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一“保价”承诺靠谱吗?小心商家钻这些空子

数智人2023-05-31产业资讯181
双十一即将来临很多商家推出“保价”承诺来吸引消费者然而保价真的靠谱吗?保价不保险消费者要避免这些“坑”保价即消费者购买的产品,在承诺的保价期间若价格下降,则商家赔付消费者多付的差价。江苏省消保委表示,结合往年经验,商品有保价承诺也不保险。有消费者发现自己购买的商品降价了,向商家寻求补偿时被拒。客服的理由通常是,店铺和平台优惠券、限时活动以及赠品等均不在保价范围内。也有商家为了规避保价规则,下架原商品,重新上新的购买链接或者只是更改商品名称。价格是双十一促销活动的核心消费者有权知悉真实情况江苏省消保委指出,保价是消费者决定是否购买商品的重要考量因素。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消费者有权知悉所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经营者不应当做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宣传。但是大部分商品的购买页面中通常不会显示保价的除外规则,容易让消费者产生误解。因为从一般消费者的角度理解,保价应当是保障消费者购买时的价格不高于保障时间内的价格,其中价格的比较应当是大部分消费者实际支付的价格(排除特例优惠的情况)。而商家各种钻保价规则漏洞的行为,不仅涉嫌虚假宣传,也违背了诚信经营原则,长此以往消费者也会用脚投票,每年的商家促销“避雷”清单也印证了这一点。建议:完善保价制度保价的排除情况应该明示江苏省消保委提醒电商平台和商家,保价目的在于提升消费体验,让消费者在大促前安心消费,也保障商家在大促前的销量。通常来说,各电商平台的商家所标注的产品价格不会有太大的波动,各类优惠的实现主要靠发优惠券、限时降价等活动,如果将这些活动都排除在保价范围之外,那么“保价”意义也不大。对此,江苏省消保委希望广大经营者进一步完善保价制度,诚信经营,保障消费者知情权,将保价的排除情况明示消费者。江苏省消保委建议消费者理性购物,合理安排购物计划。遇到保价不盲目不冲动,先确认商家的保价是店铺承诺还是平台活动,了解商家的保价规则以及理赔流程,计算好保价时间,并将上述信息及时截图或录屏留存。购买商品后,可以密切关注产品价格波动,如果发现商家降价,注意截图,和商家沟通解决,发现商家恶意规避保价规则,应及时向平台投诉。记者/薛庆元 原文链接://shuzhiren.com/post/23308.html

相关文章

光伏行业隐现筑底迹象 储能“第二曲线”能否见效?

当产业链价格近两年持续下探并纷纷跌破企业成本线后,光伏从业者们终于坐不住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反内卷”席卷而来。刚刚披露完毕的三季报是这场大戏的注解之一,行业在连续亏损四个季度后出现了基本面筑底的迹象,...

人闲钱不闲 年终奖迎来“理财热”

春节临近,随着打工人年终奖的陆续到账,一场年味儿十足的年终奖“理财档”也迅速拉开序幕。近日,记者走访发现,各大银行瞄准市民年终奖投资需求,纷纷推出新春专属理财新品,掀起了新年理财热。其中,可以随时申请...

价格连续多周上涨 出栏量仍充裕 专家表示猪肉供需趋向基本平衡

5月13日,大连商品交易所生猪期货2209主力合约以19720点报收,比4月15日收盘16640点大幅上涨了18.5%。5月份第一周全国猪肉价格每公斤24.51元,环比上涨2.3%,已是连续三周上涨。...

中标利率继续不变 央行小额加量续作MLF

5月15日,为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中国人民银行开展1250亿元1年期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和20亿元7天期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分别为2.75%和2.00%。从“量”上看,5月15日...

中国船舶集团大型LNG船经营接单成果丰硕

1月11日,中国船舶集团相关负责人向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中国船舶集团充分发挥整体优势,大型LNG运输船经营承接工作取得重大突破,成为2022年中国船舶工业高质量发展的亮点。2022年,中国船舶集团累计...

第130届广交会恢复线下办会 今年将有这些亮点

9月14日,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国对外贸易中心主任储士家介绍,第130届广交会首次实行线上线下融合办展,标志着中国所有的大型展会全面复工复产。储士家表示,第130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