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艺术要抓住“云演播”的机遇与挑战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倒逼包括戏曲在内的舞台艺术走上云端,探索、尝试新的演播模式与消费场景。牛年新春,国家京剧院联手中国移动咪咕公司,在文化和旅游部产业发展司的指导下,以“云看戏、过大年”的“云演播”方式,尝试5G和4K超高清技术,为观众呈现了首个4K超高清版的《龙凤呈祥》。《龙凤呈祥》“云演播”所引起的持续关注与思考,已经成为新春以来戏曲艺术界最吸引人的话题。传统戏曲艺术“舞台+剧场”的观演模式,决定了这个艺术门类的基本特征。云演播以“手机+电脑+投屏+头显”的线上观看、互动方式,则将掀起戏曲艺术呈现与传播媒介的全新变革。这样的技术变革将给戏曲带来什么?又会给戏曲从业者什么样的影响?技术发展从来都是双刃剑,戏曲艺术如何利用技术之优而规避技术之觞?如何抓住“云演播”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必须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进行深入思考与探索实践。不妨以这次《龙凤呈祥》“云演播”案例来剖析。有过对比的观众会有感受,在博览会上,一盘水果通过新技术传输到4K、8K甚至更高清的电视屏幕上时,那种色彩与清晰度的效果,让你怀疑眼前的实物为何如此黯然失色!在《龙凤呈祥》这一次4K超高清的演播中,所呈现的画面质量,比1080P高清4倍、比蓝光高清16倍,把京剧艺术的精致绚烂展现充分;采用DTS:X编解码技术,通过杜比全景声呈现出三维动态声音效果,“连帽翅的声音都听得清清楚楚!”这样的超高清艺术质量,首先带给观众的是令人震撼的艺术享受。“云演播”带来了戏曲观赏模式与消费场景的变革——剧场、演员、琴师等多视角、多屏同看。你可以欣赏于魁智、李胜素的表演,全程关注他们的一举一动;你也可以观看琴师、鼓师的精湛技艺,让他们成为演出的焦点;当然,你也可以跟随镜头,以全景的视角,观看整个舞台,不必购买剧场中最昂贵的座位,每个观众都永远稳坐C位。这也带来了“云演播”流程模式、商业模式的变革,由此而带来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也不同。开启了付费模式,由演出方、制作方、播放方按比例分成;在众多平台上同时播出,相当于一场演出在多个剧场同时上演,覆盖更广的观众群。云导赏、云包厢、云打赏的互动交流与社交模式引入,尝试建立新的消费场景。最终,这一场初试牛刀的京剧演出,卖出了3万多张电子票,拥有了相当于剧场演出30次以上的购票观众人数,除此之外,全场景观看及宣传视频的观众数量则以千万计。观众享受到低票价,全国各地甚至海外的观众也同时看到了名角大腕的精彩演出,这样阵容的演出,十年二十年也不可能到达那么多城市。这些由技术带来的变革,对于未来发展的影响到底有多大,现在下定论也许还为时过早,但可与已经成熟的线上音乐会作个简单对比,从2012年线上演唱会试水,到2014年第一场线上付费音乐会,如今已成为音乐演唱会的常态,吸引了众多资本加入,成为有相当规模的文化产业形态,并在2020年疫情严重影响中逆势上扬。那么,随着包括戏曲艺术在内的“云演播”不断孕育成熟,会否成为下一个新的产业规模形态,值得期待。可以说,这次云演播是一次传统艺术与技术时代的拥抱,它提供了一个契机——通过互联网的直达性、便捷性,让京剧艺术有了可以走近每一个观众特别是Z时代的年轻观众的最大可能性。疫情倒逼,借助新技术、新观念、新实践才能使包括戏曲在内的剧场艺术真正转危为机,“关上一扇窗,打开一扇门”。这当然不是说,“云演播”从此取代剧场艺术,而是一方面借由“云演播”拓展新的市场形态、产业形态,使得数字文化产品能够开拓更大市场,朝着产业化、规模化发展;另一方面,通过“云演播”拓展对不同社群、不同年龄观众的普及与推广,寻找、发现更多的戏曲观众,培养年轻观众,让更多观众重返戏曲剧场。