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首博,为观众打开时空之门,踏上博物馆奇妙之旅
今年5月18日是第四十五个国际博物馆日。今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是“博物馆的未来——恢复与重塑”。面向未来,博物馆如何应对社会、经济、环境等多重挑战,及时调整完善自身功能定位与发展方向,需要开启新思考,探索新模式,提出新方案。未来的博物馆将是什么模样?在如此重要的时间节点,全国各地的博物馆回首过去,立足当下,围绕今年国际博物馆日主题,以数千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搭建博物馆与公众沟通的桥梁。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等多个省区市举办本区域的博物馆日主会场活动,河北博物院、辽宁省博物馆、山西博物院、河南博物院、甘肃省博物馆、贵州省博物馆、郑州博物馆等多家博物馆在“5·18”前后推出新的展览,黑龙江、江苏、云南、广西等地多家博物馆在5月18日当天提供免费讲解等服务。此外,各地博物馆组织开展流动展览、文化讲座、文物鉴定、文创发布、互动体验、教育研学等丰富多彩的线下活动,以及在线展览、网络直播、文博知识网络竞答等线上特色活动。而在北京主场,从白天到夜晚,一场精心筹备的大“秀”,为观众打开时空之门,踏上博物馆奇妙之旅。“万年永宝”:见证文保领域的“中国方案”有多智慧为配合在北京举办的国际博物馆协会藏品保护委员会第十九届大会,在2021年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活动上,“万年永宝——中国馆藏文物保护成果展”在首都博物馆开幕。文物保护的中式“解决方案”有多智慧?从一件件展品中,现场观众与线上网友一同为我国文物保护过程中所散发的“科技感”而赞叹不已。展览基于馆藏文物保护学术成果交流、科学技术手段揭示、文物艺术价值呈现等定位,分为“万年”“慧眼”“巧手”“芳华”“永宝”5个章节。在全国范围内选择重要科研成果与代表性展品,全面梳理中国馆藏文物保护的发展历程,深入介绍馆藏文物的科学认知方法与保护修复技术,全面展示我国馆藏文物保护的最新成果,充分展现文物保护的中国理念和中国实践。“展览力求强化科研学术资源、展示技术手段与艺术表达形式的深度融合,并引入了增强现实技术(AR)和各种多媒体手段,加强和观众的互动。”此次展览的策展人、中国丝绸博物馆技术部主任周旸说。展览汇集10个省区市23家文博单位的50余件(套)文物及相关辅助展品,其中不乏国之重器,也有近年来重要的考古发现,还有通过科学研究复原的精美复原件。“要让文物‘活’起来,首先要让文物‘活’下来,而且要体面地‘活’。”在展品“李倕复原冠饰及服装配饰”前,周旸正为观众介绍这件文物背后的故事。“它在陕西西安唐李倕墓出土,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藏。冠饰及服饰配饰由大量不同材质的零散小件构成,出土时材质保存状况极差且层位复杂,对其分别整体提取至实验室进行清理并逐层提取,其复杂的结构得以完整揭示并复原……”“唐风扑面,她就这样从唐朝款款而来。”“除了文物本身的惊艳,展览呈现的文物挖掘、修复等各环节内容,让我知道一件文物背后竟凝聚了如此前沿的科技手段与先进理念,凝结了那么多人的心血。”现场观众纷纷称赞。在展品“蒋懋德画山水图贴落”前,几位观众凝神观赏。该文物为绢本青绿设色,原为故宫符望阁内檐装饰。透光摄影显示,背衬由小幅纸张拼接而成,不同层托纸的尺幅和拼接方式均有所差别。贴落修复前主要存在褶皱、开裂、缺失、折伤等病害,经修复已恢复本来面貌,重现华彩。修复后的贴落画意清晰,崇山嶕峣,白云出岫,官式建筑隐现峰峦之间。此外,慈禧陵地宫出土、清东陵文物管理处藏黄江绸绣五彩五蝠平金佛字女龙袍,成都商业街战国船棺葬出土、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藏漆床,陕西西安秦始皇帝陵出土、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藏彩绘兵马俑……展厅内,为呵护文物安全专门调整的暗淡灯光不仅丝毫不影响观展体验,反而让一件件展品更加出挑而夺目。“一花一世界,竟第一次在文物上萌发这样的感觉。它就静静地躺在展柜里,却释放着海量历史信息。”一位观众说。“通过全方位、立体化的展示方式,着力打造一个专家认可、公众喜欢的新型展览。”此展展陈设计、首都博物馆陈列部副主任钟梅说。同时,展览引入增强现实技术,实现展厅现场中虚拟与现实的交互展示,并通过在线虚拟展示,实现展览的跨越时空、永不落幕。