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赛道” 新年加速“跑” 我国智能机器人产业企业数量超45万家

数智人2025-02-19产业资讯15
您还记得今年登上春晚舞台的扭秧歌机器人吗?人形机器人,不只能当演员,而且正在融入更多的生产生活。新春伊始,以人形机器人为代表的先进制造业正在加速奔跑,在新赛道里抢占先机。眼下,国内多款人形机器人不仅可以跳舞,而且都已经进入工厂实训。工业制造、商用服务和家庭陪伴,是目前人形机器人的三大应用场景。在江苏苏州的这家工厂里,人形机器人帮手已经开始忙活了。取放零件、检测产品质量、扫码入库、搬运物料,它们最多可以扛得动40公斤的东西。而人形机器人之所以能够完成这些任务,需要经历“严格”的训练和学习。在上海张江,就有这样一个特殊的技术学校,这里是全国首个异构人形机器人训练场,超过100台人形机器人正在这里训练。总台央视记者高媛:在我身后有的人形机器人在打太极拳,有的人形机器人在学走路。但这可不是花架子,就像人一样,人形机器人也是首先学会走路和控制四肢,才能进行更复杂的作业。专家介绍,人形机器人的训练也可以说是熟能生巧,输入的数据和训练的次数越多,机器人的智能程度就越高、能力越强。人形机器人训练场总体负责人刘宇飞:可以看到人形机器人和人在做着一模一样的动作,人就像它的教练一样,这是我们复刻核电换热管板的场景。在这个真实场景中,它是一个高温的、危险的环境,它需要人为清洗成百上千甚至上万的孔洞。通过高精度识别和动作训练,让机器人有自主作业能力。未来希望人形机器人可以辅助人去完成危险、枯燥的工作。不仅是工业场景的训练,这里还有一个机器人的足球训练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些机器人刚刚在机器人世界杯中取得了冠军。实际上,训练机器人踢足球,是为了不断迭代它们的运动控制、视觉感知、智能策略等技术,提升运动能力、反应能力、智能能力,未来在医疗康养等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场景。北京大学计算机学院产学研合作办公室主任北京计算机学会秘书长王韬:随着技术的成熟,人形机器人在一些特定服务场景,如工厂自动装配、电力巡检或高危工作环境等会有更多落地应用。从长期上来看,人形机器人将广泛应用于家庭养老、育儿、家务等个人消费领域,我们的生活中会充满具有智慧的人形机器人,能够弥补有些场景下劳动力短缺的问题。2023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的《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提出,到2025年,我国人形机器人创新体系初步建立。到2027年,人形机器人技术创新能力显著提升,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生态,综合实力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不只是人形机器人,目前,各式各样的智能机器人正在改变生活。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2月底,全国共有45.17万家智能机器人产业企业,注册资本共计64445.57亿元。智能生活,正不断从科幻走进现实。您现在看到的这个无人机,又叫空地两用机器人。它是由哈工大航天学院最新研发出来的,大小只有300克,相当于一个苹果的重量。它不仅可以轻松地在地面滚动,还可以随时起飞,跨越障碍。它具有双轮或球形等多种形态,可以适应不同环境和地形。总台央视记者张春玲:我手上的飞行器是空地两用的飞行器,通过它巧妙的结构设计,可以实现在空中飞行和在陆地滚动运行相结合的模式,这样就可以使它的续航和使用时间变得特别的长久,能够适合比如说在火星探测等极端环境当中完成一些特定的任务。最近,浙江大学杭州国际科创中心推出了全球最快的四足机器人“黑豹”,整体重量为38公斤,站立高度0.63米。它可以稳定跑出超过10米每秒的速度。一秒跑10米有多难呢?这个速度打破了四足机器人的世界纪录,同时也接近了人类的运动极限,只有少数的顶尖运动员才可能实现。目前,研究团队已经开始了下一代“黑豹”的研究,他们将这一代机器人的目标速度设定在了15米每秒。浙大杭州国际科创中心人形机器人创新研究院研究员金永斌:根据我们统计可以发现,40公斤到50公斤的一个陆地的哺乳动物而言,它们的平均速度大概就是15米每秒,所以我们希望下一代的黑豹机器人的机动性能够跟生物的平均水平媲美。去年(2024年)10月,俗称“机器狗”的工业级四足机器人在山东泰山景区充当智能“挑工”,吸引了不少游客围观。由于泰山景区地形复杂,且均为登山盘道,清扫垃圾此前只能通过人工挑运。“机器狗”展现了在复杂地形下的卓越性能和负载能力。而这个春节期间,这款机器人装备的上岗,则让游客登山更便捷。它运用了先进的人体工学设计以及动力、电子和AI算法等核心技术,可感知穿戴者下肢的每一个运动趋势,帮助老年人和体力较差的游客更好地体验登山的乐趣。目前,已有部分游客开始试用这套装备。在杭州的一家科技公司,他们生产的外骨骼机器人可以帮助残障人士进行康复训练。通过传感器的读取,带动机械骨骼运动,残障人士就能实现行走。朵朵从小学舞蹈,十七岁时,一次意外摔伤令她下肢瘫痪。2021年,她在网上看到了外骨骼机器人的视频。外骨骼机器人用户侯羿朵:因为那个时候我已经有12年没有站起来过,没有走过路,我已经忘记走路的感觉,所以我刚开始第一次用到这个机器的时候,我也明白每天所有人对我说的那句话,你要相信科技的发展、医学的发展。经过良好的康复训练,朵朵的身体一天天好转。专家介绍,目前,我国对智能机器人产业的培育极其重视,产业链生态链逐步汇聚,智能机器人产业有望得到快速发展。北京大学计算机学院产学研合作办公室主任北京计算机学会秘书长王韬:中国有望依托全产业链优势与庞大内需市场,成为全球机器人产业的核心引领者。转自:央视网 原文链接://shuzhiren.com/post/166353.html

