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业之都 “国家队”三分之一在北京

数智人2023-05-31产业资讯156
每年的六月初,是北京通州国际种业科技园航天育种示范基地最热闹的时候。来自全国的番茄种植企业和农户,此时都会走入园区大棚,进行参观和选种。事实上,玉米、土豆、小麦、西瓜、大桃乃至畜禽,每一个收获季,北京都是五湖四海选种人的必选目的地之一。按照近期北京发布的《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施方案》,到2025年,北京将实现农业良种覆盖率98%以上。北京不仅仅是我国的种业之都,也将成为中国种业走向世界的窗口。今年四月初,北京市委、市政府印发《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施方案》(下称《方案》)。其中明确提出,聚力打造“种业之都”,打造农业科技创新高地。据介绍,北京汇聚了全国三分之一的种业科研“国家队”,《方案》明确北京要在国家打好“种业翻身仗”中当好“先头部队”。《方案》要求实施现代种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采取“揭榜挂帅”的方式,支持产学研优势力量组成创新联合体,围绕农作物、畜禽、水产、林果等四大种业领域,重点推进高效设施蔬菜、北京黑猪、北京鸭、宫廷金鱼等12大重点物种的种质创制和育种联合攻关,形成具有源头性领先优势的种业科技成果。北京种业从全国来看都是有分量的。北京市农业农村局副局级领导郑渝向记者介绍,北京在种业方面的创新除了覆盖诸如玉米、白菜在内的蔬菜产业,也在畜禽、渔业方面有所突破。在今年,建设平谷和通州种业创新示范区也是北京农业农村局的重点任务。记者获悉,今年将落地平谷的国家现代农业(畜禽种业)产业园建设已取得阶段性成果,通过了中期评估,目前在加快建设22个畜禽种质基地,已建成15个基地,北京油鸡等7个基地正在建设中。平谷畜禽种业产业园,由此也成为我国目前畜禽品类最全、品种最丰富的国家级产业园。一边平谷的示范区正在逐步落成,另一边,建成十年的通州国际种业科技园已经颇具气象。走进北京东南部的于家务乡,农业气息极浓,航天育种企业、花卉研究基地、蔬菜技术研究中心等星罗棋布,“农业小镇”“种业硅谷”等标识也随处可见。坐落在于家务的北京通州国际种业科技园区,集聚了育种界顶尖科研和企业力量。目前,园区内已经入驻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等4家高校院所,还有60家农业企业,培育孵化10余家科技企业。园区负责人王磊告诉记者,正在组织修编的于家务乡域总体规划,是以“国家种业硅谷、科技农业小镇”为基本定位,园区的发展和于家务乡域发展是融为一体的。现在,市面上最流行的京科968玉米种子,就是园区的企业培育出来的,当时还在这里做了部分关键实验。“因为新冠疫情,人们对核酸检测这个名词已不再陌生,但其实农作物也经常要做核酸检测,但不是为了检测病毒,而是为了分子层面育种。”在高通量分子育种平台的实验室里,大型机器时刻高速运转,三台大型机器各有分工,同时运转一天可以检测23万个核酸。北京通州国际种业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总监靳凤介绍,目前我国企业采用分子育种技术也才十多年,分子育种尚不是国内育种的主流方式,传统育种方式和新型育种方式碰撞交替,正处于向育种3.0时代迈进的过程。作为一名育种工作者,靳凤最大的期待,就是国家能始终把种业的命脉抓在自己的手中,“目前小麦、水稻的关键育种,我国基本掌握了,但是大豆育种水平还有一定差距,国外在这方面起步较早,但相信我们一定也能做出中国的特色育种。”再过十多天,园区航天育种示范基地里的番茄将成熟,届时来自全国各地的种植农户,都将到北京来选种。温室大棚里的番茄已经结出了果实,每一排都标记了一个品种名称。这些都是四五年前搭载卫星到过太空的番茄种子,经过航天育种培育出的杂交番茄品种,有大粉果番茄、红果番茄、口感型番茄以及各类小番茄共计529个品种。此外,还有辣椒、西瓜、甜瓜等特色果蔬产品。透过实验室的玻璃窗记者看到,工作人员在无菌的状态下,正在为航天搭载种子或幼苗做技术操作。据介绍,目前市面上许多蔬菜都是航天育种产品,有的通过包装就可以看到标记着“航”字头,据介绍,未来随着我国空间站的建设,航天育种的工作将进一步提升。北京成为种业之都,得益于对种业的重视,以及众多科研单位和育种企业的聚集。国际化程度方面,一方面国际种业向北京聚集,世界种业前十强企业均在北京设立了研发中心或办事处。另一方面,鲜食玉米品种走出国门,成为韩国、越南等国鲜食糯玉米生产主导品种;杂交小麦在巴基斯坦,青贮玉米在哈萨克斯坦也得到了大力推广。在北京今年的农业农村重点工作中,多个重点主要围绕种业,除建设种业创新示范区,还包括启动实施农业种质资源普查、做好物种联合攻关项目、办好第二十九届种业大会等。“可以说,北京是世界种业进入中国、中国种业走向世界的窗口。”郑渝说。转自:新京报 原文链接://shuzhiren.com/post/19920.html

相关文章

“乙类乙管”我国具备了什么条件?防控重点有何变化?——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回应热点问题

新冠病毒感染将自2023年1月8日起由“乙类甲管”调整为“乙类乙管”。政策调整具备了哪些条件?疫情防控措施有哪些主要变化?医疗资源储备能否满足救治需求?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27日举行新闻发布会,就相关热...

将重要资源保供稳价进行到底

过去一年,我国重要资源保供稳价工作取得积极成效。2022年以来,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形势更加严峻复杂,对国内保供稳价工作形成新挑战。如何应对供给冲击?这也成为今年全国两会代表委员和业界人士热议的焦点问题。...

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成为出口新增长点和新优势产业

海关总署5月9日对外公布,前4个月,我国出口机电产品4.44万亿元,增长10.5%,占出口总值的57.9%。其中,汽车2045.3亿元,增长120.3%。今年前4个月,我国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太阳能...

制冷业“碳中和”明确新技术方向

在全球气候变化治理中,制冷行业正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制冷行业本身是能耗大户,且其广泛使用的传统制冷剂,还会对臭氧层造成破坏,导致地球升温。“解决‘热’的问题,以前并不需要制冷行业来解决,但现在已成了...

古人类发酵制奶酪技术如何交流扩散?中国科学家古DNA研究揭秘

中新网北京9月25日电(记者孙自法)食品发酵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利用微生物进行生产实践的行为,发酵奶制品很可能是最早出现的发酵食品。这一历史进程中,古人类发酵制作奶酪技术在史前欧亚大陆如何交流扩散,长...

元旦假期全国揽投包裹超21.3亿件 实现恢复性增长

国家邮政局监测数据显示,元旦假期(2022年12月31日至2023年1月2日),全国邮政快递业共揽投快递包裹超过21.3亿件。其中,揽收快递包裹10.6亿件,同比去年元旦假期增长15.2%;投递快递包...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