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滤镜美食”别只有滤镜没有美食

数智人2023-05-31产业资讯169
红彤彤的烤馒头夹龙虾、焦褐色的炸肥肠、金灿灿的菠萝饭……这些高饱和度的色彩让食物看上去很假,同时越来越多的店家选择用猎奇的容器装食物,如用输液袋装奶茶、用泡菜坛子装面条等。记者在多个美食推荐平台搜索发现,不少消费者吐槽其被宣传图片或文案吸引,结果吃到的食物与图文严重不符。(见9月20日《法治日报》)颜色鲜艳、用一些夸张猎奇的容器装食物,给消费者制造分量大、消费体验很特别的感觉,已经成为诸多商家的惯用伎俩。与此同时,消费者觉得被坑骗、相关商品与宣传严重不符的吐槽更是越来越多。“美食图片为啥都要用滤镜?”这是很多人的疑惑。其实,原因很简单,加上滤镜能使图片中的美食看起来更有质感、“活色生香”。炮制“滤镜美食”的目的与炮制“滤镜景点”一样,都是吸引消费。那么,炮制“滤镜美食”到底是不是虚假宣传?理性地看,如果美食图片仅是消费者的随手分享,哪怕进行了修图,但没有用于营销,往往不会对其他人产生明显误导,也谈不上虚假宣传。但如果“滤镜美食”的发布者为商家、美食平台等,则有广告宣传的性质和招徕顾客的目的。商家给自己的店铺、商品打广告、做推广,没有问题,问题是,不能逾越法律法规,商家卖的是商品而非图片,货要对板。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经营者向消费者提供有关商品或者服务的质量、性能、用途、有效期限等信息,应当真实、全面,不得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宣传。因而,对于餐饮商家、美食平台等炮制“滤镜美食”的做法,不能简单地认为是“合理美化”,相关部门应该履行监管职责,向公众及商家梳理和说明,什么情况下属于广告、哪些属于明显的违法违规宣传。如果有人在“滤镜”的诱导下进行消费,发现严重货不对板后举报,相关部门应及时处理。长远看,“滤镜美食”做得很有可能是“一锤子买卖”,如果日积月累的只有吐槽和差评,那么再亮丽的颜色也阻挡不了崩盘的趋势。对商家来说,货真价实、诚信经营才是最可靠的“滤镜”。 原文链接://shuzhiren.com/post/25398.html

相关文章

市场监管总局近日发布《保健食品标志规范标注指南》

“想给爸妈买点保健品,超市里各种保健品花样繁多,标志也不统一,该如何选择呢?”在北京工作的海淀区居民林芳说。随着经济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公众的健康需求日益增长,保健品市场快速发展。此前,...

加强高校本科专业优化调整 有的放矢培养急需紧缺人才

1.请简要介绍此次专业备案和审批工作的基本情况。答:贯彻落实教育部等五部门印发的《普通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方案》(以下简称《改革方案》)要求,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规定》,教育...

推动文旅高质量发展 让历史文化名城和街区“活”起来

记者4月7日从国家发展改革委了解到,《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工程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近日完成修订,正式对外公布。新方案将聚焦加强历史文化名城和街区保护提升等方面,进一步提升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水...

能源世界:全球能源转型已在顺利进行

据能源世界网9月12日报道,决策者仍然倾向于以未来时态谈论全球能源转型,因为在未来几十年中可能或将发生一些事情,但这一转型已经在顺利地进行,并显示出加速的迹象。全球能源消耗已经从20世纪中叶的煤炭和石...

第三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吉祥物发布

近日,第三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以下简称消博会)吉祥物IP新形象发布会在海口举行。会上,第三届消博会吉祥物“元元”和“宵宵”的全新面貌——“机械猿”正式亮相。据海南国际经济发展局副局长刘如涛介绍,“...

“以旧换新”政策不断走深走实 汽车及交通运输消费潜力大释放

本报记者郭冀川6月2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五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打造消费新场景培育消费新增长点的措施》(以下简称《措施》),提出打造六大消费新场景培育消费新增长点。提振大宗消费,既关乎扩大内需,又是稳增...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