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G基金评价体系发布,助力构建绿色金融体系

数智人2023-05-31产业资讯204
9月4日,业内首个ESG基金评价体系在《ESG基金:国际实践与中国体系构建》(下文简称报告)报告中发布,该报告在2021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中国国际金融年度论坛上首次亮相。该报告由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腾讯金融研究院等机构联合研究撰写,力图填补绿色基金领域的规则空白。同时,报告课题组还将继续推动将报告成果在腾讯官方理财平台理财通上落地实践,助力构建受行业认可的ESG(Environmental环境、Social社会、Governance公司治理)基金评价体系。近年来,我国绿色金融政策框架不断完善,绿色金融体系逐步健全,极大地推动了绿色经济发展,并将有力促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作为绿色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公募基金行业陆续推出一系列以低碳、绿色、环保、社会责任、公司治理等相关主题的ESG基金产品,但受限于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覆盖不全、各参与方的标准差异较大等现实,构建统一的ESG基金规则、科学评价基金的ESG表现成为亟需破解的关键难题。基于此,在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马骏主任和马险峰副主任的倡导下,腾讯金融研究院联合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成立ESG基金课题组,在系统梳理全球ESG基金前沿进展、监管规则和评级方法的基础上,对富国基金、汇添富基金、嘉实基金、工银瑞信基金、中欧基金、兴全基金等进行深入调研,尝试构建中国上市公司ESG评价指标体系,并对2020年底国内资本市场上市公司和2732支偏股型基金进行了ESG评级,最终由博时基金、银河基金、鹏华基金、华宝基金、泰康保险集团、中航信托、中央财经大学绿金院等机构共同审稿,形成本报告。为使得评价体系与国际接轨,增强其实用性和覆盖面,报告首次系统梳理了欧盟、美国和中国香港的ESG基金监管框架,详细对比了全球主流的基金ESG评级方法论。参考国际先进经验和方法论,本报告所构建的ESG评价指标体系既符合国际惯例和标准,又在指标设计上体现中国特色。其中78个底层指标符合国际PRI准则,能够覆盖上市公司全方位的ESG表现,精选核心指标更贴近实际,便于被行业接纳,也方便基金公司在此基础上进行丰富、完善。在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方面,课题组所构建的“主题-维度-上市公司-基金”四层穿透型基金ESG评级算法符合国际惯例。数据来源也足够丰富,底层数据包括3000多家上市公司的100多万指标数据、3000多家偏股型基金产品的共计85万条记录,能够根据基金持仓变化、上市公司ESG表现变化进行更新,实现结果的动态输出。同时来自国内主流数据平台的数据更加可信赖,所有的数据清洗、验算、合并、匹配过程清晰,并且方便验证。在评级结果输出上,报告根据上市公司的ESG评价情况,计算出基金产品的ESG评分,并根据得分将基金产品分为“深绿”、“浅绿”和“其他”三种类型。结果显示,2020年,我国金融市场上共有367个深绿基金(占比10.68%),584个浅绿基金(占比17.01%),所有绿色基金数量为951个(占比27.69%)。报告统计显示,相比普通基金,ESG基金在收益方面具有优势。整体而言,浅绿基金收益率高于深绿基金,二者的平均收益整体上要高于非绿色基金。从时间期限来看,绿色基金比非绿色基金12个月的收益率高5%左右,两年期收益率高6%左右,三年期收益率高出7%左右。 原文链接://shuzhiren.com/post/25389.html

相关文章

山东济宁高新区:党建引领聚合力 上下同心战疫情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面对当前疫情防控严峻复杂形势,山东省济宁市高新区党工委积极应对、主动作为,充分发挥全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让党旗在疫情防控一线高高飘扬,以实际行动...

谁是“第四种巧克力”法国瑞士争起来了

近日,一款金色巧克力闯入法国糖果市场。发明者希望将其列为继黑巧克力、牛奶巧克力和白巧克力之后的“第四种巧克力”。法新社报道称,这款金色巧克力的诞生源于偶然。当时,法国糕点师弗雷德里克·鲍展示技艺时,不...

百年老店收“打卡费” 专治拍照不购物

由于很多游客进店后只拍照不消费,西班牙巴塞罗那市一家百年食品店决定向这类游客收取5欧元“打卡费”。英国《独立报》日前报道称,这家食品店成立于1898年,店内出售的火腿、香肠和奶酪等堪称一绝,再加上店铺...

《食品安全标准跟踪评价工作方案》发布

2月20日,国家卫健委会同农业农村部、市场监管总局发布《食品安全标准跟踪评价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要求,坚持问题导向,跟踪评价工作聚焦重点食品安全领域、重点食品安全标准,聚焦食品安全...

中下游行业利润继续改善 8月工业企业效益呈现恢复态势

◎记者陈芳随着大宗商品价格回落以及一系列助企纾困政策加力显效,工业企业利润降幅收窄,上下游利润结构持续改善,工业企业效益呈现恢复态势。国家统计局昨日发布数据显示,今年前8个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

6月财新中国制造业PMI升至51.8 连续8个月高于荣枯线

本报记者孟珂7月1日公布的2024年6月财新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达51.8,较5月份上升0.1个百分点,连续8个月高于荣枯线,为2021年6月份以来最高,显示制造业生产经营活动扩张加速。从...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