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首个柔性直流海上风电项目首批机组正式并网发电

数智人2023-05-31产业资讯168
11月8日20时08分,在江苏如东海域离岸直线距离约50公里的海面上,随着7号风电机组叶轮缓缓转动,三峡集团江苏如东海上风电项目首台机组正式向江苏电网送电,标志着我国首个柔性直流海上风电项目首批机组成功并网。三峡如东项目位于江苏省如东县黄沙洋海域,是亚洲首个采用柔性直流输电技术的海上风电项目,所发电能通过柔性直流输电工程(以下简称如东柔直工程)输送至电网。该工程主要由两座海上升压站、一座海上换流站、一回直流海缆、一座陆上换流站组成。如东柔直工程海上换流站由三峡集团联合产业链相关单位组织科研攻关,完成首台套建设任务,是目前世界容量最大、电压等级最高的海上换流站。该换流站负责汇集输出三峡如东H6、H10项目(共80万千瓦)以及中广核如东H8项目(30万千瓦)总计110万千瓦容量生产的电能,可有效解决海上风电场大容量、远距离输电问题。直流海缆是输送电能的“动脉”。如东柔直工程采用的±400千伏直流电缆,共分为两极,每极包括99千米海缆和9千米陆缆,是目前国内电压等级最高、输送距离最长的柔性直流输电电缆。三峡集团支持电缆制造单位率先研发成功±400千伏柔性直流海缆系统,突破了低交联体系软接头等技术瓶颈,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如东柔直工程进一步推进设备国产化,海、陆换流站联接变、GIS、电抗器、站用变等主要电气设备均采用国产品牌,为主电气设备国产化迈出重要一步。其中,IGBT作为柔性直流技术的核心部件,项目首次批量使用国产IGBT部件。据悉,三峡如东项目将在今年12月整体投运,届时年上网电量将达24亿千瓦时,可满足约100万户家庭年用电量,与同等规模的燃煤电厂相比,每年可节约标准燃煤约74万吨、减排二氧化碳约183万吨,为优化当地能源结构和今冬明春的电力保供再添动能,有效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记者何亮)转自:科技日报 原文链接://shuzhiren.com/post/27595.html

相关文章

坐上飞机去武汉 吕梁又通新航线!

11月10日起,天津航空全新开通呼和浩特—吕梁—武汉航线,为“中国乳都”和吕梁革命老区与长江经济带核心地区架起新的空中通衢,不仅促进三地商贸、经济方面的交流合作,也为各地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便捷交通...

5G新基建加速构建 相关应用有望迎来爆发期

我国5G网络建设蓬勃发展。据工信部最新数据,截至2021年11月,我国已经建成139.6万座5G基站,成为全球范围内5G网络覆盖最广的国家。我国5G网络“适度超前”的建设原则为应用发展夯实了网络基础。...

无烟空间 低碳出行 嘀嗒出行开启第53个世界无烟日主题宣传

今天是第35个世界无烟日,今年主题是“烟草威胁环境”。作为国内首部《无烟顺风车管理办法》的颁布方,嘀嗒出行过去三年中多管齐下,逐渐让无烟出行成为越来越多人的自觉意识。近日,嘀嗒出行又宣布一项无烟顺风车...

国家邮政局:推动满足条件的关停邮政快递基础设施尽快解封

国家邮政局近日印发通知,要求各级邮政管理部门要推动地方政府,对于已经关停的邮政快递基础设施,满足解封条件的要尽快有序解封,对于承担防疫物资、民生物资和重要生产生活物资寄递的,要按程序优先解封。通知要求...

推进清洁能源产业基地建设

近年来,海西加快推进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已逐步形成千万千瓦级新能源产业集群,清洁能源产业集聚效应日益显现,进一步推动柴达木盆地经济发展绿色转型。新华社记者韩方方摄...

2022年,人工智能带给人类更多惊喜

◎实习记者都芃即将过去的2022年,对于人工智能来说是值得铭记的一年。大批人工智能相关应用走出实验室,向着大范围落地实践不断迈进。AI“黑科技”加持下的北京冬奥会异彩纷呈;无人驾驶开启多城试点,未来交...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