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上,马铃薯种植“科技范”十足

数智人2023-05-31产业资讯180
甘肃省定西市为马铃薯产业链选派科技特派员68名。科技特派员们潜心研究推广马铃薯脱毒种薯快繁、全程机械化种植、精深化加工等先进适用技术,大力推动马铃薯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为打造“中国薯都”贡献了科技力量。——吴建中甘肃省定西市科技局副局长◎本报记者颉满斌通讯员王谦虚马爱玲10月,甘肃省定西市渭源县西南部浅山区的五竹镇,连片如画的马铃薯种薯原种长势喜人。“我们在不同品种的马铃薯试验田里使用了不同的微生物菌剂和微生物菌肥,从试验方案、用量、品种产量等方面开展试验。”甘肃定西农业科技园区企业甘肃田地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田地农业)的科技特派员杜宏辉,正在带领团队在五竹镇马铃薯种薯大田里进行土传病害的防治试验工作。记者了解到,近年来,甘肃省定西市高度重视科技特派员工作,出台了《关于派驻科技特派员服务团助推精准扶贫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文件,全面实施“11151”工程。一支支科技特派员队伍把论文写在黄土高原上,把科技送到田间地头,带动企业研发创新,成为了服务乡村振兴的一支科技铁军。黄土高原建成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田地农业是甘肃定西农业科技园区的企业,而甘肃定西农业科技园区则是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的平台。2001年8月,甘肃定西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成为全国首批21个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之一,并以园区为载体,建成国家级科技特派员创业基地、国家星创天地。有了创新创业的平台,杜宏辉也有了施展才干的舞台,他深知,种薯是马铃薯产业发展的“芯片”。于是,杜宏辉开展了马铃薯种薯选育、栽培技术研究、技术指导与服务等工作。2016年,定西市从国际马铃薯中心亚太中心首次引进马铃薯原原种“水培”“雾培”生产技术,杜宏辉带领团队开展技术攻关和示范试验,建成马铃薯雾培生产线3000平方米。“在‘雾培’环境下,原种薯产量可由每株4至5粒提升到每株35粒以上。”田地农业董事长李晓梅说,“雾培”技术极大地降低了脱毒马铃薯种薯成本,有助于杜绝土传病害,提高原原种产量和质量。“现在‘雾培’技术已经非常成熟,目前,我们采用最先进的离地栽培技术。”为了进一步优化提高马铃薯原原种离地栽培生产效率,杜宏辉团队筛选出了适合高寒阴湿区马铃薯原原种离地栽培苗期、结薯期和膨大期不同阶段的营养液配方,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4项。常年奔波在田间地头的杜宏辉,如今成了乡亲们眼中的“土专家”“科技明星”。他担任渭源县马铃薯科技特派员工作站站长,带领团队引进马铃薯新品种70余个,帮助企业、合作社建成马铃薯种薯标准化示范基地6000亩以上,累计培训农民、科技示范户1000余人次,培训企业技术骨干16人。近年来,甘肃定西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以马铃薯为重点主导产业,辐射带动全市马铃薯种薯产业提质增效,孵化马铃薯种薯企业33家,年产脱毒种薯200万吨以上、原原种10亿粒以上,马铃薯脱毒种薯快繁技术达到国内一流水平。“科技范”成特色企业转型新引擎“过去,种植马铃薯全靠人力,费工费力,效率低,成本高,产量低。”甘肃定西百泉马铃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百泉马铃薯)科技特派员水建兵说。2010年,水建兵跟随考察团去内蒙古考察,在宽阔的平原上,水建兵第一次长了见识——内蒙古马铃薯机械起垄、机械覆膜、机械覆土栽培技术让他大开眼界。“如果把这些机械引进公司,种植我们自己的马铃薯多好!”水建兵把心里的想法付诸于行动。那时候,百泉马铃薯科研经费紧张,水建兵克服种种困难,深入各地开展调查研究,从青岛农机厂引进了一辆马铃薯播种机。之后,水建兵带领公司技术人员引进马铃薯机械起垄、覆膜、覆土、膜下滴灌栽培技术和先进装备,又根据定西地块小、地块不平整的实际,不断调试栽植密度,反复改进试验,最终总结出了一项集平整土地、开沟施肥、起垄播种、铺膜覆土到杀秧收获为一体的马铃薯原种繁育全程机械化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并申请了3件实用新型专利。“该技术平均每亩节省劳力7.9个,增产500—1000公斤,纯收益增长90.8%。”百泉马铃薯董事长潘玉琴说,“该技术的应用,有效提高了公司马铃薯原种繁育的生产效益。同时,使马铃薯种薯生产水平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科技特派员制度是企业创新发展的新引擎。”潘玉琴说,百泉马铃薯的马铃薯良繁基地现已发展到5000多亩,年生产脱毒苗3000万株、原原种5000万粒、原种5000多吨,带动周边种植农户1000多户,为定西马铃薯全程机械化栽培做出了示范样板。如今,定西已成为全国马铃薯三大主产区之一和全国最大的脱毒种薯繁育基地、全国重要的商品薯生产基地和薯制品加工基地,也是全国第一批区域性马铃薯良种繁育基地。科技创新引领马铃薯主粮化发展在甘肃薯香园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薯香园农业),董事长杨新俊正在和同事们热火朝天地讨论着新注册的商标标识。2012年,定西市农技站的杨新俊以科技特派员身份创办了薯香园农业,经过10年的发展,公司发展成了以马铃薯系列产品加工、销售以及马铃薯基地种植为主的农业产业化企业。为了抢抓国家主粮化战略实施机遇,薯香园农业一期投资1.8亿元,引进国际先进的成套马铃薯全粉生产线设备及马铃薯原料贮藏气调库设备,建成年产1万吨马铃薯雪花全粉生产线和2.2万吨马铃薯原料贮藏库。同时,结合马铃薯主食化产业发展方向,薯香园农业建成马铃薯固体饮料(薯泥)、马铃薯酥性和曲奇饼干生产线各一条,以丰富产品种类,延伸马铃薯产业链,提高企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不同风味的饼干里加上20%—30%的马铃薯全粉,入口易化,酥脆香甜,营养丰富。”杨新俊说。为了提升企业创新研发能力,薯香园农业不断加大科研力度,去年以来,《西北旱区马铃薯主粮化关键技术体系创建与应用》《马铃薯主食化品种筛选及加工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两个科研项目分别获得甘肃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和三等奖。据了解,薯香园农业承担了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薯类产后储运减损技术装备及模式研究与示范”、甘肃省科技重大专项“马铃薯主食化品种筛选及加工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和农业农村部现代农业产业园专项“马铃薯休闲食品生产及研发中心”等项目。这些科研项目将有效延长马铃薯产业链条,实现“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发展,促进企业增效、农民增收。近年来,定西市把项目建设作为推动科技特派员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争取国家、省级各类科技项目(课题)159项,获得科技专项资金7038万元;组织市级科技计划项目120项,投入财政资金1070万元。“定西为马铃薯产业链主体选派科技特派员68名。科技特派员们潜心研究推广马铃薯脱毒种薯快繁、全程机械化种植、精深化加工等先进适用技术,大力推动马铃薯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为打造‘中国薯都’贡献了科技力量。”定西市科技局副局长吴建中说。 原文链接://shuzhiren.com/post/24456.html

