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内已发行绿债7445亿元 规模超去年全年

数智人2023-05-31产业资讯162
本报记者包兴安在“双碳”战略驱动下,我国绿色债券市场正在加速扩容。据东方财富Choice数据统计,截至11月23日,今年以来绿色债券发行规模达7445.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6.5%,已超去年全年发行规模;发行数量590只,较上年同期增长13.7%,发行规模和数量同比双增长。巨丰投顾高级投资顾问游晓刚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随着绿色低碳发展理念不断深入、绿色债券标准统一、行业规范发展,绿色债券的发行规模将逐年增加。近年来,我国绿色债券创新品种不断增多,去年推出的碳中和债券和可持续发展挂钩债券受到市场追捧。今年5月20日,科技创新公司债券正式落地,截至11月23日,共发行3只绿色科创债,发行规模合计26亿元。例如,5月26日,江苏永钢集团有限公司发行了1亿元绿色科创债,募集资金将用于具有绿色和科技创新属性的项目建设、运营和偿还相关项目贷款。此外,今年5月份还推出了转型债券,截至11月23日,转型债券发行规模已超过280亿元。东方金诚绿色金融部助理总经理方怡向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在“双碳”战略下,今年以来我国绿色债券发行规模持续增加,绿色债券市场持续扩容,创新品种不断增加,引导金融资源向绿色领域配置、支持传统行业低碳转型。在发行成本方面,绿色债券整体仍保持优势。“绿色债券创新品种不断推出,精准有效满足了相关企业在低碳转型过程中的融资需求。”游晓刚表示。值得一提的是,11月15日,华侨永亨银行(中国)有限公司成功发行银行间市场首单外资银行绿色金融债券,规模为5亿元,发行利率3.24%,债券募集资金将专项用于支持《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2021年版)规定的绿色产业项目。方怡向表示,外资机构的积极参与体现了其认同中国绿色低碳金融发展战略,将自身业务发展与中国绿色产业发展、碳减排实践、绿色经济转型实践相结合,积极提供绿色金融解决方案。外资银行发行绿色金融债券,不仅有助于自身拓宽资金补充渠道、优化资产负债结构,同时能够支持更多的绿色产业项目,促进相关业务可持续发展。“外资银行的参与,还能够向国际社会传递中国对低碳发展、绿色转型的高度重视以及持续推进相关战略的决心。同时也有利于发挥外资银行的桥梁作用,连接中国和全球的绿色投融资平台,积极支持中国的绿色低碳发展,促进并深化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国际合作。”方怡向补充道。11月23日,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上市公司研究中心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的《中国上市公司蓝皮书:中国上市公司发展报告(2022)》提出,尽管当前我国绿色债券发行规模快速扩张,但贴标绿色债券在我国总体债券市场规模占比仍较小,不足2%,增长空间较大。展望未来,中国还需要更大规模的绿债市场来支持“双碳”目标的达成,并在绿色债券标准方面继续向国际看齐,引入更多国际标准来进一步扩大绿债市场。方怡向表示,要进一步加强政策支持力度,完善绿债市场激励约束机制。尽管央行已将绿色债券承销和投资等指标纳入宏观审慎评估体系考核机制中,部分地方政府也出台了绿债贴息政策,但整体来看,仍需在发行端继续提高便利度,扩大优惠政策覆盖范围;在投资端,可通过税费减免、风险代偿、调整风险权重等方式给予更多优惠政策,提高绿债发行人和投资者参与绿债市场的积极性。方怡向还建议,积极推动中国绿债市场与国际接轨。遵循“国内统一、国际接轨”原则,绿色债券标准委员会发布了《中国绿色债券原则》,初步统一了国内绿色债券市场标准,实现了国内标准与国际标准的接轨,极大地便利了境内外资金投入我国绿色产业发展中。未来可以在绿债适用标准上继续发力,在新版目录基础上结合中欧《可持续金融共同分类目录》和CBI等标准体系筛选,使中国绿色债券发展更充分,进一步得到国际市场的接纳和认可。游晓刚表示,未来需要更加细化绿色债券募集资金的用途,完善信息披露制度,更好地助力“双碳”目标实现。(证券日报) 原文链接://shuzhiren.com/post/16335.html

相关文章

2023年手机出货量排位赛赛果出炉:国产品牌“合围”苹果三星

广州日报讯(文/图全媒体记者陈薇薇)近日,多家市场研究机构陆续发布2023年全球以及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的出货量数据。记者梳理多家机构数据发现,苹果、三星虽在全球市场仍位居第一、二位,但各自份额已缩小至2...

实探金店“联名热”:年轻化趋势助力业态升级

金价整体高位运行之下,如何获得年轻一代消费群体青睐,已成为各大黄金饰品品牌的重要思考方向,其中衍生出的个性化表达、情绪价值提供、客户认同等消费需求也愈发受到各大品牌的重视。基于当下黄金饰品消费市场新的...

我国渔业现代化建设加速推进 水产品总产量连续35年位居世界第一

记者11月20日从农业农村部获悉,我国渔业现代化建设加速推进,水产品总产量连续35年位居世界第一。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水产品总产量达到7116万吨,连续35年位居世界第一。产量高居的背后得益于近...

国家能源局:2025年可再生能源 两个“50%”

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司长李创军27日在清华大学第二届“碳中和经济”论坛上透露,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光基地建设是“十四五”新能源发展的重中之重。目前,第一批装机规模约1亿千瓦的...

酒业进入新周期 企业以“变”求突破

2024年白酒行业频现高管变动,超20家酒企宣布人事调整,背后折射出行业增速放缓和市场竞争加剧的现实。面对消费结构年轻化、线上化等趋势,酒企在调整经营方针的同时,通过组织架构优化、跨界营销与品类创新等...

加强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 今年将发展节水灌溉1000万亩

《节约用水工作部际协调机制2023年度工作要点》(以下简称《要点》)日前正式印发。《要点》细化提出27条要点,涵盖了农业、工业、城镇生活等重点行业领域,涉及节水制度政策、科技推广、宣传教育和非常规水源...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