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研发数字化 助力制造业企业转型突破

数智人2023-05-31产业资讯167
随着数字经济不断发展,数字化转型赋能制造业提质增效效果逐渐显现。根据世界经济论坛(WEF)发布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对供应链的影响》白皮书数据显示,数字化转型使制造企业成本降低17.6%、营收增加22.6%。但是,我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还存在着渗透率低、企业各环节数字化转型不均衡的问题。有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制造业数字化的渗透率仅为19.5%,低于发达国家33%的平均水平;数字化转型对于我国制造业企业在产品研发、制造环节的应用,明显低于内部管理等环节。多位受访专家向记者表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是提升企业应对市场变化的能力,产品研发作为决定产品能否满足市场需要的关键环节,可成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突破口。同时,还应深入挖掘数据要素价值,实现数据要素在上下游企业间的流转,进而带动更多的企业参与数字化转型。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可从研发环节突破近些年,我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进入快车道,国务院和相关部委陆续出台支持政策,《“十四五”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发展规划》将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列为重点工程项目,我国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加速推进。需要注意的是,我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仍有较大发展空间。中国银行董事长刘连舸曾表示,我国在数字经济很多方面呈现后来者居上的态势,但也应该看到差距,特别是在制造业数字化的渗透率方面,相关渗透率仅为19.5%,低于发达国家33%的平均水平。此外,数字化转型对制造企业不同环节的影响也存在较大差别。日前,由北大国发院和智联招聘联合发布的《2022雇佣关系趋势报告》中指出,73.7%的被调查企业认为数字化转型对内部管理产生了明显影响;而对于产品研发、生产制造环节,占比仅有48.4%和38.6%。这意味着,现阶段相当一部分企业的数字化转型还未影响到研发、生产等层面。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系教授、清华大学互联网产业研究院院长朱岩在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数字化转型在企业内部管理等环节的收益是立竿见影的,而在产品研发、生产制造环节需要长期投入,且收益存在不确定性,造成了不同环节数字化渗透率不均衡。在他看来,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是提升企业应对市场变化的能力,产品研发作为决定产品能否满足市场需要的关键环节,可成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突破口。C2M(用户直连制造)业务,这种依托消费市场主导的产品研发、生产,也将成为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方向之一。数字化转型降低产品研发试错成本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高级研究员金天向记者表示,产品研发过程中,需求和设计环节出现问题的概率占到全流程的70%和20%,且随着研发流程的不断推进,纠错成本会持续增加。而在产品研发阶段融入数字化应用,可为增加研发准确性提供一种途径。金天表示,制造企业在消费端可以采集销售、用户行为等数据,均可用于反向定制产品和服务解决方案。值得注意的是,“离散的用户消费行为难以体现其所蕴含的价值,而互联网平台具有整合大量用户数据的能力,这使其能在一定程度上为制造企业提供需求。”朱岩表示。在实践中,“京东结合诸多合规信息,准确把握消费者的偏好、需求,为合作企业提供适合的新品策略,提升了调研、研发、生产等环节的效率并减少资源损耗。”京东C2M智造平台方面告诉记者,截至目前,京东已累计和超2000个品牌达成合作,节省了75%的产品需求调研时间,新品上市周期缩短67%。此外,数字化转型在产品研发端的价值还体现在数字孪生在产品研发环节的应用。“利用虚拟模型进行可重复、参数可变的仿真实验,测试、验证产品在不同外部环境下的性能和表现,从而提高设计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缩短研发流程,大幅降低研发和试错成本。”朱岩表示。金天也认为,通过数字孪生模拟产品、工艺和资源及其相互作用,预测真实世界。将预测结果与实际值进行比较,可以有效支持产品持续改进。推动产业链环节数字化转型随着数字化的深入和数据量的不断积累,数字化转型会逐渐从销售端向渠道端、生产端乃至研发端渗透。朱岩认为,数字化转型真正取得大的效益,需要深入挖掘数据要素价值,通过产业链各环节协同,实现数据要素在上下游企业间的流转,随着更多企业利用数据要素创造出了财富,数据要素的价值才能得到更好的体现,进而带动更多企业参与数字化转型。他表示,实现产业链数据共享和价值挖掘,需要产业链中具有主导地位的链主企业带动产业链各环节进行数字化转型。例如,链主企业可通过建立起数据市场,为中小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场所和动力。同时,“实现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还需要市场、政策和技术三方面的支持。”朱岩指出,在市场方面,数据收益与贡献不匹配是许多企业不愿参与数据交易和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原因,这需要构建合理的市场机制,当数据交易可为企业带来“高回报”时,转型才会变得水到渠成。在政策方面,可以预见数据资产法或数据资产条例等相关文件将陆续制定出台,为数据进入流通环节提供更加系统化的指引。而技术方面,随着数字技术的成熟,区块链、可信计算等技术可以在保障数据安全的同时,实现数据交换、使用,并创造价值。金天也表示,提高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渗透率,应该鼓励和引导互联网平台企业加大科技赋能,参与建设和运营数字基础设施,在工业生产、商品流通等领域提供更加数字化、智能化的软硬件服务,实现全产业链在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方面的高效流转和良性循环。证券时报记者郭博昊 原文链接://shuzhiren.com/post/21768.html

相关文章

国家卫健委:做好罕见病防治工作对建设健康中国意义重大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马晓伟在24日举行的2020年中国罕见病大会上说,根据有关机构数据,我国有各类罕见病患者约2000万人。做好罕见病防治工作对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建设健康中国具有重大意义。马晓伟说,...

守护亚洲文化遗产 促进文明交流互鉴

中国长城、孟加拉国巴凯尔哈特清真寺历史名城、叙利亚大马士革古城……亚洲各国山水相连、人文相亲、命运相依,积淀文明精华的亚洲文化遗产是亚洲辉煌历史、灿烂文化的物质载体和实证,是全人类共有的文化财富。保护...

商务部等七部门推动零售业创新提升 到2029年初步形成现代零售体系

本报北京12月18日电(记者王珂)商务部等7部门近日联合印发《零售业创新提升工程实施方案》,聚焦完善现代商贸流通体系,健全扩大消费长效机制,加快生活性服务业多样化发展。方案提出,力争到2029年,初步...

2024年前11月社会物流总额同比增长5.8%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数据显示:2024年1—11月,全国社会物流总额320.2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8%;11月当月增长5.8%。四季度以来,物流需求回稳态势明显,10、11月连续两...

PDH扩大盈利阻力重重

进入6月,丙烷脱氢制丙烯(PDH)行业生产经营压力持续减轻,获利空间不断扩大,下旬开始已经实现由亏转盈。短期来看,PDH盈利状态仍将持续,但盈利基础比较脆弱。笔者认为,当前PDH市场多空交织,企业要想...

中国个人电脑2022年第三季度出货量下降13%

Canalys近日发布最新研报,称2022年第三季度,中国个人电脑(包括台式机、笔记本电脑和工作站)出货量下降了13%。图源Canalys数据显示,2022年第三季度,中国个人电脑中的台式机(包括台式...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