相关文章

电商合作深化 助力物流业务量增长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11月,中国电商物流指数为106.6点,电商物流总业务量小幅回升。随着快递企业接入更多电商平台,直播电商成为快递行业的新增长极。业内人士表示,消费者线...

7月房价下行趋势仍持续 业内:期待更大政策力度

国家统计局近日发布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7月份,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下降,同比降幅整体略有扩大,其中一线城市二手住宅销售价格同比降幅继续收窄。业内人士认为,7月房价下行的趋势...

新能源汽车的引领之路还有多远

海南省作为全国首个明确提出2030年“禁售燃油车”的省份,正以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标志性工程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持续做大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成绩显著。但当前在产业链、基础设施以及...

多部门出台措施促进汽车消费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制定的《关于促进汽车消费的若干措施》21日公布,提出进一步稳定和扩大汽车消费,优化汽车购买使用管理制度和市场环境,更大力度促进新能源汽车持续健康发展。若干措施提出,鼓励限购地区尽早...

2026年预制菜市场规模有望破万亿

根据中国食品工业协会标准,预制菜指以一种或多种食品原辅料,配以或不配以调味料等辅料(含食品添加剂),经预选、调制、成型、包装、速冻等工艺加工而成,并在冷链条件下进行贮存、运输及销售的菜肴。鲁豫冀企业数...

欧佩克会议释放积极信号 原油需求预计将恢复

日前,欧佩克部长级联合减产监督委员会(JMMC)在结束会议后发布声明称,对2021年油市复苏持“乐观态度”,并表示将继续捍卫减产成果。在多重积极信号下,国际市场原油价格维持平稳。此次会议向市场传递了欧...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