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启未来下的金融振翅
“氢能作为一种来源丰富,终端绿色零碳,应用前景广阔的二次能源,是未来我国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用能终端实现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载体。对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助力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今年8月,国家能源局总工程师向海平公开表示。在“十四五”规划纲要中,氢能与储能被定位为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要求进行前瞻谋划布局。今年3月下旬,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作为中国首个氢能产业中长期规划,《规划》明确了氢能产业发展定位和目标并作出部署,同时首次明确了氢能是未来国家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地政府也纷纷制定相应的氢能发展规划。据统计,各地出台的产业政策中,主要内容涉及“制、储、运、用”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包括产业规模、企业培养、政策补贴、储氢站建设、燃料电池车投放等方面的具体规划。据中国氢能联盟发布的《中国氢能源及燃料电池产业白皮书》预计,到2025年,我国氢能产业产值将达到1万亿元,到2050年我国氢气需求量将接近6000万吨,氢能在我国终端能源体系中占比超过10%,产业链年产值达到12万亿元。今年初以来,中石油、中石化、国家电投、国家能源集团、华电、三峡集团、国家电网、中国能建、中国电建等多家央企均已加速布局氢能产业。中石化表示,在“十四五”期间,将加快发展以氢能为核心的新能源业务,拟规划布局加氢站或油氢合建站1000座。中石油也表示未来将在全国范围内投建加氢站50座。“金融机构一直非常关注氢能产业的发展,因为这是一个潜力巨大、发展前景广阔的市场。”一家商业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金融机构的敏锐度是与生俱来的。国际上,欧盟委员会主席乌尔苏拉·冯德莱恩9月14日宣布,欧盟委员会已经成立了一个新的“欧洲氢能银行”,将投资30亿欧元(大约29亿美元)助力发展氢能市场。国内,据华宝证券研究创新部统计,今年上半年,氢能产业股权融资事件主要集中在燃料电池等核心设备、材料、零件领域,对制氢、储运氢、加氢等基础设施等也有涉及。从融资轮次看,氢能产业融资以A轮小规模为主,但也涌现出超大规模融资项目。从上半年融资事件来看,除去3家披露IPO招股书的公司,在披露金额的15个事件中,1亿元以内的融资事件8个,1亿元到5亿元的5个,融资超过5亿元的2个。不可否认的是,氢能还有较大低碳化升级空间。目前国内99%的氢气通过煤、天然气、化工副产气等制取,虽然制取的氢气为清洁能源,但制取过程中会产生和排放二氧化碳,所以被称为“灰氢”。在碳减排政策的驱动下,大量“灰氢”产能亟待通过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转化为无碳排的“蓝氢”产能。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发布的《中国氢能产业发展报告2020》测算,到2025年,二氧化碳捕集成本约为0.15~0.4元/kg,按当前国内灰氢产量3000余万吨的规模粗略推算,国内灰氢整体转蓝氢的CCUS改造资金需求预计在千亿元级别。“经济成本高,会导致银行信贷支持热情不足。”上述商业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资本逐利,要想吸引资金流入,必须保证其未来收益率。不过可喜的是,2021年7月,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正式启动,赋予碳减排行为商业价值,为新能源产业提供了新的盈利模式;11月,中国人民银行设立碳减排支持工具,支持金融机构为碳减排重点领域有显著减排效应的项目提供优惠利率融资。很多银行正在以实际行动实现为产业赋能。今年8月,在山西省促进氢能产业链发展融资洽谈签约会上,晋南钢铁、美锦能源、鹏飞集团等氢能产业链链上企业与中国工商银行、中信银行、中国银行、晋商银行等金融机构进行融资合作签约,共签约11个项目,融资授信总额近70亿元。随着政府对氢能产业扶持政策不断出台,银行作为项目合作方也逐渐出现在人们视野里,形式从过去较为单一的信贷模式,增加了融资租赁、股权(包括债转股)等形式。中国农业银行全资子公司农银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先后两轮以市场化债转股方式投资国家电投氢能科技公司,投资总额1.9亿元,支持“国家队”氢燃料电池技术攻关,助力解决氢能电池产业关键技术难题。2021年3月,广州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给雄川氢能提供了100亿元的氢能源汽车融资租赁额度。2022年2月,鄂尔多斯银行、航天金租将在氢能源领域向内蒙古一派氢能和江苏兴邦乌海氢能产业链项目提供60亿元金融支持,重点为氢能商用车生产方、销售方及使用客户提供流动资金贷款和融资租赁业务。6月22日,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山东省分行为黄河流域氢能产业基地建设,为国氢科技氢能技术自主创新、打造产业链链长提供全方位金融支持,打造“金融+产业”合作标杆。可以预见的是,随着国家和各地政府对于氢能产业的进一步支持,以银行为代表的各种金融机构参与氢能产业的形式也将更加多样化。尽管如此,有分析人士认为,尽管支持政策持续出台、新应用场景也不断涌现,但整体来看,氢能产业发展尚处于早期阶段。有私募投资人坦言,由于氢能无论在技术端还是应用端目前存在诸多分歧,因此不少投资人对这一领域仍持观望态度。对于这一点,国家燃料电池汽车及动力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马天才曾在采访中表示:“目前来看,在氢能产业链中,制氢和储氢两个环节技术成熟度、经济性相对薄弱,氢能应用存在一定的无序发展现象。”要想争取更多金融支持,能源领域自身也需要转变,除获得资金支持外,企业的发展关键还在于自身实力提升。关于氢能产业的发展,厦门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孙传旺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氢能企业的快速发展需要较大规模资金支持,资本市场可以提供良好的融资空间,对提高氢能行业集中度、扩大产能产生正向影响。同时,有利于促进先进技术转化应用,构建产业生态圈,形成规模效应。”而在中国银行深圳市分行大湾区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曾圣钧看来,氢能产业链发展为金融行业提供巨大商机。他曾表示,对于银行等金融机构来说,氢能产业链长且成员众多,涉及制氢、储氢、运氢、加氢、电池、汽车等环节,应用场景也包括船舶、无人机、轻轨、家用、发电等,国内不同规模的企业都能够在氢能产业链中找到属于自己创业和发展的机会,而银行在其中能够给予配套的绿色金融服务支持。曾圣钧表示,银行可以结合氢能产业特点,通过绿色债券、银团贷款、金融租赁等多种方式满足加氢站、输氢管道等建设资金需求。针对产业链运营,鉴于氢能应用可以减少碳排放量,银行可以运用碳减排支持工具,创新碳排放权质押贷款业务,并面向氢能产业链核心企业和平台创新绿色供应链融资服务。(李孟鹏郭若渔) 原文链接://shuzhiren.com/post/182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