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模式全面赋能 “智能+养老”破题养老痛点

数智人2023-05-31产业资讯175
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超18.70%,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达到13.50%,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如何更好应对人口老龄化、破除养老领域痛点难点?“十四五”规划提出,要推动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培育养老新业态,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互联网应用的适老化改造,成为国家推动居家养老服务提质扩容的重要抓手,促进智慧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加速走到台前。中交(肇庆)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张烽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应寻求新型的多元化、复合化治理手段解决老年人的多层次需求,构建养老、孝老、敬老的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促进传统养老模式向智慧养老转型,推动医养结合、居家养老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充分利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的智慧养老方案,从健康、生活、文化、安全等方面解决居家养老问题。“老年人口比例上升较快,老龄化已成为今后一段时期我国的基本国情。”国务院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副组长、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日前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为更好应对人口老龄化,养老服务业的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把应对人口老龄化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关系全局的重大战略任务进行统筹谋划、系统施策。“十四五”规划将“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单设一章节,提出推动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健全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大力发展普惠型养老服务,支持家庭承担养老功能,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促进医养康养相结合,稳步推进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张烽表示,目前我国主要有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三种养老模式,占比分别约为96%、1%和3%。其中占比最大的是居家养老,这种以家庭为载体的养老方式不仅可以使老年人享受天伦之乐,也更符合我国文化情感和生活习惯,在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过程中,成为大势所趋。民政部部长李纪恒日前表示,未来将大力发展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让所有老年人能够享有“身边、床边、周边”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提高服务的可及性和多样化水平;优化机构养老,优先发展护理型床位,推动医养康养结合,尽可能满足老年人最迫切的失能照护刚需。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各地开展智慧城市及未来社区建设,利用现代科技建设数字健康社区、拓展老年人养老服务渠道、增加养老服务供给,成为创新居家养老服务模式的重点。具体来看,智慧养老的主流方式是以社区为中心,通过线上线下连接起各服务机构的居家智慧养老模式,这种模式改变了社区以行政管理事务为主、居民服务欠缺的现状,贴近了社区与政府、企业、家庭的关系,打造了社区居民获得安全感和幸福感的民心工程,开辟了社区行政管理、社会治理的渠道,为智慧城市管理增添了新的活力。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不断发展,防走失智能手环、智能护理床、情感陪护机器人等智能养老产品百花齐放,但如何填平“数字鸿沟”,使老年人真正便捷地享受智慧养老,仍亟待破题。中国老龄产业协会会长曾琦认为,要抓住“养老服务”这个核心,填平智慧养老中的“数字鸿沟”,在摸清老年人真实养老需求的基础上,进行资源整合。如今,不少养老机构和企业都在打造类似平台,但碎片化的数据分散在不同机构,成为一座座数据“孤岛”,没能让这些数据释放出最大价值。他认为,智慧养老服务信息平台急需对碎片化的数据进行有效整合。“数据集成对科学决策会产生非常好的效果。”北京大学社会学系老龄产业方向博士后郑志刚表示,发展智慧养老,可以通过数据和信息打破机构之间的边界,把各类社会组织、企业及养老机构整合形成新的组织,并通过网络实现社会组织、社会机能的协同。智慧养老,数据先行。无论是社区养老服务,还是城市智能化建设,打破“数据桎梏”的这一举措,将成为疏通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有力渠道,为填平智慧养老的“数字鸿沟”指明了现实路径。“一直以来,建设‘数字中国’‘健康中国’都是国家的重要发展战略。作为中交大湾区人居力作,中交·滨湖雅郡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等信息技术,深度分析老年人需求,整合资源、优化配置,推动居家养老服务智慧升级,弥补了传统养老方式存在的不足。同时率先运用‘BIM+IOT’和BOS技术将数字健康和养老服务融入社区生活,致力于率先打造国内数字化健康管理住宅社区。”张烽对记者表示。让老年人健康、安全的安度晚年是每个家庭的愿望,也是企业助力养老产业发展的重要使命。在运用数字化平台的基础上,中交集团针对社区居家养老的四大需求:健康、生活、文化和安全,在全国率先实现医院、社区、物业、商圈、出行等各项社会资源的联动,打造了闭环生态圈。据介绍,这一设计突破了服务局限,提供了一系列有效、科学、安全的解决方案,这种精准化、实时化、个性化、智能化的服务,正是盈嘉-中交数字化健康管理平台的价值。跨品牌、跨场景、跨业态的综合立体服务是中交·滨湖雅郡社区重磅引入该平台的原因所在。盈嘉-中交数字化健康管理平台通过自主可控的核心技术赋能社区,成功实现数字化转型,展示住宅综合数据,包括住宅建筑中的设备数据,以及业主的健康数据,实现对建筑总体情况的数字化表达。该平台如同一座桥梁,实时连接产业与用户、产业与产业,促进资源整合利用,提供快速应急处理和多维多元服务,在高效运营、减少成本的基础上,可以实时记录用户的运动轨迹和设备状态,实现时时在线更新。中交·滨湖雅郡建立的“医+养+康+护”四位一体的综合性服务模式和服务体系,可以通过床垫、马桶垫、手环等智能设备,实时监测老年人的呼吸、心率、体温、肺功能等信息,并对异常情况及时警告;可将移动终端收集到的老年人生理数据自动传入云端,进行数据分析与处理,再将结果发给主治医生,方便医生给出诊断或建议;对于一些高危人群,如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的老年人进行全天候的日常管理,为每个人定制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方案;基于BIM模型,提取建筑内的空间信息,快速形成最短路径,协助急救人员快速准确地到达急救地点。健康方面,大数据分析模块可以通过老年人的体征数据以及日常生活起居、饮食、保健品服用等数据,分析推测身体会出现什么状况,产生哪些方面不适,做到预测或预判,并开出保健处方,让体质得到逐步改善;生活方面,帮助解决老年人的饮食、家政、出行、购物等日常起居问题,提供便捷安心的服务;娱乐方面,丰富老年人的文化生活,为他们提供感兴趣的新闻、影视、戏曲、养生保健知识;安全方面,社区内的交通综合管理系统、安防系统、定位系统、消防应急系统、能耗系统等智慧终端,进一步提高了街道和社区的治理效率,如一旦家中发生破门破窗事件,智慧安防系统将自动向设定人发送警报,一旦有火灾预警,将第一时间规划最佳撤离路线,保证老年人生命安全;环境方面,通过电脑、电视、手机可实时显示室内外环境数据,室内传感器可监测污染物数据、物业信息等。中交·滨湖雅郡数字化健康社区是“互联网+”时代的新兴事物,其所呈现的智慧社区养老模式,有助于解决我国老龄化难题,将会开启我国养老模式的新篇章。张烽表示,作为未来新型社区形态的落地与实践,中交·滨湖雅郡以家为容器,以社区为载体,打造了智慧、健康、未来的新生活方式,不仅开启了现代人居生活的新篇章,也为我国建设未来社区提供了一个代表性案例。转自:经济参考报 原文链接://shuzhiren.com/post/20291.html

