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家机构历史数据不真实被通报 险企多途径提升偿付能力

数智人2023-05-31产业资讯170
上海证券报记者从业内获悉,近期5家险企历史偿付能力数据不真实被监管通报,险企偿付能力问题再引关注。今年初,偿二代二期规则实施,对险企偿付能力提出更高要求。部分资本金较少的险企偿付能力告急。近期,近160家险企三季度末偿付能力数据披露完毕,部分公司偿付能力下滑,其中13家公司偿付能力不达标。专家表示,监管部门允许险企发行永续债,增加险企补充资本的渠道。同时,险企也在通过谋求上市、发债增资等途径提高偿付能力。行业整体资本质量将得到夯实,偿付能力压力将得到大幅缓解。多处数据错误被通报根据通报,诚泰财险、国华人寿、中华联合财险、珠江人寿、弘康人寿在2016年至2017年出现了多处错误的偿付能力数据。业内人士表示,“造假”可分为技术性错误和人为因素两方面,如不动产项目计算错误造成偿付能力充足率虚增、资管产品错误适用导致最低资本少计、理财产品修正久期计算错误等可能属于技术性错误,而未按规定计提资本、准备金评估及合同负债评估不合规等可能属于人为因素。发生技术性错误多缘于险企理解出现偏差。例如,在珠江人寿2017年三季度偿付能力报告中,“投资性不动产物权”项下不动产项目错误按照房地产价格风险计算最低资本导致少计资本,另外4个未上市股权项目错误计算权益价格风险最低资本导致多提资本。不按监管规定计提资本则可能缘于人为因素。例如,诚泰财险未到期责任准备金评估采用的监管费率假设不符合监管规定,对部分非车险业务未按规定计提未决赔款准备金。通报称,上述公司的违规行为导致公司偿付能力数据不真实,不利于风险防控。各保险机构应引以为戒,不断加强偿付能力管理工作,确保偿付能力数据真实准确,持续提升偿付能力工作质效。部分险企偿付能力压力犹存险企三季度偿付能力披露收官。据统计,截至目前,约160家险企披露三季度末的偿付能力数据,其中寿险公司70多家、财产险公司80多家。总体来看,部分公司在执行偿二代二期规则时面临一定压力。寿险公司方面,66家寿险公司偿付能力充足率出现下滑,在寿险公司中占比近九成。百年人寿、渤海人寿、合众人寿、华汇人寿和三峡人寿最新一期风险综合评级均为C类,被列为偿付能力不达标公司。财险公司方面,富德产险、阳光信保、珠峰保险、前海财险、华安保险、都邦保险、渤海财险及安心保险8家公司偿付能力不达标。业内人士表示,这些公司偿付能力不达标多缘于经营压力,即受内外部经营环境影响,面临保费负增长压力,甚至持续经营亏损,从而持续消耗实际资本。险企多途径“解压”险企正在多途径谋求偿付能力“解压”。增资发债是险企最常用的“补血”手段,今年以来发行力度有所加大。都邦保险近期补充资金已到位,待监管批复即可有效提升公司偿付能力充足率。华安保险目前正在推进发行资本补充债券,发行额度不超过30亿元,用于补充资本。个别险企拟谋求上市融资。10月25日,阳光保险更新了赴港上市招股书。阳光保险创始人、董事长张维功表示,资本市场为保险业更好发挥保障功能提供了更多空间。根据相关规定,自9月9日起,保险公司便能发行永续债补充资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保险学院教授王国军表示,保险公司对永续债期待已久,尤其是一些中小型公司,亟需这类长期稳定的资金补充资本。一些业务规模较高、经营发展稳健的中型保险公司,将是永续债投资者的理想投资标的。“这些公司几乎没有信用风险,相较大型机构,其发行利率水平也会高一些。”王国军表示,目前已有险企寻求发行永续债。◎记者韩宋辉 原文链接://shuzhiren.com/post/23819.html

相关文章

记者卧底曝光网红餐厅蓝蛙后厨乱象:牛油果黑了还能做沙拉,抹布擦完刀具擦垃圾桶

3月15日,“记者卧底网红餐厅蓝蛙曝光后厨乱象”一话题登上微博热搜。据北京广播电视台生活频道《生活这一刻》报道,人均超过150元、79家门店遍及全国20多个热门城市的网红西餐厅——蓝蛙的后厨竟暴露出诸...

1500亿件!“小包裹”见证消费“大市场”

记者11月18日从国家邮政局获悉,截至17日,我国快递年业务量首次突破1500亿件。国家邮政局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我国年人均收快递超100件,平均每秒产生5400多件快件,最高日业务量超7.29亿...

截至7月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突破十四万公里

记者从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国铁集团)获悉:截至7月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4.14万公里,其中高铁3.6万公里。7月份,全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71亿元,同比增长3.6%,其中基建大中型...

特斯拉“破圈”争食充电桩蛋糕

“五一”假期出行高峰到来前,在全球试水开放充电网络一年多的特斯拉,选择在中国“破圈”。4月25日,特斯拉宣布正式在中国大陆地区面向部分非特斯拉品牌新能源车辆试点开放充电站,进一步推动“充电网络开放试点...

小小电热毯缘何成爆款

前不久,中国制造的电热毯、电暖器、电热水器等“取暖神器”产销两旺,迎来一轮出口热潮。“中国取暖设备火到欧洲”的话题,冲上了国内外社交平台的热搜。海关总署数据显示,仅7月份欧洲国家就从中国进口电热毯超1...

搭台完善产业布局地方国资花式“入主”上市公司

◎记者黎灵希近期A股上市公司易主案例较去年同期明显增多。据上海证券报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9月26日,今年7月至今共有34家上市公司披露了控制权变更的提示公告,其中超三成公司将被地方国资收入“麾下”。拆...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