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满面尘灰”到数字建造的三级迭代——我国建筑业成就发展综述

数智人2023-05-31产业资讯171
一座座地标建筑拔地而起,一项项海外重大工程接踵落地。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建筑业持续快速发展,规模不断扩大,实力不断增长,“中国建造”技术和品牌在创新中实现腾飞蝶变。在海拔4300米以上恶劣条件下、用5年时间打通被称为川藏公路“第一险”的国道317线雀儿山隧道;采用滑膜先进施工工艺创造三天一层楼的“深圳速度”……我国建造技术不断成熟,装备水平不断提高,一系列世界顶尖水准建设项目成为“中国建造”的醒目标志。从1952年的57亿元,到2020年超过26万亿元,全国建筑业总产值一次次突破历史高点,中国建筑业实现阶段性大跨越。1956年突破百亿元大关,1988年突破千亿元大关,1998年突破万亿元大关,2011年突破10万亿元大关,2017年突破20万亿元大关。2020年,全国建筑业完成总产值263947亿元,是1952年的4631倍;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72996亿元,是1978年的500多倍。数字的背后,是我国建筑业从弱到强,从行业相对单一到门类逐步齐全的纵深发展态势。一方面,基建、冶金、有色、煤炭、石油、化工、石化、水电、水利、机械等建筑专业逐渐完善;另一方面,建造流程逐渐向上游勘探设计和下游工程监理拓展。快速发展的建筑业成为吸纳就业的“蓄水池”。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建筑业有组织的建筑职工不到20万人。截至2020年底,全国建筑业企业从业人数达5366.9万人,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270多倍。逢山开路,遇水架桥。随着国家建设的步伐,我国建筑业完成一系列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基础建设工程,极大改善了人民住房、出行、通信等条件。到2020年末,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4.63万公里,比“十二五”末的12.10万公里增长20.9%,是1978年的2.79倍。全国光缆线路总长度达5169万公里,全国移动通信基站总数达931万个。2019年,我国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分别为39.8平方米和48.6平方米,分别比1978年增加33.1平方米和40.8平方米。10天,占地面积7万平方米的火神山医院交付;12天,占地面积22万平方米的雷神山医院交付——两座高标准医院的建设速度创造了世界奇迹。新速度,藏着“中国建造”硬核科技“密码”。我国建筑业从现场搅拌砂浆、“满面尘灰”的传统作坊式1.0时代,发展到“像造汽车一样造房子”的建筑工业化2.0时代,正在向数字建造3.0时代迈进。党的十八大以来,建筑业企业深入实施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技术创新引领传统建筑产业的转型升级,一批重大建筑技术实现了突破,部分施工技术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具有世界顶尖水准的工程项目不断涌现。2016年9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2016—2020年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提出“十三五”时期建筑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要取得突破性进展。具有世界顶尖水准的超级工程接踵落地和建成:标志着中国工程“速度”和“密度”、以“四纵四横”高铁主骨架为代表的高铁工程;标志着中国工程“精度”和“跨度”、以港珠澳大桥为代表的中国桥梁工程;还有代表着中国工程“高度”的上海中心大厦、代表着中国工程“深度”的洋山深水港码头以及代表着中国工程“难度”的自主研发的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全球首堆示范工程——福清核电站5号机组等。高速、高寒、高原、重载铁路施工和特大桥隧建造技术迈入世界先进行列,离岸深水港建设关键技术、巨型河口航道整治技术、长河段航道系统治理以及大型机场工程等建设技术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位于北京东长安街的北京国贸建筑群,见证着中国建筑业水平的飞跃——1985年,国贸一期进行工程总包招标时,没有一家中国建筑企业有报名资格;1996年国贸二期工程国际招标中,中建一局成为工程主承包商;2005年国贸三期参与投标的全部是中国企业,中建一局再次成为工程总承包商。20世纪80年代的“学生”如今跻身世界500强第18位,中国建筑集团成为最大的投资建设集团。随着实力的增长,中国建筑集团进军国际市场,从发展劳务合作入手,向建筑工程承包、总承包等业务发展,在中东、北非等地区进行全方位开拓。中国建筑集团是我国建筑企业发展的缩影。我国建筑业企业积极拓展海外业务,深度参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重大项目的规划和建设,着力推动陆上、海上、天上、网上四位一体设施的互联互通,陆续建成了中缅原油管道、摩洛哥穆罕默德六世大桥、蒙内铁路等设施,“中国建造”品牌在国际上稳扎稳打、逐步生根。对比1979年中国对外承包工程3400万美元的全年合同额,2020年新签合同额已超过2500亿美元。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商会会长房秋晨认为,中国承包商承揽的国际基础设施在项目规模、技术、附加值等方面快速提升,中国承包商角色定位已由最初的承包商转变为基础设施的综合服务商。根据美国《工程新闻纪录》(ENR)发布的“全球最大250家国家承包商”榜单,2020年度有中国交通建设集团、中国建筑等74家中国企业上榜,上榜中国企业业务量以1200.05亿美元保持全球首位,占250家上榜企业国际业务总额的四分之一强。(记者王优玲)转自:新华社 原文链接://shuzhiren.com/post/21202.html

相关文章

春节假期1351.7万人次出入境 同比增长2.8倍

据国家移民管理局通报,2024年春节假期全国边检机关共保障1351.7万人次中外人员出入境,日均169万人次,较2023年春节同期增长2.8倍,恢复至2019年春节同期的近九成,其中单日最高客流量出现...

“金九银十”可期,一线城市看房量和成交量回升

8月以来,多部门协同发力,打好宏观政策组合拳,政策合力有力有效,政策效果初步显现。从房地产交易市场看,多个一线城市的看房量和成交量回升,9月新房销售和“金九银十”预期有所改善;从宏观数据看,制造业PM...

经济持续向好提振投资信心 境外机构连续“加仓”中国债市

日前,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发布境外机构投资银行间债券市场相关情况。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0月末,境外机构持有银行间市场债券3.24万亿元,约占银行间债券市场总托管量的2.4%。从单月来看,10月,境外机...

广西建工一建集团荣获5项2022年广西建筑装饰工程优质奖

12月31日,广西建筑装饰协会公布《关于表彰2022年度广西建筑装饰工程优质奖获奖工程、获奖单位的通知》,广西建工第一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承建的北投大厦室内装修工程、北部湾远洋大厦室内装修工程、贺州广...

民航局:截至8月20日,今年民航暑运累计运输旅客1.17亿人次

中新网8月23日电民航局8月23日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相关负责人介绍7月民航安全生产运行情况、《关于推进国际航空枢纽建设的指导意见》相关情况等。民航局发展计划司司长张清在会上介绍,今年民航暑运自7月1...

航空公司重启大规模线下招聘,简历投放量回到2019年同期水平

时隔3年,国内航空公司迎来首次大规模线下招聘,多个航司为国际地区航班的恢复储备人才。2月8日,春秋航空举办了2023年春季大型招聘会的首场招聘活动,推出了客舱乘务员、安全员、见习维修工程师、地勤商务、...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