炼化“内卷”加剧 乙烯消费将在2030年前后达峰

数智人2023-05-31产业资讯343
“十三五”时期,炼化一体化、乙烷裂解、丙烷脱氢、煤制烯烃项目扎堆。一方面大规模的新增产能将陆续投产,另一方面随着“碳达峰”目标的实现,石化产品消费也将达峰。未来炼化行业将进入“内卷”时代,企业如何胜出?在上周召开的“2021中国化工园区与产业发展论坛”“石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分论坛”上,与会专家对此进行了解读。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规划总院高级工程师瞿亮指出。2014年以来聚烯烃保持高投资回报水平,导致国内资本蜂拥而至,2020—2025年迎来前所未有的产能释放高峰。乙烯方面,“十四五”期间传统蒸汽裂解路线乙烯和乙烷产能将成为增长主力。2020年新浦化学、盘锦宝来、烟台万华共265万吨/年乙烷和轻烃裂解路线乙烯产能已投产,在建产能325万吨/年,规划产能670万吨/年。丙烯方面,产能将是多头并举,投产仍以大产能、新工艺为主,蒸汽裂解、CTO/MTO和PDH在建及规划产能整体规模超过3000万吨/年。预计2021年投产883万吨/年,蒸汽裂解、CTO/MTO和PDH分别为400万吨/年、92万吨/年和390万吨/年。继成品油达到消费峰值之后,石化产品消费峰值也将到来。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以及绿色环保型塑料的发展,中国乙烯消费预计在2030年前后达到峰值。随着传统大宗石化产品需求已进入减速发展时期,在供应急剧增加的情况下,到2025年预计国内大宗石化产品将面临70%的过剩,综合自给率将达到116%。从主要石化产品有效产能满足率来看,C2乙烯产业链面临隐形过剩压力,C3产业链基本供需平衡,C4产业链过剩25%,PX-PTA聚酯产业过剩压力比较大,纺织服装订单外移,出口规模也是不断扩大。瞿亮认为,国内炼化行业产业加速兼并重组与产能整合,“内卷”时代已来临。“十三五”末期国内石化产业优化重组态势加剧:2018年、2019年公告破产的化工企业数量分别是189家和342家,2020年疫情影响下,国内破产企业超过320家。随着2021和2022年国内产能爆发式的扩张,预计下半年国内化工行业盈利走势将下行,2022年可能再跌入谷底。中国化工经济技术发展中心咨询评价处处长程丽鸿表示,在“十四五”期间仍然是炼化产能集中的一个释放期,连云港盛虹石化,揭阳中石油炼厂,辽东湾古雷炼化,以及镇海炼化新项目等都将陆续投产。2021—2025年国内乙烯的新增产能大部分以炼化一体化的乙烯和进口乙烯裂解原料制乙烯的产能增长,预计“十四五”期间将新增2383万吨的乙烯能力,到“十四五”末产能接近5800万吨。整个炼化一体化的项目呈现几个趋势,一是是向海发展,二是装置大型化、规模化水平大幅提升,三是产能扩张力度非常大,四是一些民营和外资大举进入。瞿亮指出,未来5~10年将成为存量炼化企业调整升级的关键时期,中国整个石化产业将朝着产业聚集化、产业链垂直一体化、产品高端多元化等方向发展。原料多元化形势下,企业如何胜出?江苏斯尔邦石化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李秀洁认为,竞争在上游,盈利看下游。●对于油制烯烃产业,副产品深度利用是关键,一体化是趋势;●对于CTO来说,聚烯烃的价格决定了利润情况;●对于MTO企业来说,基础配套和产业链很关键;●对PDH来说,中远期仍然能够有一个适度发展。从上游原料端来看,烯烃原料轻质化已经成为一个全球的趋势,如果不考虑政策因素,轻质化烯烃生产在绝大多数时间内具有较强的成本竞争力和盈利能力。从下游产品端来看,烯烃路线并非一蹴而就,下游产品才是盈利关键。李秀洁建议:一是要因地制宜,适度发展;二是要高度重视原料来源;三是要在高端化和精细化上做文章;四是充分延伸产业链。转自:中国化工信息周刊 原文链接://shuzhiren.com/post/21215.html

相关文章

今年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运输货物突破80万标箱

中新社南宁11月20日电截至11月20日,今年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累计运输集装箱货物突破80万标箱,达到80.54万标箱,同比增长5.3%。中国铁路南宁局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国铁南宁局)20日提供的信息显...

以创新突破计算边界 助力可持续发展

算力已经渗入到现代生活的方方面面,推动着我们的工作、生活和娱乐。而凭借高性能和自适应计算方面的创新,AMD已成为提供强大算力的幕后英雄。今年春节档,科幻大片《流浪地球2》凭借硬核特效,票房大卖,太空电...

去年四季度旅行社国内旅游组织994.17万人次

文化和旅游部市场管理司日前发布2022年第四季度全国旅行社统计调查报告。报告显示,2022年第四季度全国旅行社国内旅游组织994.17万人次、2196.04万人天;接待1018.43万人次、1910....

餐饮消费市场加快恢复向好

完善支持政策、改善消费条件、创新消费场景——餐饮消费市场加快恢复向好(深度观察)本报记者王珂宋豪新编者按: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餐饮、文化、旅...

医疗健康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加快

●本报记者倪铭11月14日,2022上海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周开幕式在上海张江科学会堂举行,专家学者、企业高管等行业人士共聚一堂,结合各自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实践,分享在生物医药产业创新驱动发展方面的思考。本...

高管在朋友圈晒订单!东方日升遭监管警示,参与讨论的中信建投分析师要担责吗?

金融监管部门春节后首开罚单,剑指上市公司员工泄露未公开信息并对市场造成不良影响等违规行为。因员工在朋友圈发布上市公司未公开订单、成本等信息,东方日升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在春节前后不到20天时间里,先后收...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