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产业政策“组合拳” 助力企业数据“变现”

数智人2025-01-07产业资讯27
如何“量化”数据产品的价值?浙江一家企业的实践是,依托“产业大脑”大数据底座开发出“水暖阀门行业-产品采购主数据”等3款数据产品,这些产品于2023年12月在浙江省大数据交易中心挂牌上架并陆续成交。2024年,该企业凭借“数据产品交易凭证”获得供应链授信1亿元。同在东部地区,自2024年11月国家知识产权局统一制式的数据知识产权登记证书在江苏正式启用以来,江苏无锡目前已有15家企业机构取得22张登记证书,“变现”超千万元。“数据产业具有不受地理区位限制的产业特征,我国东中西部各个地方都具备发展数据产业的禀赋优势。”在国家数据局近日举行的专题新闻发布会上,国家数据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陈荣辉表示,因地制宜发展数据产业也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举措。他进一步解释,各地因地制宜发展数据产业,首先要立足于本地的产业特色。在引导东西部产业协同发展方面,东部地区人才、技术密集,资金雄厚,数据技术创新能力强、数据应用场景丰富。西部地区在清洁能源供给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适宜建设绿色算力等基础设施。“中部地区要积极发挥衔接桥梁作用,加强与东西部地区协同联动,探索通过技术创新、机制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等形式,推动数据、算力、算法相关产业从东部向中西部流动,促进产业链环节向中西部地区延伸。”陈荣辉说。作为新生事物,数据产业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数据资源进行产品或服务开发,并推动其流通应用所形成的新兴产业,包括数据采集汇聚、计算存储、流通交易、开发利用、安全治理和数据基础设施等。2024年10月发布的《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的意见》首次明确提出要“推动数据产业健康发展”。这之后,3份关乎数据工作的政策文件相继印发,即《可信数据空间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8年)》《关于促进企业数据资源开发利用的意见》《关于促进数据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出台数据产业、企业数据资源开发利用、可信数据空间3个政策文件,是推动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构建全国一体化数据市场的具体举措,是一组政策‘组合拳’。”陈荣辉结合数据说,总体上看,我国数据产业尚处于发展初期,全国数据资源调查显示,全国四成数据仅被存储而未使用,数据资源开发利用质效有较大提升空间,数据产业生态还不完善,“需尽快破题起势,加快释放数据要素价值潜力。”他介绍,3个文件均围绕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的工作主线。具体来看,企业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是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的“主阵地”,数据企业是全国一体化数据市场建设的“主力军”,可信数据空间是实现数据资源规模化利用的重要数据基础设施和载体。“根据有关部门发布的数据,截至2023年年底,全国登记在册的企业达到5800多万户,其中绝大多数是中小微企业。”国家数据局数据资源司副司长张慧星在上述专题新闻发布会上说,促进企业数据资源开发利用、促进产业数字化转型,要充分激发这一类企业群体的用数能力。他结合2024年12月五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促进企业数据资源开发利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介绍,该政策文件专节部署,支持帮助中小企业用数创新。支持方向包括从数据供给方面授人以鱼,降低中小企业用数成本,从技术工具方面授人以渔,提升中小企业治数能力,以及大力支持中小型数据企业发展壮大。无“数”可用、缺少合适的技术工具也是中小企业面临的共性问题。《意见》在赋能产业转型升级方面鼓励有条件的地方面向中小企业提供公益性数据服务。支持各类公共服务平台、行业服务平台开设企业数据服务专区,为中小企业办事创业、经营决策、合规治理提供数据支撑。同时引导行业龙头企业、互联网平台企业等提供普惠性数据产品和技术工具,助力中小企业创新发展。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探索发放数据券、算法券和算力券,降低中小企业治数用数成本。“我们在推进数据产业高质量发展过程中,还将大力支持中小型数据企业发展壮大。”张慧星表示,国家数据局将支持中小型数据企业积极参与公共数据授权运营、数据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等工作,推动中小型数据企业从“小而美”走向“大而强”,加快培育形成繁荣茂盛、生机勃勃的数据产业生态。实际上,对于企业关心的数据权益保护问题,国家数据局数据资源司司长张望也于近期作出回应。张望表示,在企业数据权益保护方面,《意见》明确企业有权依法或依合同约定,自主或委托他人基于其合法获取、持有的数据开发数据产品或提供数据服务。“从实践看,数据权益的争议时有发生,有必要建立数据权益流转机制和多元化争议处理机制,确保在数据开发利用过程中各方权益都能依法受到保护。”张望表示,在企业数据收益分配方面,国家数据局将坚持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推动构建公平高效的数据要素价值分配机制,让相关主体可以根据其在开发利用过程的实际作用,获得与其贡献相对称的收益。“没有权益保护,就没有创新动力。”张望说,希望通过《意见》的实施,更好保护企业在数据采集、开发、利用和利益分配方面的合法权益,“让企业真正成为数据资源开发利用的贡献者和受益者。”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朱彩云来源:中国青年报2025年01月07日06版 原文链接://shuzhiren.com/post/158178.html

相关文章

弘扬沂蒙精神,当好乡村振兴领头雁——王传喜应邀到北京大学作报告

9月17日,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代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王传喜应北京大学邀请参加了北京大学2020级本科新生训练营暨研究生新生骨干“青千计划”主题报告会,同北大5000余名学生以“弘扬沂蒙精神,当好乡村...

端午节假期,人们出行热度高涨、消费升温——假日经济“热”力足

粽子、鸭蛋、香囊等节庆商品热销;空调、防晒等防暑降温产品大卖;假期出游人气火爆——刚过去的端午假期,消费市场热点不少。假日消费是观察经济的一扇窗口。今年以来,中国消费潜力逐步释放,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今年前5个月我国进出口总值同比增4.7%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海关总署6月7日对外公布,前5个月,我国外贸进出口同比增长4.7%,实现稳定增长。据海关统计,今年前5个月,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16.77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7%。其中,出...

4月份我国汽车产销量同比快速增长 汽车出口继续延续良好态势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5月11日公布的数据显示,4月份,我国汽车市场产销量同比快速增长。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销和汽车出口继续延续良好态势。4月份,我国汽车产销量分别完成213.3万辆和215.9万辆,同比分别...

内蒙古推进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

近日,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组织召开全区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工作推进会。会议指出,内蒙古长城资源丰富,全区76个旗县区都有分布,历代长城在内蒙古都有遗址遗迹可寻。各盟市可以根据各地各时代各类长城相关...

开源+节流 三大航打响减亏战

最多384亿元,这是疫后首份半年报里,国航、东航、南航三大航交出的减亏成绩单。截至7月17日,国航、东航、南航均发布2023年上半年财报预报,净亏损总额预计为112亿-141亿元。相比2022年同期的...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