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浪潮中的支付变迁
澳洲最大百货公司DavidJones、日本MARCHE集团旗下数百家居酒屋门店近日开通了银联卡或银联移动支付服务。尽管近年来跨境人员流动减少,但银联网络却不断延伸至全球181个国家和地区,银联标准已成为全球支付产业的国际化标准之一。十年来,支付工具从单一的现金、银行卡变得更为多元、智能,移动支付的推广加速境内外受理网络建设。支付工具变迁的背后,是支付产业对数字化浪潮的追逐以及对更便捷、更高效、更无感支付体验的追求。银行卡从实体到“无界”提起银行卡,人们的第一印象多是一张小小的塑料卡,卡面上印有一串长长的以“62”开头的数字串。早在2003年8月,伴随着南京市商业银行成功发行梅花卡,中国境内第一张银联标准信用卡正式问世。2011年起,银联的第二代银行卡跨行交易清算系统正式建成启用,银行卡交易处理能力,系统安全性、稳定性都揭开了新篇章。作为支付清算领域的重要基础设施,银联持续取得创新突破,上海、北京两地信息中心双活运营,每秒交易处理能力超过24万笔,银联网络达到国际同业领先水平。数字化浪潮奔涌而来,支付工具与智能手机深度绑定,面对这一趋势,银行卡逐渐由实体变为“无界”。2020年,首张数字银行卡“银联无界卡”正式发布,实现了发卡模式、管理模式、安全应用等方面的数字化,成为银行卡产业迈向数字化新阶段的重要一步。“无界卡”的发布,进一步凸显了银行卡的“账户”本质。随着时间的更迭,银行卡的载体或许会经历进一步的演变,但其“账户”本质,作为支付行为的起点与终点的基础性角色,仍将始终发挥积极作用。“支付+”构建新业态银行账户的普及,为以云闪付App、银联手机闪付等为代表的移动支付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为响应新经济、新业态的“支付+”需求,银联正式启动了第三代系统建设,打造更加高效、灵活、开放的银联网络。2017年12月,在中国人民银行的指导下,中国银联携手商业银行、支付机构等产业各方共同发布银行业统一App“云闪付”,按照统一接口标准、统一用户标识、统一用户体验的原则,整合银行卡金融服务资源,提供更有竞争力,更具差异化的支付新服务。今年以来,依托广泛的商户受理网络和云闪付App平台,银联积极支持广州、深圳、天津、宁波、成都、福州、厦门、济南、青岛等地政府发放消费券,覆盖餐饮、百货商超、文娱旅游等各类民生消费领域。同时,随着移动支付便民工程的不断深入,银联受理网络在出行、医疗、政务、公缴等领域的铺展取得亮眼成效。截至2022年7月,云闪付App已整合上线40项相关防疫便民服务应用,国家健康码、大数据行程卡、疫情政策查询等业务覆盖全国,支持常态化疫情防控、助力各地群众快速通行。在业内人士看来,过去的十年是中国支付市场全面开放的十年,也是支付产业高速发展的十年。从银行卡支付到移动支付再到“支付+”,探索构建产业新模式、新生态,保持支付产业旺盛的生命力和先进性,与时代发展同频共振,是社会共同目标。把中国支付产品推向世界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跨境人员流动大幅减少,跨境支付需求下降。银联国际通过深化受理网络建设、加快境外本地发卡、加速布局移动支付服务,驰而不息推动国际业务高质量发展。仅今年,境外新增受理银联卡的商户就超过170万家,新增发行银联卡逾1300万张。目前,境外181个国家和地区约3700万家商户可用银联卡支付,其中800万家为疫情后新增。欧洲、北美、亚太受理覆盖率已分别增至80%、75%、90%。《尼尔森报告》显示,2021年银联亚太地区交易量在各大国际卡组织中位居第一。不断提升的用卡体验,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境外居民申领银联卡。据银联相关人士介绍,2020年以来,瑞士、塞尔维亚、卢旺达、赞比亚等多个国家实现本地银联卡发卡突破;全球77个国家和地区发行银联卡,境外发卡规模超1.9亿张;在亚太地区,每新增发行4张银行卡,就有1张为银联卡……银联国际业务高速发展,得益于国家对外开放不断扩大。“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与中国签订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的国家和地区中,超过85%已开通银联卡业务,受理网络覆盖1400多万家商户,累计发行超过1.2亿张,相较倡议提出前分别增长超过7倍、70倍。银联也将境内移动支付发展经验运用到国际市场。目前境外30个国家和地区140余个电子钱包已支持绑定银联卡。境外发行的银联卡交易中,每4笔即有1笔通过绑定移动支付工具完成。毫无疑问,中国支付产品正在走向世界,在这过程中不仅创造出新的红利,也不断推进了互惠共赢。 原文链接://shuzhiren.com/post/231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