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建国:做活红色旅游,无锡要用好这四招
当红色精神遇到烟雨江南,会产生怎样的火花?今年正值建党100周年,为了更好地挖掘、整合、宣传无锡红色旅游优势,5月7—8日,由无锡市委网信办主办,锡山区委网信办、惠山区委网信办及新浪无锡联合承办的“网络名人红耀无锡”网络主题活动在无锡举行。笔者应邀与全国多位党史、文史军事、旅游等领域的网络名人一起走进无锡,打卡无锡第一支部党建基地、“先锋农场”党性教育实践基地、无锡抗日青年流亡服务团纪念馆等有代表性的无锡红色地标,同时串联见证了无锡乡村振兴、先进工业、现代农业等发展动态,全方位、多角度感受无锡丰富的红色文化、浓郁的创业文化及未来的奋进蓝图。来之前,只听说无锡有着浓厚的红色基因,真到了之后,才知道,这里红色旅游资源非常丰富,无论是党史教育还是爱国主义教育等景点数量都在40家以上,既有故居、纪念馆等红色文化亮点,也有见证重要事件的红色景点,而无锡也找到了用红色旅游线路和红色公交等把血与火的城市记忆串起来的方式。考察下来,深刻感受到了红色精神在无锡“古”与“新”之间的传承、发扬,感受到了红色精神在无锡乡村振兴、乡镇工业、现代农业发展等发展中的底蕴作用,更感受到了无锡充分探索红色旅游创新发展,促进产业融合,推动红色旅游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考察中,给人最直观的感受是,无锡用好用活了珍贵的红色资源,把红色资源转化为党史教科书,并且真正化精神为力量。这也是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无锡探索的第一个关键词:形式活。这种形式活,有几个不同层面。一,串点成线的“活”。这也是这次红色无锡之旅笔者感受到的最大亮点,有规划、有设计、有内涵的红色旅游路线和红色旅游公交这样的微创新,把分散的景点,串成线、成群、成带,更好地形成了红色旅游资源的合力。二,呈现形式的“活”。红色无锡之旅更强调体验感、浸入感和互动性,比如先锋农场的田间课堂、无锡红色旅游场馆极佳的数字和科技体验等。三,更多与当下共振的“活”。红色资源真正的活力在于其中的胆识、勇气与求变的精神,这其实正好与当下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精神需求相一致。比如,无锡的“一包三改”精神和“四千四万”精神等,特别值得新一批企业家、创业者继承、发扬。跳出无锡来看,当前全国红色旅游普遍存在这样的问题,红色旅游产品较为单一,红色景区间的同质化问题较为突出,红色教育功能浮于表面,旅游精品意识不强等。那么,红色旅游资源如何创新开发、产品文化品质如何进一步提升?这方面,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的无锡探索出了第二个关键词:功夫深。一,在文创上下功夫。主要是打通红色旅游资源与本地文化、创新之间的通道。现在红色旅游缺失较多的是文创类产品,沉浸式、体验式,有代入感、能引起共鸣的产品不多,而无锡这方面的项目已经有了初步的体量。这方面,笔者推荐无锡可以学习三亚的《红色娘子军》实景演出这种项目和作品,它不仅可以让游客零距离体验旅游演艺的乐趣,也能让游客更主动、更深刻地去感受红色文化的魅力。这种红色旅游+文创的形式,会让红色旅游体验得到极大升级。二,在服务上下功夫。主打卖服务,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提升产业的价值链,这就需要往规范化、专业化方向上发展,人才队伍、配套服务都要跟得上。三,在寻找红色精神与当下时代精神有高度契合的地方下功夫。红色旅游特别要和当下年轻态的旅游体验结合在一起,深度挖掘红色精神中的普世价值,突出其中的娱乐性,打造备受年轻消费群体喜爱的红色旅游产品。那么,下一步如何更好地推动无锡红色旅游实现高质量发展?为此,笔者建议无锡从四个方面做好工作。第一,在产业融合上做文章。把红色旅游纳入全域旅游、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中来,从区域发展的顶层设计角度加强红色旅游与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等的融合互动,真正把红色精神拓展和辐射到区域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不同层面。这方面,笔者推荐可以向河南的两个地方学习,一个是新县的红色旅游+乡村旅游+生态旅游的全域旅游新县模式,这种模式把红色和绿色、乡村三种资源有效地融合在一起,使其成为了整个县域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另一个是修武县提出的美学经济模式,通过打造一批美学产业集群,把美学生活方式转换成美学经济效益。第二,在产业链条延伸上做文章。一方面,在组织机构上,包括红色旅游链长制等制度创新,来形成更聚焦的组织合力;另一方面,需要以大产业思维来谋划红色旅游,用完善产业链、延伸产业链、打造供应链、提升价值链等产业链式思路,全方位从市场、重点服务人群等角度,通过高质量的文创类项目等建设来重新挖潜、建设红色旅游产业链条。第三,在配套提升上做文章。这里的配套,有两个关键词,一个是突出智慧、数字生态与红色旅游的融合,推动红色旅游产业生态的转变;另一个是人才,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高质量人才体系的建设。第四,在集成营销上做文章。一个好的旅游品牌的打造也是系统集成的,与旅游目的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息息相关,需要多个品牌、多张名片来支撑。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要按照政府负责“形象营销”、媒体负责“内容营销”、企业负责“产品营销”的思路,构建全媒体时代的旅游营销系统,大力开展旅游推介和市场营销,依托名景、名事、名人和节会活动增强吸引力,推出更多独具魅力的“网红打卡地”,进一步唱响红色旅游品牌。(中国产业集聚研究专家、老杨会客厅创始人杨建国) 原文链接://shuzhiren.com/post/190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