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部门部署塑料污染治理 可降解塑料迎来政策利好

数智人2023-05-31产业资讯189
8月16日上午,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生态环境部等21个塑料污染治理专项工作机制成员部门和单位,召开2022年全国塑料污染治理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指出要科学稳妥推进源头减量替代,大力推进规范回收、利用和处置,加大江河湖海水漂垃圾常态化清理力度,着力解决农膜、外卖、电商、快递等重点领域问题,深度参与全球塑料污染治理。在相关政策的推动下,可降解塑料替代率快速上升,市场需求量增长趋势明显。中研普华研究员张星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2020年1月“限塑令”政策出台以来,可降解塑料受到市场关注,特别是在“双碳”目标背景下,可降解环保材料成为了社会关注的重点。发展生物基新材料能够有效治理“白色污染”,促进社会生态体系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可降解塑料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方向之一,未来市场空间广阔。上述会议指出,要科学稳妥推进源头减量替代,大力推进规范回收、利用和处置,加大江河湖海水漂垃圾常态化清理力度,着力解决农膜、外卖、电商、快递等重点领域问题,深度参与全球塑料污染治理。随着消费升级以及快递和外卖等行业的快速发展,塑料已成为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但塑料的消耗量不断增长,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显现。近年来,相关部门出台政策鼓励降解塑料的使用和推广。此前,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制定并发布的《生物降解饮用吸管》和《生物降解塑料与制品降解性能及标识要求》,两项降解塑料领域的国家标准自2022年6月1日正式实施。6月1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生态环境部、商务部、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发布《关于推动轻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发展生物质新材料、全生物降解地膜等材料低碳技术发展工程及可降解材料制品的绿色产品消费。从地区来看,6月6日,安徽省蚌埠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关于开展2022年塑料污染治理专项行动的通知》,决定从今年5月至12月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市场监管领域2022年塑料污染治理专项行动;6月14日,丽江市发改委、生态环境局、商务局、市场监督管理局四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规范塑料制品生产销售使用行为告知书》,规定了禁止生产、销售的塑料制品类型,并禁止、限制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及一次性不可降解餐具等。另外,江苏、海南、山西等地也发文明确,提倡绿色低碳,限制、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中国塑料加工业协会认为,生物降解塑料行业将持续得到政策的有力支持,塑料行业环保政策趋严和高端化、绿色化进程加快将持续为生物降解塑料的发展赋能。未来,“禁塑、限塑”“双碳行动”等政策的稳步推进和居民环保意识的逐渐提升将共同促进行业技术水平的提升与行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具有领先优势的头部厂商将获得更有利的发展环境,行业集中度将得到进一步提升。智研咨询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生物降解塑料年产能为155.30万吨,同比增加26.57%,占全球生物塑料产能的64.25%。从市场需求变化来看,2017年到2021年,全球生物塑料产量呈增长趋势。2021年,全球生物塑料产量为241.04万吨,同2017年相比产能增加了17.67%,产量增加了20.72%。国海证券研报预测,到2025年,国内可降解塑料的市场总需求可达到415.23万吨,是2018年需求量的9.23倍,以单价2万元/吨计算,市场空间为830亿元。国海证券研报指出,我国是塑料消费大国,塑料消费量所占比重达15%,在塑料污染的压力和政策的强力驱动下,可降解塑料替换率逐年增加,目前国内有超30家公司在建或拟建的可降解塑料项目,规划的新增产能超过1000万吨。首创证券的研究报告指出,目前国内可降解塑料有效产能合计仅约为25万吨,到2025年对应的可降解塑料市场空间缺口巨大,是典型的“蓝海”市场。在可降解塑料赛道上,部分上市公司产品已经开始批量生产。其中,金丹科技(300829.SZ)、国恩股份(002768.SZ)、华阳新材(600281.SH)、君正集团(601216.SH)和金发科技(600143.SH)等企业已经开始生产销售相关可降解塑料产品。根据金丹科技近期发行的可转债计划,其募集资金中5.5亿元用于年产7.5万吨聚乳酸生物降解新材料项目。6月20日,东华科技控股子公司东华天业一期年产10万吨PBAT(热塑性生物降解塑料)项目一次性开车成功。另外,华阳新材6万吨/年PBAT生物降解新材料和2万吨/年生物降解塑料制品项目已于去年开建。该公司30万吨/年PBAT项目(一期10万吨/年),以及配套的20万吨/年1,4-丁二醇(BDO)项目目前已获山西省国有资本运营有限公司立项批复。华阳新材证券部人士向记者表示,我国是塑料消费大国,“白色污染”问题严峻,使用PBAT生产的生物可降解塑料是目前成熟的新材料替代方案。在国内产业政策的推动下,大量传统塑料制品将被清洁、可靠、可降解的塑料制品所取代。预计到2025年,国内生物可降解塑料市场将迎来快速增长,形成百亿级的市场规模。山西证券研报指出,目前,国内的PLA、PBAT已经规模化生产和应用,并且还有大批生产线正在建设或计划建设中,PHA、PCL、PPC等生物降解塑料的产能、应用量和应用领域也在不断扩大。转自:中国经营网 原文链接://shuzhiren.com/post/27978.html

相关文章

我国“菜篮子”产品总量充足 元旦春节价格大幅上涨可能性不大

人民网北京12月7日电(记者李栋)农业农村部最新调度显示,当前,我国“菜篮子”产品总量充足,随着元旦春节两节临近,价格大幅上涨可能性不大。后期保供稳价存在不利天气、成本增加和调运受阻风险,将采取三大举...

新能源车企开启新一轮促销

4月1日,新能源汽车品牌纷纷披露3月销量“成绩”单。同时,问界、小鹏等品牌部分车型下调价格,蔚来和奇瑞等则推出置换补贴优惠活动。另外,多家车企面向20万元以下价格带推出了新车型、新品牌。在新能源车市竞...

中国联通4月5G套餐用户新增411.1万户,累计达1.75亿户

中国联通近日正式发布2022年4月份运营数据。数据显示,中国联通4月5G套餐用户新增数量分别为411.1万户,累计达到1.75亿户。“泛在智联”方面,截至2022年4月,中国联通“大联接”用户累计达到...

五部门联合印发通知 2023年起取消高校毕业生就业报到证

中组部、人社部、教育部、公安部、国资委近日联合印发《关于做好取消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报到证有关衔接工作的通知》,明确自2023年起,不再发放《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毕业生就业报到证》和《全国毕业研究...

在中国农加会上看农业供给侧改革

从小麦中提取蛋白肽、把芦蒿制成清火茶、将魔芋加工成魔芋胶……众多精深加工农产品亮相6日开幕的第25届中国农产品加工业投资贸易洽谈会(简称“中国农加会”)。记者发现,安全、健康、方便成为食品行业追逐的方...

石化企业如何走向冠军之路

自工业和信息化部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遴选开展以来,石化行业已产生单项冠军企业219家,位列各行业第三。这是记者从11月19日在天津滨海新区举行的第二届石油化工优质企业梯度培育发展论坛暨单项冠军企业经验交...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