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引导使用未利用地建设光伏项目 加速企业“光伏+”进程

数智人2023-05-31产业资讯160
自然资源部部长王广华日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统筹支持新能源发展的用地用海政策。发展新型能源体系是推动我国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战略选择。我们将研究出台支持和规范光伏发电产业用地的政策,引导和鼓励大型光伏发电项目使用戈壁、荒漠、荒滩等未利用地建设。研究制定光伏、风电用海管理政策,推动海上光伏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引导海上风电向深远海布局。沙利文大中华区执行总监徐彪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政策引导使用戈壁、荒漠、荒滩等未利用地建设大型光伏发电项目有利于提高光伏项目的经济性,同时还可以带来很好的附加生态价值和产业价值。上市公司抢抓政策红利光伏用地一直是光伏电站投资的主要约束条件之一。一方面光伏电站为提升发电效率,需要更多的土地放置光伏板;另一方面,光伏项目违规占地的现象时有发生,相关政策也多次明确,光伏项目不得占用永久基本农田、河道、湖泊、水库等。中泰资本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冬伟告诉《证券日报》记者,光伏产业得益于政策推动和产业技术进步,近年来发展势头强劲。光伏产业链格局有望在2023年发生变化,一方面随着硅料供给格局的打开,利润有望从上游向中下游产业链转移;另一方面政策推动戈壁、荒漠、荒滩等未利用地建设,将有效解决用地资源紧张问题,加速光伏新项目落地。据悉,第三批大基地项目已于2022年下半年正式启动申报,仍以戈壁、荒漠、荒滩等地区为重点。全国新能源消纳监测预警中心预计,第三批大基地项目不晚于2023年上半年开工建设,2024年底前并网。北京特亿阳光新能源总裁祁海珅对《证券日报》记者介绍,作为“十四五”清洁能源发展的重中之重,包括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在内的多个大基地项目正在加快推进。随着政策推动对未利用地建设和海上光伏开发,将为光伏行业提供新的增量空间。2023年1月3日,山东省委、省政府发布《山东省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提出建设“环渤海”和“沿黄海”海上光伏基地,在具备条件的海域开展漂浮式海上光伏示范,打造“风光同场”海上清洁能源开发模式。据已公示的项目情况,有隆基绿能、明阳智能、万华化学、中国广核等多家上市公司参与山东省海上光伏项目建设。“光伏+”成企业必选题为积极稳妥地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是一个重要方面。从目前大基地项目建设情况来看,体现了新型能源体系的落地,新项目多采用互补模式建设,如风电与光伏的能源互补、光伏与储能、制氢结合等,以及光伏和其他产业的协同。例如近期开工的库布其基地项目,这是在未利用地开发建设的全球最大规模风电光伏基地项目,构建新能源发电、生态修复、帮扶利民、生态旅游、荒漠治理等多位一体的循环发展模式,是我国首个开工建设的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大基地项目。祁海珅表示,光伏与农业、林业、生态修复产业结合,能拓宽光伏项目的应用场景、提高经济效益,尤其是戈壁滩、深陷区“阳光”转型,带动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和资源有效利用,还能解决光伏项目用地问题。这种新型能源体系的综合利用趋势,将在未来几年越发凸显,也意味着“光伏+”已经成为企业的必选题,光伏企业不仅仅是制造业企业,还必须有多产业运营协同能力。本报记者郭冀川 原文链接://shuzhiren.com/post/16238.html

相关文章

近3万元金手镯实际仅含足金十克 “假金”也不怕火炼了

近一段时间以来,国际金价屡创新高,黄金消费市场也是一片热火朝天,随之而来的,是有关黄金消费的投诉与日俱增。多位消费者表示,多个网络平台销售的“999足金”产品存在“以假充真”“掺杂掺假”等情况。消费者...

2021年快递业务量预计达1085亿件

记者从1月6日举行的2022年全国邮政管理工作会获悉:2021年,邮政快递业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预计全年快递业务收入和业务量分别完成1.04万亿元和1085亿件,同比分别增长18%和30%。新增社...

柏堡龙服务链联通双循环 新引擎引领新征程

从数量经济转型质量经济,从品牌销售到服务贸易,是价值体系的重塑,更是时代的机遇。11月15日,中国柏堡龙携手千亿房企聚焦新经济场景构建,当日与蓝光文商旅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以满足民众追求美好生活为主...

假期临近 消费回暖 多地商圈热度攀升

国庆假期即将来临,购物、旅游、餐饮等消费又将迎来传统的旺季。国家信息中心监测城市重点商圈人流量数据发现,多地商圈人潮涌动,人气、烟火气越来越旺。国家信息中心对全国主要城市的232个商圈进行监测发现,9...

六大国有商业银行资产质量整体向好

六大国有商业银行2022年“成绩单”已悉数出齐。数据显示,2022年,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合计实现营业收入3.69万亿元,同比增长0.29%;实现归母净利润1.3...

国产农机创新“马力”足

国家统计局12月13日发布数据显示,我国粮食年产量首次迈上1.4万亿斤台阶。农业生产季季接续、茬茬压紧。农机装备,对实现农业现代化至关重要,要大力实施农机装备补短板行动。我国农机行业呈现怎样的发展态势...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