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积极理赔 减轻农户损失 政策性农业保险为农业生产保驾护航

数智人2023-05-31产业资讯181
今年上半年,我国农业保险同比增长超30%,特别是6月该险种保费收入大增,单月保费达318亿元,使得其上半年累计保费超过了责任保险,年内首次进入财产险公司保费前三位。此外,5—6月我国洪涝灾害较为严重,农险作为风险分散工具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很多省份5、6月成为农险集中投保期。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保险系教授、农村保险研究所所长庹国柱表示:“一系列政策利好推动农险扩容提速,年内农险保费有望超过1100亿元。”财政部2019年印发的《关于加快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2年,基本建成功能完善、运行规范、基础完备,与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阶段相适应、与农户风险保障需求相契合、中央与地方分工负责的多层次农业保险体系。稻谷、小麦、玉米三大主粮作物农业保险覆盖率达到70%以上,收入保险成为我国农业保险的重要险种,农业保险深度(保费/第一产业增加值)达到1%,农业保险密度(保费/农业从业人口)达到500元/人。7月以来,长江流域持续高温少雨,江河来水偏少,水位持续走低,旱情发展迅速,对农业及居民生产生活造成了一定影响。面对旱情,多地开启政策性农业保险理赔绿色通道,减轻农户损失,为我国农业生产保驾护航。业内人士认为,政策性农业保险已成为农村发展的“保护伞”、农业增效的“安全网”、农民增收的“护身符”。今年旱情严重时,长江流域耕地受旱面积达到6632万亩,有499万人、92万头大牲畜因旱供水受到影响,受旱地区主要集中在重庆、四川、湖北、湖南、江西等地。8月24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进一步做好抗旱救灾工作,强化财力物力支持。此外,面对旱情,多地积极开展农业保险理赔工作,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力度,减少农户损失。中国商报记者从南京市财政局获悉,今年入汛以来,南京市经历了两轮持续高温天气,创下了自1961年有记录以来高温日数最高值,水稻、玉米、苗木、茶叶以及水产养殖等受到较大影响。截至8月末,南京市共有52万亩农作物、水产报损,涉及农户1.5万户,预计赔款超1亿元。其中,水稻赔款2700万元,内塘螃蟹赔款4500万元,苗木赔款3000万元。目前,南京市财政局正加强农业保险查勘理赔指导,督促保险机构加快查勘理赔进度,建立理赔绿色通道,全力帮助农户挽回损失、恢复生产。此外,四川和重庆等地也采取了相应的措施。8月23日,四川银保监局联合四川省财政厅印发了《关于做好农业保险重大旱灾应急响应和理赔处置工作的通知》,启动农业保险重大旱灾应急响应,扎实推进大灾农业保险理赔工作,进一步提升农业保险理赔时效和服务质量,充分发挥农业保险在保障粮食安全、农业防灾减灾等方面的作用,助力稳产保供。通知要求,严格落实24小时查勘制,加快灾后理赔工作,严格理赔工作管理,协作开展防灾减灾工作。为进一步提高农业风险保障水平,重庆市财政局会同市农业农村委等部门加大主粮作物保障力度,在产粮大县全面推行稻谷、玉米、马铃薯等主粮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将保险金额分别提高至1100元/亩、1100元/亩、1240元/亩。面对旱情,保险公司积极参与,开启绿色赔付通道,加快理赔工作。为应对干旱灾害,中华财险重庆分公司启动重大灾害应急预案,成立应急指挥部,开启绿色赔付通道,简化理赔流程,把做好因旱致灾的理赔作为头等大事,组成34个查勘定损小组,利用卫星遥感、无人机等科技手段实现快速高效查勘定损认定工作。8月以来,该公司农业保险查勘人员进行灾害事故现场查勘超过300次,完成潼南、永川、巫溪等农作物保险损失金额超过500万元,现已开始进入赔付流程,确保尽早将赔款支付给受灾农户,让广大农户感受到参加农业保险这一惠农惠民政策的好处。人保财险重庆分公司也是如此。为帮助受灾农户尽快恢复生产生活,用保险赔款让农民群众直接感受到党中央支农惠农的温暖,人保财险重庆分公司各机构实行24小时值班制,多渠道受理农户报案;进一步简化旱灾理赔流程和单证;对于贫困户和具备快处快赔条件的全损农户,从速核定损失,优先加急赔付;对于资金困难的种植大户,提供预付赔款通道。截至记者发稿时,人保财险重庆分公司本年度已在33个区县开办农业保险产品71个,涵盖种、养、林三大产业37个主要品种,提供风险保障161.43亿元。同时,在40个区县开办巨灾保险,为2654万人提供了52.46亿元风险保障。在四川,平安产险也参与到抗旱救灾工作中。8月11日,四川省启动Ⅲ级抗旱应急响应,这也是自2012年以来四川首次启动该级别应急响应。据平安产险有关负责人介绍,面对此次旱情,平安产险四川分公司紧急动员,启动大旱天气应急预案,组织召开抗旱保生产专题研讨会,开通绿色理赔通道,并组织数百名一线查勘人员奔赴田间地头,以最快速度对受灾农作物进行查勘定损,确保理赔款及时足额发放,努力减轻灾害损失。截至记者发稿时,平安产险四川分公司已接到报案222起,支付已决赔款超过47万元。业内人士表示,农业保险在服务“三农”工作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已经成为推动乡村振兴不可或缺的力量。“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我国高温、暴雨、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易发高发。”国家减灾委员会今年7月印发的《“十四五”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指出,面对复杂严峻的自然灾害形势,我国防灾减灾救灾体系还存在短板和不足。规划中提到,要建立健全巨灾保险体系,推进并完善农业保险、居民住房灾害保险、商业财产保险、火灾公众责任险等制度,充分发挥保险机制作用,进一步完善我国保险体系。在首都经贸大学保险系副主任李文中看来,推动巨灾保险在我国应急管理体系中发挥更大作用,需要在相关法律制度中明确巨灾保险在国家应急管理体系中的地位,从而有效推动巨灾保险融入国家应急管理体系之中。此外,规划还指出,要利用保险行业资源优势,依托保险机构、保险研究机构、行业社会组织等,挂牌建立防灾减灾保险研究基地和大数据创新应用实验室,搭建多方参与的跨学科跨领域研究平台,开发适用于应对地震、地质、气象、水旱、海洋、森林草原火灾等自然灾害的保险产品。由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等联合编制的《科技助力农险高质量发展白皮书(2022)》预计,我国农险保费规模于2025年将超过1600亿元,有望超越责任险成为财险公司居前三位的大险种。中国农业大学国家农业农村保险研究中心主任杨汭华表示,各级财政部门应加强与农业农村、保险监管、林草等有关单位以及承保机构的协同,推动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政策与其他农村金融和支农惠农政策有机整合,提高财政资金利用效率。农业农村部在答复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五次会议第00668号提案时表示,要支持各地因地制宜发展保险产品,推动农业保险持续“扩面、增品、提标”,为脱贫地区特色产业稳定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不仅如此,银保监会也在积极推动农业保险业务发展。今年9月1日,银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2021年12月印发的《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规则(Ⅱ)》(以下简称规则Ⅱ)为农业保险赋予了多项支持政策,有效促进保险业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增强服务实体经济质效。规则Ⅱ允许保险公司按90%的比例计量农险业务保险风险最低资本。今年二季度末,该项政策节约保险业最低资本约27亿元,支持保险公司为“三农”多提供风险保障约4200亿元。“要进一步加强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更加重视灾害预防和灾前预警,充分发挥保险公司的服务优势。”北京理工大学经济学教授胡星斗对中国商报记者表示,农业保险作为分散农业生产经营风险的重要手段,对推进现代农业发展、促进乡村产业振兴、改进农村社会治理、保障农民收益等具有重要作用。(见习记者白雅琦)转自:中国商报 原文链接://shuzhiren.com/post/28710.html

