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进制造业企业究竟先进在哪里 工业重器的“智造”秘诀

数智人2023-05-31产业资讯164
阅读提示针对产业链中的发展难题,徐工集团全力做好技术攻关,加大研发投入,打造自主可控的核心零部件产业,不仅为企业自己的机械装备供应核心零部件,更是为中国装备制造贡献“硬核力量”。12月8日,在江苏徐州工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徐工集团”)塔机智能制造基地,十余辆红色重卡满载着黄色塔机结构件,缓缓驶出。到达目的地常泰长江大桥的施工现场后,这些结构件将被组装成一台全球最大塔机,并在300米以上的高空完成一系列最大吊重超过300吨的钢塔吊装作业。工程机械是国家基础设施建设不可或缺的装备,彰显着中国制造发展的新高度。近年来,徐工集团凭借一台台自主研制的工业重器,一次次让外界惊艳,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依托领先的技术和过硬的产品质量,徐工集团从全球工程机械制造商排名第11位逐步跻身到第3位,产品远销190多个国家和地区。记者近日走进徐工集团,探访这些工业重器从制造到“智造”的秘诀。无人化生产,效率加倍在车间入口除尘后,记者走进徐工集团液压阀智能车间。在这个封闭式恒温车间,举目四望,车间里的机器正有条不紊地运转,现场却看不到多少工作人员。智能化立体仓库、机加工自动化线、自动导引运输车……一系列前沿的智能制造技术在这里一一实现。徐工液压事业部总经理陈登民介绍,2011年,徐工开始进军高端液压阀领域,随着“高端液压阀智能制造及产业化项目”的落地建成,徐工集团已经实现年产3万件高端液压阀,并逐步成为智能制造的行业标杆。“以前采用人工上料,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如今通过搬运机器人自动上料,比原来的生产效率提高一倍。”陈登民说。类似的“智造”场景,在徐工随处可见。来到徐工传动科技有限公司全自动电控变速箱生产线,几台机器人正忙着将一个个零部件“吃”进生产线。“生产线24小时作业,一天能装配50台电控箱。”操作员袁涛自豪地说,机器作业效率是以前人工操作的3倍,装配精度也大幅提高。“我们已具备高精度齿轮制造能力、高精度箱体加工能力、热处理加工能力,为推动产品结构转型升级奠定基础。”徐工传动副总经理吕昌告诉记者,近四年,徐工传动先后引进1条数字化热处理工艺产线、9大智能化生产线,制造装备总体数字化率达到95%以上。“这些液压件、传动件是工程机械核心零部件,以往我国在这些领域基础薄弱,常常受制于人。针对产业链中的发展难题,徐工全力做好技术攻关,加大研发投入,打造自主可控的核心零部件产业,不仅为企业自己的机械装备供应核心零部件,更是为中国装备制造贡献‘硬核力量’。”徐工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杨东升说。技术赋能,设备“说话”在徐工集团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通过5G技术的赋能和大数据的运用,“万物互联”正得以实现。各类物料清单、库存信息在电子屏幕上一览无余,工人们通过远程操控,发布生产指令。要实现这种远程操控,依靠的正是我国第一个自主研发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徐工汉云工业互联网平台。“有了这个平台,设备可以‘说话’,更加智慧、安全。”站在一块超大电子屏前,徐工汉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CEO张启亮向记者演示起来。他手拿遥控器,点开一张世界地图,上面呈现出很多光点,“每一个光点就代表一台徐工生产的机械设备,设备的各项运行参数在上面一目了然,如果出现故障也会自动提示”。张启亮说,目前,徐工汉云工业互联网平台已成功赋能装备制造、建筑施工、有色金属、新能源等80多个行业,服务企业超7万家,技术应用惠及全球。今年5月,巴西矿业巨头淡水河谷公司采购了一批徐工矿山开采机械设备。依托徐工汉云工业互联网平台,这些挖掘机、宽体车等大型工程设备可实现在线调度、远程遥控施工,施工现场实现无人化作业,大幅提升了矿区作业安全性和生产效率。“这些设备智慧、安全、技术含量高,我们很高兴可以与中国工程机械制造商深度合作。”淡水河谷采购代表马尔科·布拉加说。自主创新,产品迭代11月14日,我国自主研制的全球最大吨位全地面起重机——徐工2600吨起重机在山东成功完成陆上最大风力发电机组的安装,实现了起重性能和作业效率的新突破,再次刷新了全地面起重机最高最大吊重世界纪录。这台起重机吊装的风机,单个机组部件最重可达171吨,相当于100多辆家用汽车加起来的重量。该起重机总设计师李长青表示,徐工围绕千吨级以上全地面起重机持续开展自主研发攻关,目前已成功实现进口替代。相关数据显示,近五年来,徐工全地面起重机从1200吨、1600吨、1800吨,再到现在的2600吨,屡次刷新最大吨位全地面起重机世界纪录,牢牢掌握关键核心技术话语权。不仅是起重机,徐工生产的工程机械整机设备、核心零部件等均实现全面迭代升级:新型电控传动箱、大吨位湿式桥、负载敏感多路阀等一批高端零部件实现自主可控;4000吨级“全球第一吊”、700吨级“神州第一挖”、35吨级“神州第一铲”等一大批产品成为基础设施建设的“国之重器”,多项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填补国内技术空白。“面对复杂多变的形势和疫情考验,中国工程机械产业在危中思变,释放了高质量发展的巨大能量,这背后的源动力就是自主创新。”杨东升表示,自主创新已经嵌入徐工的发展基因,成为企业搏击市场的“通关密码”。近年来,哪怕面对行业寒冬,承压前行,徐工每年的研发投入占比始终保持5%以上。1999年徐工专利数仅为6件,目前徐工拥有授权专利9600余件,发明专利2300余件,国际专利160余件,5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7个制造业单项冠军。记者了解到,徐工目前汇集了总数达6000多人的研发团队,占集团员工的四分之一。集团高技能人才占比达57.4%,生产一线技能人员占比提升至65.7%。企业持续推动以市场为导向的激励机制,持续强化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已有约200名高级技术专家获得股权激励。展望未来,杨东升表示,徐工将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加快推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早日建成产品卓越、品牌卓著、创新领先的世界一流现代化企业。黄洪涛王伟 原文链接://shuzhiren.com/post/19226.html