相关文章

淡季特征仍较明显 钢铁行业继续走弱

从中物联钢铁物流专业委员会调查、发布的钢铁行业PMI(采购经理指数)来看,8月份为40.4%,环比下降2.1个百分点,显示钢铁行业继续走弱。分项指数变化显示,钢铁行业淡季特征仍较明显,市场需求下行持续...

油价创年内最大涨幅 95号汽油重回“8元时代”

据国家发改委通知,4月17日24时起,每吨汽油上调550元,每吨柴油上调525元。本轮是国内油价2023年第八次调价,油价涨幅创年内新高。调价后,成品油年内呈现“三涨三跌两搁浅”格局。机构测算,此次调...

国内电影市场“春暖花开”

据国家电影专资办统计,截至3月31日,2023年全国城市院线票房达158.57亿元,同比增长13.45%,观影总人次3.37亿。其中,国产影片票房139.32亿元,占全国总票房的87.85%。首季度的...

故宫与北师大合作传播推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近日,故宫博物院和北京师范大学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赋能教育发展——同上一堂课”活动在故宫博物院举行。文化和旅游部党组成员、故宫博物院院长王旭东出席活动。王旭东在致辞中表示,故宫博物...

氧化铝产能小幅过剩 产业集中度较高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氧化铝生产国,产能、产量牢牢占据世界第一。据阿拉丁数据,2012—2022年,我国氧化铝产能从5519万吨增长至9952万吨,增幅约为109%,年均增速为7.7%;我国氧化铝年产量从3...

西藏推出“最美乡村”旅游线路

记者9日从“拉北环线系列宣传踩线活动”启动仪式上获悉,拉萨将推出一条环绕拉萨的旅游景观线,聚焦本地特色的藏式村庄、农牧区、民间工艺场所等人文景观和类型多样的自然景观,带动沿线村落群众增收致富,促进拉萨...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