相关文章

4月份全球铜冶炼活动降至44.0 下滑到两年最低水平

外电5月5日消息,近日公布的金属加工厂卫星监测数据显示,4月份全球铜冶炼活动下滑至两年来最低水平,因中国冶炼厂关闭维修,且北美工厂生产放缓。大宗商品经纪商Marex和SAVANT卫星服务公司在一份声明...

7月份电线电缆企业开工率为101.62%

SMM调研数据显示,7月电线电缆企业开工率为101.61%,环比下降1.53%,同比增长10.14%。其中,大型企业开工率为110.89%,中型企业开工率为60.13%,小型企业开工率为69.35%。...

前2个月国民经济运行起步平稳 延续回升向好态势

国家统计局18日发布了今年1至2月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数据显示,随着宏观组合政策效应持续释放,经济内生动能继续修复,生产需求稳中有升,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居民消费价格同比由降转涨,发展质量不断改善,经济运...

油价震荡回落 PE下游接货力度更加薄弱

近期PE市场走势不佳,价格松动回调,因场内利空因素集中影响。今日早间线性主流价格报7450-8200元/吨,低位报价继续下滑50元/吨,与此同时,新增产能投产持续发酵,装置检修减少,供应压力增加也利空...

三部委:禁止新建13种受控用途HFCs产能

根据生态环境部、国家发改委、工信部联合发布的《关于严格控制氢氟碳化物化工生产建设项目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自8月1日起,禁止新建HFC-134等13种用作制冷剂、发泡剂等受控用途的HFCs的化...

每日优鲜被冻结1369万元财产!年亏38亿,仅剩55名员工

中新经纬11月17日电中国裁判文书网16日公布《北京伊翔商贸有限公司与徐正等申请与前财产保全民事裁定书》显示,天眼查APP数据显示,北京每日优鲜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是一家以从事科技推广和...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