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农业文化遗产活起来传下去

数智人2023-05-31产业资讯220
农业文化遗产也是有价值的。这是笔者在农村走访的深切感悟。从卖鲜果到椹果干、椹叶茶等10多种产品,山东省夏津县传峰椹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把桑树变成了“摇钱树”,擦亮了黄河故道古桑树群这块“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金字招牌。合作社负责人刘传峰告诉笔者,“现在古桑树‘活’了起来,乡亲们的腰包鼓了起来,合作社带动110多户农民年户均增收4000多元。”农业文化遗产是一种活态的、至今仍在生产领域发挥作用的生产系统。我国拥有悠久灿烂的农耕文明,农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创造了丰富的农业文化遗产。目前,我国已认定15项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5批118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各地在加强保护的基础上,挖掘农业文化遗产在种质资源、文化传承、景观旅游等方面的多种功能、多元价值,越来越多的农业文化遗产焕发新活力,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了新动能。让农业文化遗产活起来,织密保护网是首要任务。各地要加快摸清家底,建立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划定保护区域、完善设施建设,把真正有价值的东西留下来、传下去。保护农业文化遗产,离不开宣传推广。在实践中,一些地方借助互联网优势,利用农民丰收节等重要节点,让千年梯田、古村落民居等进入越来越多人的视野;有的地方通过建设农耕文化教育实践基地和研学基地,让农耕文化故事看得见、摸得着。保护农业文化遗产,离不开人才,要壮大“土专家”“田秀才”等乡村人才队伍,推动技艺传承和产业发展。要看到的是,农民是保护、传承农业文化遗产的主体,让农民真正受益,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才能落到实处。要发挥好新型经营主体的带动作用,建立健全共建共享的利益联结机制,发展特色产业,让发展成果惠及更多农户,才能擦亮农业文化遗产“招牌”。农业文化遗产有身份,还要提身价。挖掘、利用和发展好农业文化遗产,要充分发挥其在农产品供给、生态保护、文化传承等方面的多种功能,提升其多元价值。一方面,要做强产业链。积极引导和支持新型经营主体参与特色资源开发,打造区域公共品牌,推动标准化生产,发展精深加工,通过这些现代化手段,推动农业文化遗产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另一方面,要打好融合牌。农业文化遗产是发展乡村旅游的重要资源,要突出农味、文化味,提升服务水平,优化游客体验,带动食行宿游购娱等各环节增值。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农业文化遗产是农村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大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力度,保留农业农村的自然风貌、乡土风韵,引导发展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乡村富民产业,既促进农民增收,也为乡村铸魂。让农业文化遗产真正活起来、传下去,必将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出更大贡献!(常钦)转自:人民日报 原文链接://shuzhiren.com/post/26685.html

相关文章

医保改革三年成绩单亮相 百姓用药更便宜更方便

62岁的李阿姨是一位银屑病患者,8岁起患病,已有50多年的病史。阿达木单抗注射液对李阿姨的银屑病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但这个药比较贵,7900元一支,李阿姨只舍得在病情严重的时候用点,病情缓解之后再把药停...

全球第三低!中国固定宽带费用负担再降

在不久前举行的“打通经济社会信息大动脉”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工信部相关人士介绍,自从2015年实施网络提速降费专项行动以来,我国的固定宽带和4G用户端到端平均下载速率提高7倍,单位流量平均资费下降超过9...

三部门:到2029年基本建成国家数据基础设施主体结构

中新网1月6日电据工信部网站消息,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数据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指引》。其中提出,到2029年,基本建成国家数据基础设施主体结构。当前,我国数据基础设施处于...

重磅技术和产品集中发布 AI应用加速落地

2025年国际消费类电子产品展览会(简称“CES2025”)于美国当地时间1月7日至10日在拉斯维加斯开展。作为全球最大的消费电子产品展会之一,CES有“科技春晚”之称,2025年预计将吸引超过450...

长江干线春运省际客运同比增长518.78%

记者从交通运输部长江航务管理局获悉,2024年春运期间长江干线共运送旅客85.43万人次,渡船客运量605.75万人次。其中,省际客运运送旅客3.88万人次,同比增长518.78%;重庆、武汉等地两江...

新品种冀麦765亩产751.95公斤!优质专用小麦也能高产

在小麦育种界,高产与优质是一对矛盾体。一般来讲,高产品种难以实现优质,优质品种不易高产。河北省农科院粮油作物所李辉研究员介绍,冀麦765新品种属中熟优质强筋麦品种。2017-2019年参加省级试验分别...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