相关文章

新规落地盲盒市场能否“冷静”?多家企业公开作出承诺

前不久,市场监管总局印发《盲盒经营行为规范指引(试行)》(以下简称《指引》),标志着盲盒行业首个全国性规范正式落地。《指引》聚焦消费者权益、未成年人保护、经营者自律等弊病频发的领域,加强信息披露的透明...

西班牙人想拥有中国的水疗中心

西班牙《理性报》12月2日文章,原题:在中国大受欢迎的“宿醉水疗中心”,许多西班牙人也希望拥有近日,一名博主在TikTok上发布了一段视频,一种奇特的水疗中心在社交媒体上引起了轰动。在其视频中,这名年...

2025年家电以旧换新及手机等产品购新补贴细则出炉

本报记者刘萌1月15日,商务部等部门发布两份文件,对实施手机、平板、智能手表(手环)购新补贴,以及做好2025年家电以旧换新工作予以安排,明确具体补贴品类和标准。根据商务部等5部门办公厅发布的《手机、...

中国产品何以走向全球——从“一元钱打火机”看中国产能

每只注塑打火机仅售1元钱,20年不涨价,何以做到?人力成本从20年前的1角钱降到如今的1分5厘,何以实现?全球一年销售200亿只打火机,其中约七成来自中国中部的一个县级城市,何以取胜?不沿江、不沿海、...

紧跟消费新趋势 打造旅游新供给 “旅游+”拉动休闲度假需求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建设一批富有文化底蕴的世界级旅游景区和度假区,打造一批文化特色鲜明的国家级旅游休...

我国科幻产业总营收首次突破千亿大关

4月27日,2024第八届中国科幻大会在北京市首钢园举行。图为观众在首钢园内体验各种科普项目。本报记者洪星摄科技日报北京4月27日电(实习记者王文洁)27日,在北京市石景山区首钢园举行的2024第八届...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