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丁老寨大火烧了什么,留下什么
2月14日,大年初三,彼时全国人民还沉浸在欢度春节的喜庆气氛中,一则消息在网上铺天盖地:云南省临沧市沧源佤族自治县勐角乡翁丁村老寨发生火灾。短短几小时,火灾烧毁房屋104间、寨门2个、厕所4间,所幸并无人员伤亡。翁丁村由老寨和新寨组成。其中,新寨是现代居民房,老寨是民族风情旅游区。2017年年末大部分寨民陆续搬进了新寨,每天回老寨上班。只有17户未搬迁,留在老寨生活。老寨主要由寨门、寨桩、神林、图腾柱、萨拉房、祭祀房、木鼓房、剽牛桩和“干栏式”民居建筑等组成,建筑材料为当地取材的木、竹和茅草等。目前,当地政府及消防救援部门正在调查火灾原因,评估火灾损失;国家文物局实施重点跟踪督办,要求按照“四个不放过”原则,尽快查明火灾原因,依法依规严肃追责问责;云南省正在全省范围开展古村落和文物保护单位消防安全隐患排查和整改工作。而翁丁村所在的沧源佤族自治县里,各村寨在各乡党委的统一组织下已经开始准备复建材料,有的村寨负责椽子,有的村寨负责准备茅草片……2013年,时任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分党组书记、副主席罗杨随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分赴各地调研普查古村落当代生存现状时,曾到访翁丁村老寨。他回忆说,当年看到茅草屋的第一感觉就是担心火,村民们说百年来只发生过两次零星的小火,他们坚信这是个有灵之地,受到神灵的庇护。以竹木建造的古村落建筑的特点是“易着火也易扑灭”。一般情况下,只要有人发现火情迅速响应,古村落很难形成连片燃烧。然而,翁丁村老寨起火之时,村民已经下班回到新村,起火的屋内没人,火情未能及时发现。在人民日报的采访视频中,有村民回忆称,起火后曾打开消防栓,“才喷了一下水就没了……”这种情况的出现让人们感到万分遗憾。罗杨建议研究更多现代化的方法做好防火,并和记者分享了一个关于日本京都府南丹市美山町北的“茅草屋之乡”防火的视频:该地每座茅草屋的屋顶都架设了喷水装置,一旦发生火情,装置就被激活,几十个高压喷水龙头自动升起,向屋顶喷水,水的范围可以覆盖所有茅草屋,他们还会定期进行测试,以防不测。云南大学教授尹绍亭则提到,过去的佤族村寨,家家户户低矮的草屋屋面上,斜靠着几根又长又粗的竹筒,竹筒保持满水状态,房屋一旦失火,便以竹筒之水浇灌屋顶,一家失火,全寨人迅速抱上竹筒参与灭火。实践证明,此法对于防范火灾蔓延不失为简单有效之举。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苑利表示,如古城、古镇、古村落等人文类景区内,最易引发火灾的诱因一是电线设备的老化,二是入冬后取暖设备的不当使用,三是缺少安全防火意识的外地人的入住。要想防患未然,相关景区应尽早完成景区内老旧电路设备的改造,严控小太阳等易燃电器的使用;有意识地限制外省人在景区租房开店、特别冬季仍利用易燃茅草房接待游客的行为。此次火情再次给各地古村落和文物保护单位敲响了警钟。专家们认为,要在类似的传统村寨避免火灾,关键在于迅速处置。预防是很重要的,尤其是对村民用电、用火的管控,但在现实情况中,火灾隐患又往往无法完全避免。怎么应对?一是把大寨化小寨,形成隔离带,避免一烧全烧;二是设施要完善、可靠,高位消防水池必须设置,而且要保证有水,此外机动泵等也要配置齐全;三是建设义务消防队,并开展有效的训练。如果能做到这三点,就算发生火灾,也能迅速处置,把损失减到最小。这场大火几乎将整个翁丁村老寨化为乌有,寨民的祖业毁于一旦。网络上纷纷感慨“中国最后一个原始部落”葬身火海,认为这次的文化损失难以估量。那么这场火灾到底造成了哪些文化损失?翁丁村老寨是具有中国佤族历史文化和传统建筑风格的原生态村落,是中国传统村落、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翁丁村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文化部、财政部公布为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村内共有120项文物,其中105户是传统民居建筑群,15项是历史环境要素。翁丁村的“佤族木鼓舞”和“司岗里传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翁丁村佤族传统文化保护区”和“佤族木雕制作技艺”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翁丁村老寨2020年被评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云南民族大学教师、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专家委员会委员施宇峰一直致力于云南民居村落的调查研究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态保护区建设,他曾走过云南一百多个县的上千个村寨。施宇峰告诉记者,翁丁老寨并不属于学术意义上的“原始部落”,本质还是农耕文化的产物。翁丁老寨全面恢复历史面貌的初衷是为了发展旅游。