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与创新 鱼灯“游”在故乡的路上
安徽歙县的瞻淇村是一座有着上千年历史的古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瞻淇鱼灯至今仍在那里传承延续。每到过年的时候,村民们都会舞动起大大小小的鱼灯,期盼新的一年风调雨顺,生活红红火火。瞻淇鱼灯县级非遗传承人汪宇昉介绍,锣鼓响、脚板痒。听到了这个锣鼓声,村民就会从四面八方赶过来看这个鱼灯。这是团圆的时刻,大家就回到这里,聚在一起了。就像一个接力棒一样,想把它传递下去,让鱼灯它“走”得更长远一点。进入腊月,安徽歙县瞻淇村年味渐浓。村民汪宇昉一大早就来到村里的蔑匠家,寻找合适的竹材。黄山常见的竹子是编织鱼灯骨骼的好材料。将竹子锯成长短合适的段,再破开制成竹篾,这是制作鱼灯的第一步。而如何让鱼身既结实又灵动?汪宇昉深知其中的奥妙。汪宇昉介绍,通过圆环和半圆环,比如说“U”字形,通过这种交叉的方式环环相扣的,它可能有一定的章法,它都是有讲究的。鱼灯在瞻淇村已传承了800年。28岁的音乐老师汪宇昉,是瞻淇鱼灯项目最年轻的非遗传承人。汪宇昉说,小时候村里很多孩子都会制作一些结构最简单的鱼灯玩具。上初中时,汪宇昉边琢磨边请教,第一次做出了两米长的大鱼灯,从此和瞻淇鱼灯结下了不解之缘。如今,黄山歙县的鱼灯已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的“年俗”类项目。制作鱼灯在瞻淇村并非一门用于糊口的营生,也自然缺少了法不外传的动因。汪宇昉介绍,这个东西,它没有很严格说要去拜师这样,因为它本身就是属于他们瞻淇村所有村民共同的物件。所以只要你对鱼灯感兴趣,你就可以去找,找一个曾经扎鱼灯有经验的老师傅跟他请教。曾经用作鱼皮的棉纸,如今已换作了更为坚韧的布。把它蒙在编织好的鱼灯骨架外,汪宇昉开始描绘鱼鳞和祥云。数百年来,瞻淇鱼灯的模样总体变化不大。大鱼头顶的“王”字,周身喜庆的红色,依旧传承着中国民间传统的审美趣味。作为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瞻淇鱼灯传承的不仅仅是一种制作工艺,更是一种生活方式。象征着团圆与祝福的大型鱼灯平时安放在村子的祠堂里。往日用作光源的烛火更换成使用电池的灯泡。临近新年,瞻淇村举行了嬉鱼灯的活动。成百上千的游客赶来这里,希望一睹冬夜里独特的美景。硕大的鱼灯在人群中舞动,依照古老的风俗为人们送来祝福。汪宇昉也出现在舞鱼灯的队伍里,他手中那只亲手制作的鱼灯,“游”在故乡的路上。红彤彤的鱼灯,记录着对故乡的眷恋,承载着人们相聚的喜悦,也寄托着对未来的憧憬。汪宇昉表示,他想把自己童年经历过的这些快乐、这些童趣,寄托在这个小鱼灯上,通过这一盏小鱼灯传递下去,给身边的人。转自:央视网 原文链接://shuzhiren.com/post/1604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