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国累计票房暂列全球首位——电影市场强劲开局

数智人2025-02-24产业资讯3
在爆款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的带动下,2025年中国电影市场强劲开局。数据显示,截至2月16日21时14分,2025年度大盘票房(含预售)突破200亿元,刷新中国影史年度票房最快破200亿元的纪录。截至目前,今年中国电影市场累计票房超过北美票房,暂列全球单一市场票房冠军。电影市场实现“开门红”,主要得益于春节档的强劲表现。优质内容和口碑效应是推动票房增长的核心因素。尤其是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表现出色,累计票房突破120亿元,登上全球影史单一市场票房榜首。中国电影观众满意度调查显示,该影片满意度为87.3分,为近两年春节档观众“最满意影片”。“一超”领跑,“多强”紧追。今年春节档,《唐探1900》《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等多部影片也表现不俗,体现了中国电影在题材上不断创新,喜剧、动画、现实题材等影片百花齐放,满足不同观众的多元需求。与此同时,一些成功的电影IP形成强大的品牌效应,吸引大量忠实观众。节假日电影票涨价一直是敏感话题,过去说起高票房,很多观众就会联想到高票价。今年春节档平均票价50.86元,高于2024年同档期49.18元的均价,但鲜少听到因为票价引起的争议。业内专家认为,观众的感受不是“货不对板”而是“值回票价”,说明诚意之作不会被辜负,观众愿意为高质量作品买单。优质内容永远是电影市场最重要的票房保障,看好电影依旧是观众不变的向往。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清华大学教授尹鸿认为,延续当前电影市场的好势头,必须持续满足观众越来越高、越来越多元化的优质影片需求。纵观开年电影市场,既有气势磅礴的神话史诗,也有紧张刺激的动作冒险;既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表达,也有令人动容的家国情怀。中国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资源为电影创作提供了大量素材,本土观众对传统文化的强烈认同感,让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电影获得高度认可。近年来,中国电影科技力量显著增强,在特效、3D技术、虚拟现实等领域的应用不断加深,增强了电影的视觉效果;IMAX、3D、4K等高新技术在电影市场的推广,正不断提升观影体验。加大对电影制作技术的研发投入,有望为电影产业带来新的增长点。票房数字之外,中国电影全产业链开发能力日益增强。今年春节档出现《哪吒之魔童闹海》等爆款后,文旅市场紧跟热点,哪吒周边文创“一吒难求”,各地借势营销,挖掘整合相关文化资源,吸引游客关注。影视文旅实现双向奔赴,电影IP的商业价值不断放大。实践证明,通过电影带动旅游、文化等相关产业发展,形成良性互动,有利于拓展和延伸电影产业链,推动电影市场持续繁荣发展。电影市场强势开局,也离不开各项政策精准发力。此前,国家电影局等相关部门通过资金扶持、税收优惠等政策,支持电影产业高质量发展;今年春节档,国家电影局联合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联等单位推出优惠活动,全国各地管理部门也推出各类电影消费券,激发消费活力;春节档期间,从国家版权局到市场监管总局,部署开展版权保护,维护市场秩序。一系列政策“组合拳”带来积极效应,不仅优化了观影环境,激发了观影热情,还有效延长了消费周期。2025年中国电影市场累计票房超过北美票房成绩,暂列全球第一,展示出中国电影市场具备强大韧性和发展潜力,中国作为全球最大且最具影响力电影市场的地位进一步巩固。中国庞大的观众基础为电影票房提供了强劲支撑。随着经济发展和居民收入增加,观众的观影需求和消费能力持续提升,中国电影市场有望在2025年及未来继续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并在国际市场上占据更重要的位置。电影市场需要更稳固的基本盘。电影市场持续发展,需要观众需求与市场信心的稳定。专家认为,电影市场短期靠情绪,长期靠生态。要打造多样化的电影创作生态,推出多元化的产品,以满足观众多样化的文化生活需要。市场要继续培育“周末档”消费,培养观众日常进影院的习惯。中国电影要提高全球“能见度”。尹鸿认为,中国电影要立足于文化自信,在IP商业化、电影工业流程化等方面创新升级,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和潜力,进一步增强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在创造高额票房之外,通过参加国际电影节、中外合拍等方式,深化对外交流合作,推动中国电影走向全球。(记者姜天骄)转自: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原文链接://shuzhiren.com/post/167372.html

相关文章

迪士尼被曝将继续裁员4000人,2月宣布公司战略重组

当地时间2023年2月9日,美国纽约,人们从时代广场的迪士尼商店旁走过。人民视觉资料图据美国福克斯新闻3月18日的报道,在宣布将进行7000人的裁员计划后,迪士尼正在进行大规模的成本削减措施。报道称,...

支持春耕备耕 银行保险机构多管齐下浇灌金融活水

不误农时不负春。正值春耕备耕关键时刻,多位银行保险业人士2月17日在第280场银行业保险业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当前正通过多种举措有力有序支持春耕备耕,将金融活水注入田间地头。中国银保监会新闻发言人、...

私域和混合消费崛起 零售企业如何拥抱“无边界零售”?

中新网12月6日电题:私域和混合消费崛起零售企业如何拥抱“无边界零售”?中新财经记者庞无忌多项研究发现,疫情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全球消费者的消费方式。上月,IBM与腾讯云、腾讯智慧零售合作发布的《无边界...

央企2023年“成绩单”出炉 新产业新业态正成为重要增长点

中新网1月24日电(中新财经记者左雨晴)“2023年,中央企业实现营业收入39.8万亿元、利润总额2.6万亿元、归母净利润1.1万亿元,实现高质量的稳步增长;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含房地产)5.09万...

文化产业发展的最新技术成果将亮相服贸会

2020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将于9月上旬在京举办。记者14日从服贸会新闻发布会获悉,文化服务专题展作为服贸会8个行业专题之一,将通过12个展区、5场推介交易活动、7场论坛会议、3场创意活动和3个分...

破局疫后“她经济”,解读艺星整形逆势增长的“3级助推器”

在疫情常态化的当下,医美市场也在经受考验:据预计,2020年受疫情影响,中国医美行业将出现首次负增长。市场为艰之下,高端时尚连锁医美品牌——Yestar艺星却逆势而动,实现了强劲的客户增长、营业额节节...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