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领全球铜加工产业的创新发展

数智人2023-05-31产业资讯165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我国铜加工产业认真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努力推进高质量发展,在产业规模、科技创新、绿色发展、智能制造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实现了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同步发展。一是铜加工材产量接近翻番,由净进口变为净出口。据统计,2021年我国铜加工材产量1990万吨,比2011年增长93.6%;全球产量占比从50%提高到60%,更为可喜的是,从2011年的净进口28.07万吨转变为2021年的净出口10.11万吨,预计将继续保有出口增加的势头。二是产业集中度大幅提高,涌现出一批龙头企业。2021年前10家企业铜加工材产量合计约750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38%,比2011年提高约18%。其中,海亮股份、楚江新材、江铜集团、金田铜业、精达股份成为全球细分领域规模最大企业,同时涌现了金龙集团、宁波兴业、博威合金、力博集团、宁波长振、铜冠铜箔、华鑫铜箔、陕西斯瑞、江苏萃隆等一大批专精特新企业。三是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中高端产品研发不断突破。高端铜铁磷、铜镍硅、铜铬锆等制备、加工工艺、规模化生产技术逐渐成熟;高端引线框架、汽车电子连接器带、线材、4~6微米电解铜箔、部分高端B30管件等材料实现了进口替代;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铜铁、铜钛、铜石墨烯、铜3D打印等新型合金不断创新。四是新工艺、新技术、新装备科技成果不断助力行业高质量发展。铜管、连续挤压领域保持全球领先,海亮股份竖炉、电感应联合精炼-水平连铸空心铸坯生产工艺,金龙集团大卷重软态散线铜管短流程自动生产,大连康丰U形连续挤压在线展平铜板带生产等新技术不断应用。国产装备进口替代成果显著,中色科技、重型院、无锡申康为代表的装备企业研发能力不断增强,在熔铸、热轧机组、粗轧机组、自动清洗线等领域不断突破。20项铜加工行业项目获2021年度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奖,其中一等奖12项;在新修订的GT/T5231-2022《加工铜及铜合金牌号和化学成分》标准中,新增133个牌号,达到346个牌号。五是绿色化和智能制造成为行业发展新理念。铜加工行业积极向绿色化、智能化方向转型。自2017年以来,铜陵金威、精艺股份等19家企业获得“绿色工厂”称号。智能制造改造升级在全行业受到高度重视,涌现了海亮、博威、金田等一批领先企业。过去十年,虽然我国铜加工产业取得了辉煌成绩,全行业已经从“跟跑”逐渐进入到“并跑”,个别“领跑”阶段,但我们仍要正确认识和把握行业存在的突出问题和面临的主要挑战。一是铜加工材新增需求趋缓,产业发展由中速转入低速增长阶段,迫切需要转变增长方式。二是行业中低端产能相对过剩,同质化严重,整体利润率低,严重影响发展后劲。三是基础研究亟待加强,自主创新能力以及产业链融合创新能力有待提高,引领全球创新发展的优秀公司还没有出现。为此,我们必须正视问题,通过四个坚持,做到四个实现。一是坚持新发展理念,实现产业健康发展。要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应对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等多重压力,要在新起点上焕发奋斗精神,确保供应链产业链安全可控,实现产业健康发展。二是坚持协同创新,实现铜材供给高端化。要围绕囯之大者,以国家重大需求为指引,加强政产学研用协同,加大资金和技术投入,持续突破“卡脖子”问题,加快推动第四代合金研发上的突破,以及第五代合金的弯道超车,加快高端及个性化产品的研发应用,实现铜加工产业供给高端化。三是坚持数字化、智能化,实现产业升级改造。数字化、智能化是中国制造业发展重要方向,铜加工企业要坚决贯彻国家“双碳”行动方案,在数字化、绿色化、智能化方面走在有色行业的前列。努力强化数字化转型,建立专业化队伍,构建企业层面的智能化支撑体系。四是坚持合作共赢,打造铜加工发展的命运共同体。行业各企业要进一步聚焦主业,做出特色,打造核心竞争力。同时,企业间要加强沟通与合作,形成高端铜带箔材料上下游协同创新发展、互利共赢新业态,共同打造产业链命运共同体。(作者: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党委书记、会长葛红林摘录自作者在中国铜加工产业年度大会暨世界制造业大会中国(铜陵)铜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开幕式上的发言。)转自:中国有色金属报 原文链接://shuzhiren.com/post/28923.html

相关文章

新能源车驶入“无人区” 新技术密集“上车”

进入电动化、智能化的新时代后,中国汽车业驶入“无人区”,原有的产业格局被一波接一波的汹涌浪潮打破,企业不再有值得借鉴的先例,技术创新开始成为行业发展的灯塔。城市NOA成竞争高地随着新能源汽车开启“智能...

我国磷矿资源供应有保障

在3月30日中国磷复肥工业协会于昆明召开的2023年化肥市场与国际贸易研讨会上,针对当前磷复肥原料磷矿石供应短缺的问题,专家给出了“定心丸”:今年下半年这一状况将开始缓解。国家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文旅“出圈”离不开监管护航

旅游行业拼的是口碑,好口碑需要精心呵护、细心维护。应坚持问题导向,完善综合治理机制,发挥各方面合力,提高市场监管效能,建立起长效监管机制,切实保障游客合法权益。今年春节假期,旅游市场持续火热,国内游出...

国资委携手工信部启动 中央企业产业链融通发展共链行动

9月14日,国务院国资委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以“共建新机制、共筑新基础、共享新成果、共创新生态、共谋新发展”为主题召开中央企业产业链融通发展共链行动(以下简称“共链行动”)启动会。共链行动是国务院国资...

顺酐能走出5年低位吗?

近期,一直处于5年价格低位的顺酐市场出现触底反弹行情,业内一度希望借此机会能摆脱颓势。据生意社统计数据显示,11月22日,顺酐(正丁烷氧化法)市场均价为7210元(吨价,下同),较半月前的阶段性低位上...

磷化工产业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 相关上市公司积极布局转型升级

本报记者李万晨曦1月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门发布《推进磷资源高效高值利用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旨在加强全产业链统筹规划,引导磷化工产业加快转型升级,提升磷资源可持续保障能力和高效高值利用...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