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碳”两年开局良好 绿色投资添新动力

数智人2023-05-31产业资讯161
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已经建立;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规模已突破11亿千瓦,稳居世界第一;启动全国碳市场……“双碳”目标提出两年来,各项任务扎实推进,实现了良好开局。下一步如何确保“双碳”目标如期实现?业内人士建议,科学合理设定“双碳”战略路径,适时调整减排着力点。为实现“双碳”目标,绿色投资将不断增大,这些投入将催生众多新技术、新模式、新产品、新企业与新行业。各项任务扎实推进9月22日,中国石化、中国石油、上汽集团、宁德时代、上海国际汽车城共同投资成立上海捷能智电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进军“车电分离”新业态。同日,中石化碳产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揭牌成立,公司是从事二氧化碳捕集、利用项目股权投资和碳资产运营的专业化经营实体,面向国内外碳产业市场提供综合解决方案。国家发展改革委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司司长刘德春近日表示,“双碳”目标提出两年来,各项任务扎实推进,实现了良好开局,各方面进展好于预期。刘德春介绍说,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已经建立。我国稳妥有序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积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着力推动重点行业节能降碳改造,积极发展绿色建筑,加大力度推广节能低碳交通工具,巩固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优化完善能耗“双控”制度,启动全国碳市场,积极参与全球气候治理。据介绍,目前,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规模已突破11亿千瓦,稳居世界第一。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连续7年位居世界第一,保有量占全球一半。与2012年相比,2021年我国能耗强度下降了26.4%,碳排放强度下降了34.4%,水耗强度下降了45%,主要资源产出率提高了约58%。绿色投资注入新动力近期,国际能源市场供需失衡加剧、价格高企,部分欧洲国家重启煤电,全球减排进程遭遇波折。“绿色低碳转型绝非易事,必须立足客观实际、循序渐进、久久为功,处理好发展和减排的关系。”刘德春表示,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把“双碳”工作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落实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有关部署,有计划分步骤实施好“碳达峰十大行动”,一定能够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要科学合理设定碳达峰、碳中和战略路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研究所研究员李继峰认为,源头减排仍然是实现碳中和的主要方向,要稳步推进能源利用碳排放下降。长远来看,则需重视工业化碳吸收技术对实现碳中和目标的兜底作用。同时,还要加强非二氧化碳气体排放管控。在李继峰看来,碳中和实现过程可以分四个阶段适时调整减排着力点,在2030年前的碳达峰阶段,重点强化经济结构调整和技术改进;在2030年到2035年间的转换阶段,推动节能与能源结构优化并重;再之后到2050年前是深度减排阶段,要多措并举。而在最后的碳中和攻坚阶段,则要以CCUS(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兜底。“低碳发展将是未来世界的核心竞争力。”波士顿咨询(BCG)董事总经理、全球资深合伙人周园估算,为实现“双碳”目标,绿色投资将不断增大。这些投入将催生出众多新技术、新模式、新产品、新企业与新行业,“在全球经济缺乏新动力的情况下,这就是我们看到的最大新动力。”她说。“追风逐日”发展新能源实现“双碳”目标,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是关键。“下一步,要立足以煤为主的基本国情,坚持先立后破、通盘谋划,持续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加大力度规划建设新能源供给消纳体系。”刘德春说。沙漠、戈壁、荒漠地区4.5亿千瓦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开发建设是“十四五”新能源发展的重中之重。据了解,第一批项目已全部开工,第二批项目部分已开工建设,第三批基地项目正在抓紧组织开展有关工作。大基地建设的推进带动我国新能源发展驶入“快车道”。国家能源局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8月底,全国发电装机容量约24.7亿千瓦,同比增长8.0%。其中,风电装机容量约3.4亿千瓦,同比增长16.6%;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约3.5亿千瓦,同比增长27.2%。根据规划,“十四五”期间,我国风电和太阳能发电量将实现翻倍。到2030年,风电和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2亿千瓦以上。在9月23日举办的央企智库沙龙暨第三届“六铺炕能源论坛”上,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专家委员会主任彭程表示,各电力央企应把握“十四五”能源电力转型发展重要窗口期,着眼集约化开发,以基地化思维入局,全面推动新能源替代行动,要大力推动流域综合能源基地建设,促进储能规模化大容量发展,将退煤与新能源发展和新型储能、智能电网建设同步推进。 原文链接://shuzhiren.com/post/25462.html

相关文章

国家能源集团电力装机容量突破3亿千瓦

记者从国家能源集团获悉,截至8月31日,以天津海晶盐光互补项目、新疆甘泉堡增量配网项目、青海共和牧光储项目等一批新能源项目投产为标志,国家能源集团电力总装机容量达30349万千瓦,首次突破3亿千瓦,其...

智慧农机助阵高效秋收

河北省农业农村厅农情调度显示,目前河北秋粮大规模机收作业已经开始,冬小麦播种陆续展开。截至10月9日,河北省秋粮收获4222.3万亩,占67.4%;冬小麦播种545.7万亩,占计划播种面积的16.3%...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产业化进程提速

日前,奥联电子发布公告称,子公司将设立合资公司投资建设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生产线,50MW钙钛矿中试线将于2023年投产。今年以来,我国钙钛矿投资持续增长,相关支持政策陆续出台,钙钛矿电池产业化进程不断提...

1.88万亿元!前三季度我国跨境电商继续“加速跑”

海关总署最新初步测算数据显示,2024年前三季度,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1.88万亿元,同比增长11.5%,高于同期我国外贸整体增速6.2个百分点。其中,出口1.48万亿元,增长15.2%;进口3991....

“紫薯非红薯”之争带来的思考

10月16日,河南南阳大货车司机李先生投诉称,其驾驶大货车在江西南昌和湖北鄂州下高速时,收费员认定车上装的紫薯属鲜活农产品,不收过路费;但从湖北襄阳宜城市南营下高速时,却被收了900元过路费。对此,湖...

智能化加速 科技创新为煤矿"智变"添动力

煤炭是我国的基础能源和重要工业原料,是确保我国能源安全的坚实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煤炭行业加快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领域的探索,加速实现由“黑”变“绿”,转型发展迈出了铿锵有力的步伐。2021年,我国...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