相关文章

新增21种新专业,最新大学专业热在哪?冷在哪?

新增21种新专业,撤销925个专业点……近日,教育部公布了2022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本次备案、审批和调整的专业,将列入相关高校2023年本科招生计划。高校本科专业热在哪里,冷在哪...

50万“光伏人”涌入,大佬日程被塞满,空气里都充满“生意经”!

50万人注册观展、33个展馆、3000家企业参展、来自全球95个国家……这是今年SNEC上海光伏展览会的一组数据。5月24日,展览会迎来首日亮相,证券时报记者在现场看到,展厅内外皆是人海,几乎每条过道...

建筑机器人派上了大用场

近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布智能建造试点城市,北京等24个试点城市将积极探索建筑业转型发展的新路径。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教授马智亮接受本报采访时说:“通过推广智能建造,传统建筑业将迎来转型升级,不仅可以推...

欧洲多国金枪鱼罐头汞含量危险

据欧洲新闻网29日报道,欧洲环保组织“Bloom”和消费者权益组织“Foodwatch”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欧洲多个国家商店销售的金枪鱼罐头汞含量已达到危险水平。“Bloom”和“Foodwatch”...

国家能源局有关负责同志就《全额保障性收购可再生能源电量监管办法》答记者问

国家发展改革委近期印发了《全额保障性收购可再生能源电量监管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国家能源局有关负责同志接受采访,回答了记者提问。问:《办法》印发的背景是什么?答:原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于2007年...

中秋节临近 广式月饼、点心等应节食品迎出口高峰

中新社广州9月8日电(记者许青青)据广州海关8日消息,中秋佳节临近,广式月饼、点心等传统应节食品迎来出口高峰期,众多食品企业纷纷开足马力,以满足节日市场需求。据统计,今年前8月,广州海关监管出口月饼货...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