华侨城集团等国内领军文旅企业,建成尼山圣境、孔子博物馆等先导性文旅项目,实施了鲁源小镇、华侨城十里画廊、复兴之路文化科技项目等牵动性文旅项目,济宁市入选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曲阜获评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首批省文旅康养强县,邹城、泗水、汶上获评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尼山圣境、牛楼小镇分别入选全国、全省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产业发展特色更加彰显。大力发展研学旅游,培育了60余家国家、省级、市级研学旅游示范基地,曲阜入选首批中国研学旅游目的地,三孔景区获评全国研学旅游示范基地,孟府孟庙入选第一批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济宁市研学旅游集群入选省“十强”产业“雁阵形”集群,全省研学旅游现场推进会在济宁市召开,推广了济宁市经验。坚持建机制强设施,文艺创作水平显著提升。十年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不断提高艺术创作组织化程度,努力创精品、攀“高峰”。文艺创作机制不断健全。坚持规划先行,提高艺术创作的前瞻性和针对性,每年召开全市艺术创作工作会议,制定年度创作计划,出台了《济宁市艺术创作发展规划》等一系列文件,支持文艺创作的政策体系不断健全。文艺创演设施不断完善。建成市杂技城等城市文化地标,投入运营济宁大剧院等5处新建专业剧场,声远舞台等设施设备焕然一新。优秀文艺作品不断涌现。十年来,累计创作了20余部大型剧目,复排和改编了40余部大型剧目,70余件小型剧目获市级以上奖励,新创作了300余件曲艺、小品、歌舞等作品,其中,《圣水河的月亮》《岁月》等先后荣获文华奖、群星奖、金菊奖。《梦回三迁路》等26个项目被国家艺术基金立项,数量居全省第1位。坚持提硬件优供给,文化服务效能显著提升。围绕增强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持续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济宁市文化生活群众满意度跃升至全省第4位。公共文化设施提质升级。高标准建成了全省一流、全国领先的市文化中心,运营以来累计开展文化惠民活动1700余场,接待量突破500万人次,打造了16处国家一级图书馆、文化馆,建成28家城市书房,镇、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实现全覆盖。文化惠民活动深入开展。十年来,坚持线下线上相结合,累计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20余万场、送戏下乡6.2万场、农村公益电影放映50余万场、全民阅读活动5万余场,高标准打造济宁公共文化云平台,实现了文化供给数量与质量的双提升。文化传承品牌更加响亮。制定全省首个《“儒学讲堂”建设与服务标准》,累计建成13处尼山书院、3016处达标“儒学讲堂”,《游读圣地--打造世界儒家文化研学高地的探索实践》等12个项目荣获山东省文化创新奖。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创新打造了“百场戏曲进校园”“千场大戏进农村”“万场演出惠民生”等公共文化服务品牌,“政府搭台,百姓听戏,激情广场大家唱”文化惠民工程入选第二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坚持抓保护促利用,遗产保护能力显著提升。坚定扛起守护文化遗产、传承历史文脉的重大责任,积极对接大运河、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统筹做好文化遗产系统保护传承利用文章。政策支持体系不断完善。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文物保护利用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济宁市博物馆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文件,为保护传承文化遗产提供了有力支撑。保护利用水平大幅提升。实施了南旺枢纽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河道总督府遗址博物馆等重大项目,曲阜孔府西路建筑群修缮工程入选全国十大文物维修工程,鲁国故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作为全省唯一的文化遗产项目列入国家“十四五”规划。目前,拥有“三孔”和大运河2处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由2012年的19处增加到4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由110处增加到260处;博物馆由11家增加到54家;登录可移动文物130多万件,列全国地级市第1位。非遗传承体系更加健全。全市有19个国家级非遗项目、10名国家级非遗传承人、86个省级非遗项目、38名省级非遗传承人。非遗传承“三三制”模式入选2021年度全省文化和旅游工作典型经验做法,到金乡听戏等7项做法入选年度全省非遗保护十大亮点工作,全国唯一设在县市区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展示研究中心齐鲁(邹城)展示基地获批设立,9家企业入选山东手造·优选100企业,数量居全省第2位。坚持广宣传深推介,对外文化影响显著提升。重大活动接连举办。高标准举办承办了国际孔子文化节、尼山世界文明论坛、第十三次中日韩文化部长会议、“美丽中华黄河之旅”线上推广山东分会场等一系列重大文旅活动,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济宁篇章。宣传交流广泛开展。全国首家中外文化交流中心文化和旅游研修基地成功落户,文旅部大运河主题旅游海外推广季活动中重点推介大运河济宁段,11个海外中国文化中心、4个驻外旅游办事处实时推广。面向境外市场持续开展孔孟之乡图片展、汉画像石展等主题海外宣传月活动,上线50余家海内外媒体。营销推介丰富多彩。全国唯一一个中国研学旅游推广联盟秘书处设在济宁市,在全省首个开通研学旅游高铁推广专列,在全国首推“背论语免费游三孔”“孔府过大年”等营销活动,荣获中国旅游营销创新大奖等多项大奖,在央视新闻联播前等时段投放济宁文旅宣传片,与今日头条、抖音、腾讯App等媒体深度合作,济宁市在国内外的文旅知名度和影响力持续提升,先后被评为中国文化竞争力十佳城市、十大最具人气旅游目的地。十年来,济宁市文化和旅游工作成绩的取得,根本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是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各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大力支持、全市文化旅游战线奋力拼搏的结果。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济宁市文化和旅游局将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锚定“走在前、开新局”,以奋发昂扬的精神状态、一往无前的冲锋姿态、干则必成的决心气魄,奋力谱写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为新时代现代化强市建设作出文旅贡献,以实际行动迎接和庆祝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孙莎然申高贤) 原文链接://shuzhiren.com/post/29292.html

相关文章

“快递偷重”凸显行业乱象 行业需要摆脱粗放式发展模式

“快递偷重”凸显行业乱象郭存举近年来,快递市场规模爆发式增长,要想实现健康良性发展,行业需要摆脱粗放式发展模式,部分企业亟待破除惯性思维,对内提升企业治理效能,对外切实重视消费体验,进一步加强行业自律...

国庆假期各地发挥优势特色 县域旅游释放发展新动能

国庆假期,县域旅游目的地走热,不少“宝藏小城”登上热搜。品尝地道的特色美食、在山水之间放松身心、沉浸式体验地方文化……记者跟随游客脚步,走进一处处热门打卡地,探访“小而美”的县域旅游如何释放促进地方发...

中国力争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让绿色产业迎来新风口

前不久,重庆市首批加氢站集中开工建设,首批加氢站有3座,建成投运后,每天可满足约300辆氢能源公交车或480辆氢能源市政物流车的加氢需求。就在此前一天,重庆大学发布一项重要研究成果,历经10多年研发出...

疏通消费品以旧换新链条 多地健全废旧家电回收体系

本报记者张芗逸废旧家电回收体系建设是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当前,多地正通过出台具体实施方案、精准发放补贴等方式,健全废旧家电回收体系、打通家电回收堵点,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建立“去旧更容...

创业板注册制改革满三年 创新成长特色更趋鲜明

2020年8月24日,深市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平稳落地。三年来,随着注册制改革持续发挥效能,创业板创新成长特色更鲜明,有效引导更多资本流入创新创业领域。三年来,注册制改革稳步推进,深交所数据显示,创...

工信部:将加快出台一批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国家标准、行业标准

在工业和信息化部今日举行的主题发布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司长黄利斌表示,下一步将加快出台一批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国家标准、行业标准。“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动力电池退役量逐年上升。做好...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