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色金属行业保供稳价才能行稳致远

数智人2023-05-31产业资讯179
5月19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做好大宗商品保供稳价工作,提出要高度重视大宗商品价格攀升带来的不利影响,遏制其价格不合理上涨,努力防止向居民消费价格传导。国常会这一脚“刹车”,使铝、铜等有色金属价格应声下跌,连续几天大幅下调。随着全球后疫情时代经济的逐步向好,国内许多大宗商品价格一路飙升。5月10日,铝价竟破2万元/吨大关,刷新了13年来新高;铜价从去年3月份到今年5月份,每吨价格从3.5万元飙升至7.5万元,创近15年来新高。有人说,电解铝企业终于熬出头了,但也有人说,铜加工企业都熬不下去了。实际上,19日的国常会已是第二次“喊话”大宗商品。这样的紧急“灭火”,让我们不得不开始思考,大宗商品价格暴涨,是否已经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了一定影响?从去年以来的铝价走向可以看到,无论是经济复苏、宽松的货币政策,还是产能“天花板”和“双碳”热点的助推,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电解铝企业从逐步扭亏为盈,到盈利最高达7000元/吨,甚至超过吨铝建设成本。我们扪心自问,有哪个原材料产业有如此之大的利润?历史告诉我们,市场的暴利是不可持续的,且暴利过后必然是反噬其身。所以,当所有追捧与喧嚣过后,价格终要返璞归真、回归理性,“疯狂”的价格绝不是长久之计,只有保供稳价才能行稳致远。首先,有色金属是典型的周期性行业,价格阶段性上涨确实会刺激更多的供应、改善短缺,但从大环境来看,与2008年之后的牛市相比,中国经济已经从高速发展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彼时的高速增长已难再现。更何况有色金属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型产业,我们何曾一本万利?薄利多销才是产业发展的本源。其次,原材料大幅上涨必然会向消费端和成本端传导。就在几天前,可口可乐涨价和特斯拉宣布第二次涨价都指向一大矛头——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原材料作为所有产业最基础的生产资料,其价格上涨,就意味着从供应链的源头开始提升成本,这一定带来产业链各个环节的成本上升。连锁反应后,终会传递到终端市场,最后影响消费和成本。再次,钢铁行业已经为有色行业敲响警钟,调整和取消关税等政策必然会加速价格下行。国常会发出的信号我们不容忽视,一但价格持续上涨,国家相关调控政策出台,资本在有色金属层面的异常活动表现将不会持续,这一定会带来价格的大起大落;也势必会透支未来行情,对产业链上下游带来全面影响;更会让行业和企业的生产经营产生一定风险,给国民经济发展、产业健康发展带来不利影响。最后,当前,许多媒体和机构过于强调碳达峰、碳中和,将碳排放受限和新能源领域带来的金属需求增长这些概念放大化,却忽视了消费基本面并无显著增长、传统领域对有色金属应用需求减速的现状。这一切都拔高了市场对价格的认知和预期。所以,站在国家、产业、企业发展的角度,决不能再继续为价格唱高调,要遏制价格不合理上涨,让价格尽快回归理性。记者呼吁,行业企业和相关机构要主动作为,共同为大宗商品价格踩下“刹车板”,将价格拉回正道。同时,企业一定要强化风险意识,做好应对预案。我们希望价格能尽快回归理性,只有价格在平稳、合理的区间运行,行业才能长久守住这来之不易的“牛市”,行业上下游才能整体趋稳盈利,从而实现产业良性、健康、可持续发展。转自:中国有色金属报社 原文链接://shuzhiren.com/post/20582.html

相关文章

五一假日国内机票“量价齐升” 平均票价涨幅达39%

今年五一假期机票预订呈现“量价齐升”的态势。离五一假期还有5天,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国内机票预订数量超过2019年同期,且平均票价涨幅达39%,部分热门航线经济舱机票更是售罄。而得益于航班基建的恢复...

政策力促物联网赋能行业规模化应用

12月3日,工信部网站消息显示,工信部发布2024年物联网赋能行业发展典型案例名单。中国证券报记者注意到,名单涉及行业应用领域的案例69项,社会治理领域的案例15项,民生消费领域的案例6项,与新型产业...

市场偏弱 石化行业11月景气指数回落

11月,石油和化工行业景气指数由涨转跌,回落到101.05,较10月下跌2.14个百分点,但仍处于正常偏上区间;较2022年11月上涨5.52个百分点,同比增速较10月回落0.64个百分点。中国石油和...

绿色春耕 力促粮食稳产提质

眼下,春耕生产进入关键时期。全国上下在保面积的同时推进绿色生产,力促粮食稳产提质。最新农情调度显示,全国春播粮食已完成意向面积3.9%,进度与上年同期相当。其中,早稻育秧完成36.9%,华南、西南春玉...

BOSS直聘赴美上市 智能匹配供需解决招聘行业痛点

5月22日,BOSS直聘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交了首次公开募股(IPO)申请,计划在纳斯达克挂牌上市。据招股书显示:2021年3月,BOSS直聘月活用户数(MAU)达3060万,2020年平...

家电厂商 线上求量、线下求额

对于家电厂商来说,“双11”也是提振家电销量的宝贵窗口,针对线上、线下市场企业也开发出不同打法,形成了线上求量、线下求额的格局。在家电出货遇阻的背景下,线上、线下两个市场持续分化,其中,线上市场依靠不...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