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省出台限电措施,四季度用电预计仍将偏紧
今年5月份以来,云南、广东、山东、浙江、宁夏等多省加快步伐推进能耗“双控”举措,不断出台限电要求。进入9月份,电力紧张局面进一步加剧。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已经有16个省份出台了力度不等的限电措施。分析指出,拉闸限电主因是高煤价和能耗双控,预计四季度用电仍将偏紧,部分地区拉闸限电可能加码。今年以来,煤价如脱缰野马,持续狂飙,期货市场上“煤炭三兄弟”(动力煤、焦煤、焦炭)连创新高。近期,煤炭供应偏紧但下游仍处消费旺季,沿海港口煤炭库存持续下行,蒙煤受蒙古疫情影响通关有一定限制等加剧了煤炭的供需缺口。值得注意的是,近日,国家能源局先后召开煤矿智能化建设、加快释放先进产能专题会议和采暖季天然气保供专题会议,部署今冬明春供暖季煤炭、天然气增产保供工作。上周末,国家发改委能源保供稳价督导组在河北省秦皇岛港开展现场督导,国家能源集团、中煤集团2家中央企业降低了在秦皇岛港口的煤炭销售价格。整体来看,保供稳价的措施正在不断推进,现在是限制需求,增加供应,短期可能有利于煤价的稳定。能耗双控目标也被认为是限电的“推手”。2021年国家发改委开始对能耗双控实施季度考核、“红黄绿”灯预警机制。基于上半年各省能耗目标完成情况,8月份,国家发改委对今年上半年能耗强度不降反升的9省(区)亮红灯,要求完成全年能耗双控目标特别是能耗强度降低目标任务。9月16日,《完善能源消费强度和总量双控制度方案》出炉,政策再加码。为积极响应上述政策,各省份纷纷出台了一系列举措,通过限制高耗能企业用电总量、提高电价、限制用电时段等方式促进能耗减排。从各省情况看,后续有5大重点控制举措:严格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增速、严格高能耗行业新增产能、加强钢铁、有色、煤炭、电力、化工、建材等行业耗能节能、重点产业严格实行能耗等量和减量替代和强化重点行业能耗监控等。政策趋严,叠加供电紧张,各地工业停产限产范围扩大,其中高污染、高耗能行业首当其冲,纺织、钢铁、水泥以及化工等行业企业出现限产停产现象。数据显示,上周(9月20日-26日),高耗能行业开工率普遍进一步下降,高炉和水泥的开工率降幅尤为显著,半钢胎开工率亦下滑明显。今年限产限电政策为何如此严格?中信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程强认为,一方面是政策本身对于能耗控制更为重视;另一方面也可能是今年上半年工业生产整体偏强,导致能耗可能没有达到年初设定的目标,不过工业生产自然回落后限产的压力可能会随之减弱。对于能耗双控和限电的影响,国盛证券宏观首席分析师熊园指出,生产生活方面,部分省限电范围进一步扩大到其他工商行业和居民端,比如,广东建议第三产业用户高峰时段减少用电,辽宁、吉林等省实施拉闸限电;通胀方面,强化上游供给约束,推升了上游价格、PPI居高;企业利润方面,大宗商品价格居高、上游价格高位将带来双重挤压,即上游挤压中下游企业盈利。展望后期,招商证券联席首席宏观分析师罗云峰指出,9月限电对经济数据的不利影响可能更加明显,预计9月实体经济数据以及三季度GDP增速都将受到相应的影响。在行业整治副作用逐步显现的背景下,年内经济下行压力上升。“能耗双控政策导致近期大宗商品剧烈波动,后续在碳中和长期约束和‘十四五’规划明确要求下,能耗双控的约束强,难放松。”国泰君安董琦指出。熊园认为,短期政策可能强化稳价保供和双碳目标之间的平衡,会有预调微调,但实质效果待观察。四季度用电预计仍将偏紧,部分地区拉闸限电可能加码。“短期尚难根本性改善煤电短缺,能耗双控政策掉头也有难度。上游供给约束较大,PPI环比可能高企。短期通胀压力仍大;供给约束叠加高价对需求的反噬作用,经济减速压力加大;PPI-CPI剪刀差居高难下,中游制造业面临较大的成本压力。货币政策难有着力点。”华泰证券研究所副所长张继强说。转自:新华财经 原文链接://shuzhiren.com/post/268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