施宇峰认为,大火导致的损失主要在经济方面,文化损失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翁丁老寨重要的文化要素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村落格局、建筑、生活生产用具和寨民的生活。村落格局最为重要,它与佤族的生活习俗关系最为紧密,但大火对格局破坏不会很大;建筑只要使用传统材料和工艺、按传统方式建造的都是佤族民居。值得一提的是,传统的佤族建寨、建房都有一套固定的仪式;生活生产用具烧掉就比较可惜,好在翁丁老寨的生活生产用具和周边佤族寨子差异不大,有针对性地收集整理即可。施宇峰强调,寨民的生活与非遗直接相关,其核心在于人。同时,非遗是集体的传承,众多的佤族寨子包括翁丁在内,它们共同传承着佤族的传统文化。就整体而言,火灾对佤族非遗的传承影响并不大。云南财经大学首席教授、旅游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明庆忠认为,这次损失更多的是翁丁村老寨保留的佤族传统文化的物质性“记忆”遗产,包括建筑、生产用具、生活用品、火塘、祭祀活动用品、展演场景、舞乐用具等,但非遗的根基仍有。苑利认为,一把大火使生活在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失去了其赖以生存的原生环境。同时,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人为载体的,只要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就不会消失。老寨烧毁后,人们心头都有一个问题在盘旋:有没有必要重建,如果有必要,怎么建?《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二十二条规定:不可移动文物已经全部毁坏的,应当实施遗址保护,不得在原址重建。但是,因特殊情况需要在原址重建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文物行政部门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中国城市科学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方明呼吁:要原样复建翁丁村,抓紧抢救还原极少数民族传统村寨,并完全让村民自己去复建村落。施宇峰认为,在传统的佤族习俗里,如果寨子遇到破坏,损失的房子不多,寨民则集体帮助重修。但如果整个寨子都损毁,佤族会归结于不祥,就会通过特有的仪式选址建新寨。对于佤族传统的建寨,会有一整套完整的仪式,让建造变得“合法”。他们相信自然万物都有生命,会通过卜卦的方式与万物“商量”,卦象同意表明有生命的物愿意和这个寨民一起“生活”。以“商量”的方式向自然索求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施宇峰说,对于复建,可以分开对待。村民生活按佤族传统的方式选新址建新寨,同时也不排斥现代设施和现代语境。原址可继续用作旅游,保留火灾遗迹,部分原样复建,用作传统生活的展示。云南省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正高级工程师欧阳志勤说:“大家的目的都是为了保护古村落,帮助当地不断发掘并传承其民族的传统文化。引导当地人对本民族文化有认知,自觉、自信很重要,让人心回归——懂得本民族对自己成长的重要性,也是灾后重建非常必要的课题之一。”对于这场火灾,国家文物局发文要求各地以此为鉴、举一反三,正确处理好传统村落旅游开发与文物保护的关系,加强对传统村落旅游开发的指导和监管,把确保文物安全放在首位;落实文物安全责任和责任人,认真评估火灾风险,强化消防安全措施;深入推进文物火灾隐患整治和消防能力提升三年行动,持续实施文物平安工程,全面开展火灾隐患排查整治,加大警示宣传力度,加强消防安全管理,切实提升文博单位安全防护能力。年过七旬的沧源县班老乡新寨村村民彭建新告诉记者,目前,全县的村寨已经在各个乡党委的统一组织下准备材料了,有的村寨负责每户伐两棵树做成长6米的椽子;有的村寨负责准备茅草片……“我们村有6个生产队,300多户人,目前600多根做椽子的木料都已准备好放置在村委会的门口,2月21日已经运走了。政府已经公开召集建造茅草屋的人了,如会劈木头、盖房子的工匠,发动大家报名支援翁丁。”彭建新说,在居住茅草屋时期,对于防火,他们曾经试过各种办法,“但防不胜防,终有一失之时啊。”提起1982年的一场大火,他记忆犹新。当时寨子(距离翁丁50公里的一处佤寨)中100余户人家的房屋财产都毁于一旦,寨子全部被烧光,所幸并没有人员伤亡。后来,大家在原址上修建了石棉瓦房屋。“我们佤族的生活和很多习俗都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革,这世上没有一成不变的,不变就是死水一塘,变则通,变才是硬道理,不断随着时代向前进步,才会有出路!”(李荣坤)(文内图片除署名外均来自明庆忠负责的翁丁课题组)转自:文旅中国 原文链接://shuzhiren.com/post/162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