在展厅一角,本应只出现在文物保护实验室里的实验工作台被直接1∶1还原搬进了展厅。“连墙面上的分析数据、实验报告、手稿等都是从真实的文物实验室工作人员那里征集的。”钟梅介绍。据悉,展览将持续至8月17日,展期3个月。其间还将由知名文物保护专家为公众带来11场馆藏文物保护系列讲座,将我国文物保护领域相关研究成果呈现在公众面前,突出学术性和科普性并重的策展理念。除了展览,本届博物馆日主题论坛也吸引了业界的目光,不仅有着业界专业人士的观点交锋,更成为相关领域学者跨界交流的平台,也是文博爱好者汲取营养的“充电站”。论坛以“博物馆的未来:新征程新作为”为题,邀请博物馆管理、考古研究、文化教育、建筑设计、互联网科技、大众传媒等领域资深专家学者深入探讨博物馆的时代责任与使命。去年是极为特殊的一年。博物馆和博物馆专业的形势是严峻的,然而,这场危机也可以成为加快博物馆业创新的一种催化剂,尤其是更加关注数字化和创造新的文化体验及传播形式。“我们必须倡导文化作为一种驱动力,在后疫情时代的复苏与革新中所具有的创造性潜力。”这成为博物馆业界的普遍共识。论坛中,中国工程院院士、建筑学家崔愷以“主题性——博物馆的特色营造”为题,提出博物馆建筑设计应该走出唯造型、找说法的老路,更加关注建筑空间的感染力和文化精神。苏州博物馆馆长陈瑞近聚焦“无边界博物馆”理念,提出博物馆要积极打破壁垒,灵活利用自身资源,为公众提供更加多元的文化服务。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播音指导、原央视《新闻联播》主播李瑞英分析了博物馆与大众传媒的特性和共性,用生动的例子阐释了新时代两者互动合作的重要意义和美好前景。华为首席科学家罗巍以“万年永宝”展览为例,呈现了数字孪生技术给文物实体展览和云展览带来的观展体验突破,现场演示了“文化+艺术+科技”深度融合的智慧文旅模式。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博士、艺术家泰祥洲展现了多幅博物馆藏中国传统水墨画的魅力,深入剖析了古代绘画作品对当代中国艺术家创作的重要影响。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齐东方强调博物馆要主动打破行业分类,延展博物馆内容供给,更好引领和满足公众精神文化需求。首都博物馆馆长韩战明围绕新时代博物馆发展中的“守正”与“创新”,倡导博物馆用创新模式加强与公众之间的联系,重塑博物馆的公共形象,参与社会建设与发展……作为2021年“5·18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的重要活动之一,论坛更加关注新时代博物馆事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更加侧重5G、数字化、互联网等科技支撑,更加突出博物馆创新思维和实践,通过跨行业、跨领域的思想碰撞,紧扣时代脉搏,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与中国力量。5月18日晚,首都博物馆上演了一场融合展览、话剧、京剧、舞蹈元素的“博物馆之夜”。听京剧、编中国结、体验银饰锤揲技艺……当晚的首博热闹非凡,真实版的“博物馆奇妙夜”精彩上演,2000余名观众夜访展厅,参与互动。在首都博物馆5层的老北京民俗展厅,工艺传承人身着特色民族服饰,带着小朋友编织中国结,旁边还有能工巧匠展示金银器锤揲技艺。首都博物馆地下一层“悦空间”成了“匠人工坊”。只见孩子们正用红色的陶泥制作陶罐;绣艺坊里,观众正学着传统非遗技艺“锁绣”绣法,只见其中一位“绣娘”正要绣的是一个针线盒的图案,取材自新开幕的“万年永宝”展览中的展品。在“万年永宝”展厅里,观众可戴上AR眼镜,和秦始皇兵马俑“聊天”;在虚拟世界体验秦俑的修复过程。“文物出土后,需要经过如此复杂的修复工序,才能最终出现在展厅里,呈现在我们眼前。这些文物专家真令人敬佩。”观众张萌说。晚8点,首都博物馆3层传出悦耳动听的京腔京韵,伴着锣鼓点,京剧表演艺术家在展厅里的戏台上,演出京剧《甘露寺》;在民俗展厅,沉浸式话剧《骆驼祥子》邀观众感受胡同里的民俗……首都博物馆新闻发言人杨丹丹说,夜间开放改变了博物馆以往观展听讲的体验形式,用艺术的手法活化文物,让观众与文物对话,与历史对话。未来,首都博物馆还将在一些传统节日和重要时间节点推出更多有特色的“博物馆之夜”活动,更好地服务北京“博物馆之城”建设。(薛帅)转自:文旅中国 原文链接://shuzhiren.com/post/206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