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创新、布局,新年新干劲!人工智能加速在各行业“落地生花”

数智人2025-02-18产业资讯12
最近,国产DeepSeek大模型的横空出世在国内掀起“人工智能热”。各行各业也是开足马力,开启了一场拥抱AI的“抢滩登陆战”。各种人工智能新场景、新应用层出不穷。造一台人形机器人究竟有多复杂?人形机器人的内部十分精密,工作人员正在对它的部件进行安装和调试。成都市这家智能硬件中试平台,新年一过,这里已经开足马力,十多条产线、20多个项目在并行生产。中试是科研项目从概念走向应用的关键一环。在这个中试车间里,一条条试验线、组装线忙碌运转。来自智慧医疗、智慧交通、服务机器人等领域的技术产品正在进行性能测试和小批量试制。工作人员介绍,开年以来,每周都有新项目来进行成果转化。像这台采用AI视觉识别技术的交通摄像头,就即将投向市场。人工智能技术如何快速实现成果转化?在几公里之外的成都科创生态岛,刚刚投运一年多,就已注册科创企业近千家。在这里,大到通过数字孪生技术对全岛进行可视化管理,小到用人形机器人为访客做一杯毫米级的拉花咖啡,或是用手机向大语言模型人工智能客服进行咨询,一座“岛”就是一个巨大的应用场景验证中心。走进科创岛的这家机器人研发企业,仿佛进入了一座繁忙的机器人训练场。这边,工程师在测试机械臂自主识别分类物品的能力,另一边,双轮足机器人在训练攀爬楼梯。还有可隔空操控的“五指灵巧手”、能精准清理杂草的农业机器人……一项项人工智能技术的测试场景令人目不暇接。负责人介绍,春节以来,他们几乎每天都是“火力全开”,加快进度将新品推向市场。AI技术成果转化持续加速,科研人员天马行空的想法也在不断催生新的应用空间。当记者来到一家人工智能大模型企业时,这里正在进行一场头脑风暴。原来,他们正在开发一项空间智能技术,让机器能够像人一样对周围的环境进行理解和认知,从而赋能千行百业,相关的研制工作已在加速推进。眼下,成都已建设60余个与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相关的创新平台。2024年,产业规模超过1000亿元,同比增长39%,算力更是增长了7倍。2025年如何更进一步推动产业实现跃升?在成都市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发展工作专班,每天的工作计划排得满满当当。通过对接企业,将搜集到的诉求和问题进行汇总分析,制定解决方案,像这样的企业诉求摸底对接会,这里每周都要开上好几次。在这份任务清单上,密密麻麻地列明了接下来要完成的目标。成都市经信局人工智能产业处副处长蒋炆伶介绍,目前,已经计划了有40多项人工智能方面的工作。其中,很大的一部分都是在工业、商务、教育、医疗等方面的这些领域的应用。重点培育行业大模型、建设重点科技创新平台、发布场景机会清单、开放机器人标志性应用场景,力争在2025年使成都人工智能产业规模达到1300亿元。人工智能企业焕发出蓬勃活力,一项项新技术、新产品加速走向市场。不仅仅是在成都,开年以来,全国多地都把发展人工智能作为2025年的重点任务。春节刚过,广东东莞发布的2025年市政府“一号文”,就是推进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发展。这几天,当地的一家科技企业就在加紧测试一款智能分拣机器人。它可以自动识别不同形状、不同尺寸的货物,靠的是企业自主研发的智能控制平台,相当于给机器人装上一个“AI大脑”。河南省在202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深入推进“人工智能+”行动,赋能产业焕新升级。在焦作的一家新材料企业,最近就用上了安全生产大模型,极大提高了工厂安全运行效率。眼下,人工智能技术也在为外贸赋能。跨境电商平台阿里国际站数据显示,春节过后的订单量同比增长达50%,其中,AI外贸产品为6.9万国内商家“出海”提供了服务。浙江义乌的这家包装制品厂,海外订单已经排到了六月份。企业负责人把AI比作他的“定制军师”,客户、订单、物流、财务全都交给它,甚至对员工的培训也通过AI来进行。还有更多城市加紧布局人工智能赛道。像北京将继续强化技术研发和人才培养,上海将在金融和制造业领域深化AI应用,而深圳、杭州等地则在大模型、智能硬件等领域展现出独特的优势。通过各地发挥核心资源优势,形成区域间协作,将进一步加快我国人工智能技术在各行各业“落地生花”。转自:央视网 原文链接://shuzhiren.com/post/166140.html

相关文章

美联储降息预期持续升温 黄金现货价格再创历史新高

自2月中旬开启强势上行周期以来,黄金价格已频频刷新历史新高,引起市场的密切关注。3月21日,黄金现货价格再次升破前高,续创历史纪录。以伦敦金现为例,Wind数据显示,3月21日,开盘价为2186.41...

贝壳提出新经纪品质观 打造居住服务价值增长飞轮

11月11日,2020新经纪峰会在海南三亚举行。本次大会由新居住服务平台贝壳找房主办,以"新经纪·新力量"为主题,来自全国200余家品牌、产业链上下游1300余位服务者齐聚一堂,共话新经纪时代发展新趋...

注重品质 创新品类国货品牌“双11”表现亮眼

今年以来,国货热点不断,老国货终于吃到了流量红利,今年天猫“双11”,243个国货品牌进入“亿元俱乐部”。众多国货品牌“支棱起来”了,数据表现亮眼。专家表示,这些国货品牌不应局限于“老情怀”,更应该走...

“政校企行”四方协同引入新技术新模式 人力资源服务更精准

记者从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了解到,近年来,我国人力资源服务业快速发展,在帮助劳动者就业、择业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数据显示,目前,全国共有各类人力资源服务机构6.99万家,从业人员105.84万人,分别是2...

护航民营企业发展 各地有何“硬核”举措?

新时代新征程,民营经济发展前景广阔、大有可为,广大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大显身手正当其时。近期,各地也纷纷出台政策,助力民营企业发展。本月,《上海市聚焦提升企业感受持续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行动方案》发布...

2021年度中联百强榜出炉 上市公司“强制造”“重研发”“优质量”折射经济恢复发展强劲势头

2021年度“中联上市公司价值百强”(以下简称“中联百强”)榜单日前在北京发布。据记者梳理,该榜单由中联企业管理集团有关专家组成的上市公司业绩评价课题组所推出,至今已是连续第21年发布。此次榜单发布呈...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