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与东盟农业合作释放巨大潜力

数智人2023-05-31产业资讯165
农业一直是中国与东盟合作的重点领域,广西农业资源禀赋突出,发展潜力后劲十足。中国与东盟农业互利合作释放巨大潜力,于9月9日举行的第五届中国—东盟农业合作论坛发布数据显示,2020年,广西与东盟农产品贸易规模达29.8亿美元,是2015年的1.47倍。广西是中国农业大省区,很多农产品产量位居全国前列。作为中国东盟合作的前沿地区,广西经过多年努力,与东盟各国的农业合作交流更加密切,渠道更加畅通,形式更加丰富,区位优势日益凸显。近年来,广西同东盟各国携手共进,借助中国—东盟信息港、“数字丝绸之路”等现代信息平台,不断加大农业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合作力度,推动农业“互联网+”“物联网+”升级,实现线上线下有效互动,为农业产业提质升级培育新动能,农业合作领域硕果累累。中国—东盟对话合作机制建立以来,广西紧紧抓住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持续深化升级的机遇,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不断强化与东盟国家农业交流合作,在人工智能、大数据、5G、云计算等信息技术的助推下,广西与东盟国家互利合作潜力得到最大释放,近十年广西企业到东盟开展农业投资总额累计超过15亿美元。30年来,中国与东盟农业领域合作机制不断健全,政策协同愈加顺畅。目前,中国已与东盟国家签署30多项双边农业合作协议,与其中8国建立了农业联委会工作机制。此外,在10+1、10+3、澜湄合作、大湄公河次区域等多边机制平台下,各国农业部门建立了相应机制,开展政策交流和协调,明确了区域农业合作的发展战略和方向。近年来,广西通过试验示范、学术交流、人员培训等方式,在标准互认、气候变化、跨境动植物疫病等多个领域与东盟各国开展深入合作,在经贸往来、科技交流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的签署,东盟国家与中国的经贸合作将更加密切,广西将鼓励和支持有实力的企业积极“走出去”,参与东盟各国的农业开发建设,不断推进与东盟国家持续深化农业贸易合作,建立完善的农业多边、双边合作机制。据介绍,针对广西与东盟国家在农业科技合作方面的深厚基础、独特优势和现实需求,广西将与东盟各国一道,共同探索农业科技创新合作新模式、打造合作新平台,加强农业品种研发、现代种养技术、农业职业教育等方面合作,深化政府、企业、院校、科研四位一体合作交流,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和成果应用,推动更多农业科技合作项目落地见效。转自:广西日报 原文链接://shuzhiren.com/post/26745.html

相关文章

有效缓解融资压力 房企将获持续稳定金融支持

7月10日,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通知,将此前公布的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两项金融政策进行调整,适用期限统一延长至2024年12月31日。业内人士表示,此举将有效缓解房企融资压力...

报告:生成式AI有望3年后在金融业迎来规模化应用

中新网1月25日电(中新财经宫宏宇)“生成式AI技术在金融业中的应用尚处于技术探索和试点应用的并行期,预计1-2年内,首批大模型增强的金融机构会进入成熟应用期,3年后将会带动金融业生成式AI的规模化应...

全国白酒标准委员会启动凤香型白酒国家标准修订工作

日前,《白酒质量要求第6部分:凤香型白酒》国家标准起草启动工作会议在陕西召开。会上,全国白酒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秘书长郭新光指出,上世纪90年代就制定了凤香型白酒第一代国家标准,该标准的制定和应用具有阶...

国庆假期4.22亿人次出游 夜游经济表现亮眼

文旅部日前披露,经测算,2022年国庆假期全国国内旅游出游4.22亿人次,同比下降18.2%,按可比口径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60.7%;实现国内旅游收入2872.1亿元,同比下降26.2%,恢复至2...

锂盐价格回调放缓 高景气度将延续

近期,锂盐价格下跌,电池级碳酸锂跌破50万元/吨大关,较去年11月上旬的高点下跌约23%。业内人士认为,市场需求悲观预期已基本释放,叠加春节后的备货刚需,预计锂价下跌空间有限,进入筑底阶段。●本报记者...

左手算力右手应用 北京冲刺“大模型”

由ChatGPT掀起的大模型浪潮仍在继续。被誉“AI第一城”的北京,率先将重点落在了政策上。《北京市促进通用人工智能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2023-2025年)(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若干措施》)5...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