特别是在未来环境发展不确定性增大的前提下,“云演播”与剧场双向发展对于戏曲而言是势在必行的。可以说,二者不是相互抵触的关系,而是相互促进、相互推动的。但要如何从理论上的论证变成实践中的现实,则需要坚持不懈地探索。有意思的是,疫情得到基本控制之后,不少院团重新开始的剧场演出吸引了超出预期的观众。2020年7月31日,北京京剧院在长安大戏院举办疫情发生后的第一场演出,是京剧传统剧目《红鬃烈马》。按照疫情防控要求只能售卖30%的座位,没有想到,开票后不到两个小时全部卖完。重庆川剧院疫情之后的小剧场、大剧场演出,吸引了不少年轻人;国庆节的三场大戏演出,上座率令人振兴,更让人没有想到的是,一部文戏《李亚仙》吸引了幼儿园的包场,100多位家长、学生“不听劝告”入场观看,9分多钟的大段唱腔没有让孩子们骚动不安,竟让他们听得入神、入心。河南豫剧院三团春节期间初三、初四在网上开售《朝阳沟》剧场演出票,按疫情防控要求出售75%的全部戏票很快被抢购一空。戏曲艺术的恒久魅力早已成为中国乃至世界人民的广泛共识,成为人类文化艺术的瑰宝,它当然是无所取代的。那么,戏曲剧场是否也同样不可取代?不在现场,是包括“云演播”在内的互联网的共同缺憾,但技术的未来无限可能,随着AR、VR、AI技术的全面运用,也许可以营造出不管身在何处如临现场的感觉。然而,即使技术可以创造比真实世界更加真实的现场感,虚拟世界里没有人与人面对面的交流,缺乏人的温度。为此,技术的发展已经上升为社会伦理的思考,包含了人类自身何去何从的选择,越来越多的人呼吁年轻人不要沉溺于虚拟世界,要走出家门,回到人类真实世界当中。从这个角度,戏曲剧场的存在,正是对抗技术暴力的一个有力武器。人性的温情与温度,需要这样一个场域去展示与抒发。演播与剧场不可相互替代,却可以共存、共通、共促,对于戏曲从业者来说,必须抓住这个机遇,面对这个挑战。戏曲从舞台+剧场,到电影、电视屏幕,再到手机+电脑+投屏,戏曲艺术遭遇的媒介变革,并不是第一次。早在1905年,戏曲艺术就已经第一次“触电”,由谭鑫培主演的《定军山》,成为中国人自己拍摄的第一部电影。在之后的100多年里,戏曲电影成为中国电影的一个重要类别,《天仙配》《梁山伯与祝英台》《十五贯》《花木兰》《红楼梦》以及“文革”期间的京剧样板戏,成为百姓家喻户晓的戏曲电影,也因此让黄梅戏、越剧、豫剧等地方剧种走向全国,获得了覆盖广大地域的影响。可以说,戏曲率先跟上媒介变革在普及传播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功。然而,随着电视的普及,传播渠道从影院到家庭的改变,戏曲电影也随电影走入低谷,到现在,戏曲电影很难进入院线播出,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绝不是一句“戏曲不适合拍摄电影”那么简单,两种媒介的互通互融完全可以有新的解决方案。随着新技术的运用再上台阶,歌剧电影、话剧电影重新回到观众视野,其中,满足世界各地观众对大师级歌唱家稀缺资源的观赏是这些电影受到追捧的重要原因。从这个角度来看,戏曲的“云演播”必须根据戏曲艺术的自身规律,不仅提升画面效果,而且要不断提升内容品质,找到两者的最优结合点。“云演播”对戏曲艺术本身而言,只是刚刚破题。传统艺术与新技术的深度融合,决非一蹴而就。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技术本身并非万能。仅就戏曲艺术本身而言,技术从来都是双刃剑。高清技术带来的震撼感受,对演员提出了更高更苛刻的要求:演员脸上的汗珠自然逃不过观众慧眼,而舞台上瞬间的疲惫与精神的懈怠,也会被机器完完全全捕捉。另一方面,在戏曲“云演播”全流程中,如何选择剧目和演员,选择熟悉剧种的导演,画面何时切换,镜头是切换到面部表情还是身段步法,等等,都需要不断探索与实践。前景光明,道路曲折,但只要勇敢迈开步子,就有希望到达顶峰。(徐涟)转自:文旅中国 原文链接://shuzhiren.com/post/170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